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734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9:45
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器。本发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要解决在微型生物采集的过程中存在样品中携带大量泥沙,增大实验误差,采集与固定分离,费时费力的问题。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由首层分离器、次层分离器、第三层分离器和末层分离器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层筛子将泥沙与生物有效的分离开,同时将生物进行分离,减小后续的实验误差,并且采集与固定都在分离器中进行,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各层之间靠隔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携带方便,进而减小样品丢失或混乱不清的机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分离底栖生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器。
技术介绍
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演替、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在微型生物采集的过程中,通常选定在湖心、库心、河心以及河底、江底等地,取回的样品中生物和泥沙混合在一起,使微型生物不能很好的分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针对不同大小的微型生物的分离器,导致在微型生物采集的过程中存在样品中携带大量泥沙,增大实验误差,采集与固定分离,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发技术是要解决在微型生物采集的过程中存在样品中携带大量泥沙,增大实验误差,采集与固定分离,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供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为柱体,从上至下由首层分离器、次层分离器、第三层分离器和末层分离器组成,其中首层分离器由首层筒体、首层筛子和盖子组成,次层分离器由次层筒体、次层筛子和次层隔层组成,第三层分离器由第三层筒体、第三层筛子和第三层隔层组成,末层分离器由末层筒体和末层隔层组成;首层筛子的孔径大于次层筛子的孔径,次层筛子的孔径大于第三层筛子的孔径;次层隔层、第三层隔层、末层隔层的上边缘都设有外螺纹,下边缘都设有内螺纹,首层分离器中首层筛子设置在首层筒体的三分之一高度处,首层筒体的上边缘有外螺纹,首层筒体的下边缘有内螺纹,首层筒体的上部和盖子螺纹连接在一起,次层分离器中次层筛子设置在次层筒体的三分之一高度处,次层筒体的上边缘有外螺纹,次层筒体的下边缘有内螺纹,次层筒体的上部和次层隔层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三层分离器中第三层筛子设置在第三层筒体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第三层筒体的上边缘有外螺纹,第三层筒体的下边缘有内螺纹,第三层筒体的上部和第三层隔层螺纹连接在一起,末层分离器中末层筒体的上边缘有外螺纹,末层筒体的底面为密封结构,末层筒体的上部和末层隔层螺纹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中将次层隔层、第三层隔层和末层隔层卸下,首层筒体下边缘的内螺纹与次层筒体上边缘的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次层筒体下边缘的内螺纹与末层筒体上边缘的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形成上下通透的具有筛分功能的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多层筛子将泥沙与生物有效的分离开,同时将生物进行分离,减小后续的实验误差,并且采集与固定都在分离器中进行,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各层之间靠隔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携带方便,进而减小样品丢失或混乱不清的机率。本技术用于分离底栖生物。附图说明图1为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步骤一中卸下隔层,各层分离器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次层筒体的剖面图,图4为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次层隔层的剖面图,图5为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首层筒体、次层隔层和次层筒体连接在一起的主视图,其中1-1代表首层筒体、3-2代表次层隔层、1-2代表次层筒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为柱体,从上至下由首层分离器、次层分离器、第三层分离器和末层分离器组成,其中首层分离器由首层筒体1-1、首层筛子2-1和盖子3-1组成,次层分离器由次层筒体1-2、次层筛子2-2和次层隔层3-2组成,第三层分离器由第三层筒体1-3、第三层筛子2-3和第三层隔层3-3组成,末层分离器由末层筒体1-4和末层隔层3-4组成;首层筛子2-1的孔径大于次层筛子2-2的孔径,次层筛子2-2的孔径大于第三层筛子2-3的孔径;次层隔层3-2、第三层隔层3-3、末层隔层3-4的上边缘都设有外螺纹,下边缘都设有内螺纹,首层分离器中首层筛子2-1设置在首层筒体1-1的三分之一高度处,首层筒体1-1的上边缘有外螺纹,首层筒体1-1的下边缘有内螺纹,首层筒体1-1的上部和盖子3-1螺纹连接在一起,次层分离器中次层筛子2-2设置在次层筒体1-2的三分之一高度处,次层筒体1-2的上边缘有外螺纹,次层筒体1-2的下边缘有内螺纹,次层筒体1-2的上部和次层隔层3-2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三层分离器中第三层筛子2-3设置在第三层筒体1-3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第三层筒体1-3的上边缘有外螺纹,第三层筒体1-3的下边缘有内螺纹,第三层筒体1-3的上部和第三层隔层3-3螺纹连接在一起,末层分离器中末层筒体1-4的上边缘有外螺纹,末层筒体1-4的底面为密封结构,末层筒体1-4的上部和末层隔层3-4螺纹连接在一起。利用本实施方式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分离小型底栖生物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取一套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卸下盖子3-1、次层隔层3-2、第三层隔层3-3和末层隔层3-4,将各层卸下隔层的分离器按照首层分离器、次层分离器、第三层分离器、末层分离器的顺序,由上至下螺纹连接在一起;二、将待分离的样品倒入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中,进行分离,首层分离器的首层筛子2-1上滤得泥沙,次层分离器的次层筛子2-2上滤得小型生物,第三层分离器的第三层筛子2-3上滤得微型生物,末层分离器得到微微型生物;三、将首层分离器中首层筛子2-1上滤得泥沙倒掉,卸下首层分离器,然后将首层分离器的首层筒体1-1上面盖上盖子3-1,下边缘的内螺纹连接次层隔层3-2上边缘的外螺纹,再将次层分离器卸下,次层分离器的次层筒体1-2下边缘内螺纹连接第三层隔层3-3上边缘的外螺纹,再向次层分离器中加入Lugot’ s试剂固定,再将第三层分离器卸下,第三层分离器的第三层筒体1-3下边缘内螺纹连接末层隔层3-4上边缘的外螺纹,再向第三层分离器中加入Lugot’s试剂固定,然后向末层分离器中加入无菌水,再将次层隔层3-2下边缘内螺纹连接次层筒体1-2上边缘的外螺纹,第三层隔层3-3下边缘内螺纹连接第三层筒体1-3上边缘的外螺纹,末层隔层3-4下边缘内螺纹连接末层筒体1-4上边缘的外螺纹,完成分离小型底栖生物。本实施方式通过多层筛子将泥沙与生物有效的分离开,同时将生物进行分离,减小后续的实验误差,并且采集与固定都在筒体中进行,达到了省时省力的目的,各层之间靠隔层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携带方便,进而减小样品丢失或混乱不清的机率。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二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筒体的材质为塑料或钢材。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柱体高度为20cnT30c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筛子为网筛或絹筛。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首层筛子2-1的孔径为500u nT510 u m,次层筛子2-2的孔径为50 u nT55 u m,第三层筛子2-3的孔径为5jinT6ii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为柱体,从上至下由首层分离器、次层分离器、第三层分离器和末层分离器组成,其中首层分离器由首层筒体1-1、首层筛子2-1和盖子3-1组成,次层分离器由次层筒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为柱体,从上至下由首层分离器、次层分离器、第三层分离器和末层分离器组成,其中首层分离器由首层筒体(1‑1)、首层筛子(2‑1)和盖子(3‑1)组成,次层分离器由次层筒体(1‑2)、次层筛子(2‑2)和次层隔层(3‑2)组成,第三层分离器由第三层筒体(1‑3)、第三层筛子(2‑3)和第三层隔层(3‑3)组成,末层分离器由末层筒体(1‑4)和末层隔层(3‑4)组成;首层筛子(2‑1)的孔径大于次层筛子(2‑2)的孔径,次层筛子(2‑2)的孔径大于第三层筛子(2‑3)的孔径;次层隔层(3‑2)、第三层隔层(3‑3)、末层隔层(3‑4)的上边缘都设有外螺纹,下边缘都设有内螺纹,首层分离器中首层筛子(2‑1)设置在首层筒体(1‑1)的三分之一高度处,首层筒体(1‑1)的上边缘有外螺纹,首层筒体(1‑1)的下边缘有内螺纹,首层筒体(1‑1)的上部和盖子(3‑1)螺纹连接在一起,次层分离器中次层筛子(2‑2)设置在次层筒体(1‑2)的三分之一高度处,次层筒体(1‑2)的上边缘有外螺纹,次层筒体(1‑2)的下边缘有内螺纹,次层筒体(1‑2)的上部和次层隔层(3‑2)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三层分离器中第三层筛子(2‑3)设置在第三层筒体(1‑3)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第三层筒体(1‑3)的上边缘有外螺纹,第三层筒体(1‑3)的下边缘有内螺纹,第三层筒体(1‑3)的上部和第三层隔层(3‑3)螺纹连接在一起,末层分离器中末层筒体(1‑4)的上边缘有外螺纹,末层筒体(1‑4)的底面为密封结构,末层筒体(1‑4)的上部和末层隔层(3‑4)螺纹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小型底栖生物梯度分离器为柱体,从上至下由首层分离器、次层分离器、第三层分离器和末层分离器组成,其中首层分离器由首层筒体(1-1)、首层筛子(2-1)和盖子(3-1)组成,次层分离器由次层筒体(1-2)、次层筛子(2-2)和次层隔层(3-2)组成,第三层分离器由第三层筒体(1-3)、第三层筛子(2-3)和第三层隔层(3-3)组成,末层分离器由末层筒体(1-4)和末层隔层(3-4)组成;首层筛子(2-1)的孔径大于次层筛子(2-2)的孔径,次层筛子(2-2)的孔径大于第三层筛子(2-3)的孔径;次层隔层(3-2)、第三层隔层(3-3)、末层隔层(3-4)的上边缘都设有外螺纹,下边缘都设有内螺纹,首层分离器中首层筛子(2-1)设置在首层筒体(1-1)的三分之一高度处,首层筒体(1-1)的上边缘有外螺纹,首层筒体(1-1)的下边缘有内螺纹,首层筒体(1-1)的上部和盖子(3-1)螺纹连接在一起,次层分离器中次层筛子(2-2)设置在次层筒体(1-2)的三分之一高度处,次层筒体(1-2)的上边缘有外螺纹,次层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陈瑛曲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