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梅谦专利>正文

一种自给风清灰过滤式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608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适合于冶金、建材、化工、造纸和焦化等各个行业粉尘治理和回收使用的一种自给风清灰过滤式除尘器。所述的含尘气体进风口(1)连接箱体(8)上部的清洁室(2),抽风和清灰第一切换阀(17)、第三切换阀(19)和第五切换阀(21)安装在过滤结构(10)左侧,抽风和清灰第二切换阀(16)、第四切换阀(18)和第六切换阀(20)及第七切换阀(9)安装在过滤结构(10)右侧,滤筒(11)或滤袋(23)安装在箱体(8)下部的过滤结构(10)内,且和清洁室(2)下端连接,卸灰阀(13)安装在下灰斗(12)下部,且安装在箱体(8)下端。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聚酯纤维滤材的滤筒而不用滤袋,占地面积小,减少占用空间,且结构紧凑,钢耗少,能耗低,过滤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于冶金、建材、化工、造纸和焦化等各个行业粉尘治理和回收使用的一种自给风清灰过滤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对于产生空气污染的设备或尘源点,都是采用通风管道、并选择除尘效率最高的过滤式、袋式或滤筒除尘器、通风机这一套装置,使产生尘源的气体在引风机作用下,产生负压,通过除尘器净化后由风机引入并排向烟囱。当工作一定时间后,尘源会积聚在滤袋或滤筒上,形成堵塞而无法工作时,均采用脉冲、反吹风、振打一套装置把附着在滤袋上的灰尘清掉,使其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原除尘设备存在的弊端,提供了当需要清灰时,依靠蝶阀的切换对除尘器进行清灰,反吹风来自主风机分支管路,不需要另设清灰风机的一种自给风清灰过滤式除尘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含尘气体进风口I连接箱体8上部的清洁室2,抽风和清灰第一切换阀17、第三切换阀19和第五切换阀21安装在过滤结构10左侧,抽风和清灰第二切换阀16、第四切换阀18和第六切换阀20及第七切换阀9安装在过滤结构10右侧,滤筒11或滤袋23安装在箱体8下部的过滤结构10内,且和清洁室2下端连接,卸灰阀13安装在下灰斗12下部,且安装在箱体8下端。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不采用脉冲、反吹风、振打等清灰方式,而是依靠本身的主风机设计支路反吹风管,从而实现了这种自给风过滤式除尘的功能。1.节能降耗,减少设备购置费:由于采用自给风过滤清灰方式,对于脉冲清灰方式除节省脉冲装置外,还节约了购置费和压缩空气以及压缩机运行的电耗;对于反吹风清灰方式节约了风机购置费和反吹风电机动力消耗;对于振打清灰方式则省去了全套装置和振打电机的动力消耗及购置费。由于安装和配套有通风管道和蝶阀,当需要清灰时,依靠蝶阀的切换对除尘器进行清灰,反吹风来自主风机分支管路,不需要另设清灰风机,节约了成本,较现有设计省去了上述复杂的脉冲、反吹风机、振打等装置,节能,减少占地面积,同时减少了管道阻力所带来的能耗,真正实现了节能环保,除尘效率高达到99.9%。。当设计过滤材料不采用袋式而采用矩形滤筒的设计时,设备费比普通袋式除尘器低,耗钢量比普通袋式除尘器少,占地面积比普通除尘器占地面积小,阻力损失比袋式除尘器低,能量消耗相差I倍;折叠式滤筒展开过滤面积比袋式除尘器可增加过滤面积5-7倍。因而可以减少占用空间。采用聚酯维滤材其过滤精度可达99.99%,因而可以达到比袋式更高的过滤效率。2.维修方便、降低维修费用:滤筒开门即换滤袋,不需要上部换袋空间,不受厂房高度限制,维修费用比袋式相差5倍以上,且滤筒可以水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2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3是图1的矩形滤袋结构4图3的B-B向视5是图4的A部放大6是图1的园形滤袋结构图图7是图6的C-C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含尘气体进风口 I连接箱体8上部的清洁室2,抽风和清灰第一切换阀17、第三切换阀19和第五切换阀21安装在过滤结构10左侧,抽风和清灰第二切换阀16、第四切换阀18和第六切换阀20及第七切换阀9安装在过滤结构10右侧,滤筒11或滤袋23安装在箱体8下部的过滤结构10内,且和清洁室2下端连接,卸灰阀13安装在下灰斗12下部,且安装在箱体8下端。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抽风和清灰第一切换阀17、第三切换阀19和第五切换阀21通过反吹风管7和主风管6连接,且通过第七切换阀9、通风机15和抽风和清灰第二切换阀16、第四切换阀18和第六切换阀20连接,且连接在过滤结构10两侧。实施例3:如图1、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的过滤结构10内置的滤筒11下端设置底盖22,上端设置的上框4通过密封圈3安装在清洁室2下端;滤袋23下端设置底盖22上端设置的卡口 5通过密封圈3安装在清洁室2下端。实施例4: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的滤筒11其形状可折叠成矩形或圆形,滤材可选用聚酯纤维;滤袋23其形状可缝纫成圆形,滤材可选用涤纶或玻璃纤维。实施例5:如图1所示,所述的PLC自动控制器14设在在反吹风管7中端,以实现人机界面,满足定时或定量开闭切换阀自动化要求,进行通风除尘。实施例6: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箱体8呈矩形方体。实施例7: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过滤结构10可以是一室、二室、三室或多室,并配套两端切换阀,以满足不同处理风量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程序为:a.系统不清灰时,第一切换阀17、第三切换阀19、第五切换阀21和第七切换阀9关闭,抽风和清灰第二切换阀16、第四切换阀18和第六切换阀20打开,进行正常的通风除尘。b.清灰时:抽风和清灰第七切换阀9打开,第一切换阀17和第二切换阀16,第三切换阀19和第四切换阀18,第五切换阀21和第六切换阀20分别启闭,达到离线清灰的目的,第七切换阀9可控制风机反吹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给风清灰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尘气体进风口(1)连接箱体(8)上部的清洁室(2),抽风和清灰第一切换阀(17)、第三切换阀(19)和第五切换阀(21)安装在过滤结构(10)左侧,抽风和清灰第二切换阀(16)、第四切换阀(18)和第六切换阀(20)及第七切换阀(9)安装在过滤结构(10)右侧,滤筒(11)或滤袋(23)安装在箱体(8)下部的过滤结构(10)内,且和清洁室(2)下端连接,卸灰阀(13)安装在下灰斗(12)下部,且安装在箱体(8)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给风清灰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尘气体进风口(I)连接箱体(8)上部的清洁室(2),抽风和清灰第一切换阀(17)、第三切换阀(19)和第五切换阀(21)安装在过滤结构(10)左侧,抽风和清灰第二切换阀(16)、第四切换阀(18)和第六切换阀(20)及第七切换阀(9)安装在过滤结构(10)右侧,滤筒(11)或滤袋(23)安装在箱体(8)下部的过滤结构(10)内,且和清洁室(2)下端连接,卸灰阀(13)安装在下灰斗(12)下部,且安装在箱体(8)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自给风清灰过滤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风和清灰第一切换阀(17)、第三切换阀(19)和第五切换阀(21)通过反吹风管(7)和主风管(6)连接,且通过第七切换阀(9)、通风机(15)和抽风和清灰第二切换阀(16)、第四切换阀(18)和第六切换阀(20)连接,且连接在过滤结构(10)两侧。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谦杨兴博杨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梅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