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轧地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465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3 21:45
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无能耗、无污染、易取材、易生产、好组装、易操作,易维修、价格低、效率高、容易生产制造的秸秆还田轧地辊,其特征在于,转轴(2)装于压辊(1)的中间,压辊(1)装于辊架(4)的后端,支架(3)装在压辊(1)的两端,压载箱(6)装在支架(3)的上端,粘土铲(5)装在支架(3)的上上中部,卡钩接于压载箱(6)的上口和压载箱盖(8)的边口,牵引器(9)接于辊架(4)的前端和压载箱(6)的前上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杆还田轧地辊的生产制造技术涉及机械生产制造

技术介绍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大量的农田产出的秸杆无法处理,任何的一种处理方法都是有限的,都是停留在理论上,实践中根本就行不通,秸杆还田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还田后存在土壤漏气不保墒,种苗容易枯死,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秸杆还田轧地辊。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无能耗、无污染、易取材、易生产、好组装、易操作,易维修、价格低、效率高、容易生产制造的秸杆还田轧地辊,其特征在于,转轴(2)装于压辊(I)的中间,压辊(I)装于辊架(4)的后端,支架(3)装在压辊(I)的两端,压载箱(6)装在支架(3)的上端,粘土铲(5)装在支架(3)的上上中部,卡钩接于压载箱(6)的上口和压载箱盖(8)的边口,牵引器(9)接于辊架(4)的前端和压载箱(6)的前上部。附图说明:附图是秸杆还田轧地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转轴(2 )装于压辊(I)的中间,压辊(I)装于辊架(4 )的后端,支架(3)装在压辊(I)的两端,压载箱(6)装在支架(3)的上端,粘土铲(5)装在支架(3)的上上中部,卡钩(7)接于压载箱(6)的上口和压载箱盖(8)的边口,牵引器(9)接于辊架(4)的前端和压载箱(6)的前上部。实施由牵引机牵引牵引器(9)工作,压载箱(6)中装满压载物,根据需要增添压载物,装卸压载物时,`将压载箱盖(8)、卡钩(7)闭合或打开。

【技术保护点】
秸秆还田轧地辊,其特征在于,转轴(2)装于压辊(1)的中间,压辊(1)装于辊架(4)的后端,支架(3)装在压辊(1)的两端,压载箱(6)装在支架(3)的上端,粘土铲(5)装在支架(3)的上上中部,卡钩接于压载箱(6)的上口和压载箱盖(8)的边口,牵引器(9)接于辊架(4)的前端和压载箱(6)的前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秸杆还田轧地辊,其特征在于,转轴(2 )装于压辊(I)的中间,压辊(I)装于辊架(4 )的后端,支架(3)装在压辊(I)的两端,压载箱(6)装在支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春宏专利技术培育设计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