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晓婧专利>正文

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2231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其包括:外壳、滑动杆、挂钩、弹簧、拉簧、推动升降机构和吊杆构成,其中:外壳为矩形体,外壳的下部有孔,在孔外设置有圆锥形导向罩,在外壳的顶部还安装有吊环;吊杆由圆锥体和直杆构成,圆锥体的底部有一个平底盲孔,直杆固定在圆锥体的底部;挂钩为[形,两只[形挂钩通过其中部的转轴相向固定在外壳内,[形挂钩的下钳口的端部有一个半圆形凹槽,当两只[形挂钩的下钳口闭合后,在两只[形挂钩的下钳口的端部共同形成一个圆孔,[形挂钩的上钳口的端部为弧形或固定有轴承;推动升降机构固定在两只[形挂钩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自动挂、脱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电渣锭的重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将电渣锭进行吊运,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电渣锭的顶端焊接一个吊环,然后用普通吊钩进行吊装,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人工来进行挂、脱钩处理,特别是当电渣锭的长度较长时,操作更加麻烦且不安全,为此,人们也设计了不同的自动挂钩来解决重物在吊装过程中的自动挂、脱钩问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39210”的“剪式自动挂钩脱钩”和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74003”的“自动挂钩”,尽管这些自动挂钩脱钩装置也能解决部分吊装工作中的自动挂、脱钩问题,但对于解决电渣锭在吊运过程中的自动挂、脱钩却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自动挂、脱钩在电渣锭在吊运过程中的自动挂、脱钩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新型的自动挂、脱钩装置,即:一种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洛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其包括:外壳、滑动杆、挂钩、弹簧、拉簧、推动升降机构和吊杆构成,其中:外壳为矩形体,外壳的下部有孔,在孔外设置有圆锥形导向罩,在外壳的顶部还安装有吊环;吊杆由圆锥体和直杆构成,圆锥体的底部有一个平底盲孔,直杆固定在圆锥体的底部,平底盲孔的直径大于直杆的直径并留有间隙,圆锥体的底径小于外壳下部孔的直径;挂钩为[形,两只[形挂钩通过其中部的转轴相向固定在外壳内的两侧,在两只[形挂钩下钳口的外侧与外壳之间各固定有一只拉簧;[形挂钩的下钳口的端部有一个半圆形凹槽,当两只[形挂钩的下钳口闭合后,在两只[形挂钩的下钳口的端部共同形成一个圆孔,该圆孔的直径大于吊杆的直径并小于吊杆圆锥体底径,在[形挂钩的下钳口半圆形凹槽的顶部有一个半圆环形凸沿,半圆环形凸沿的内径等于端部半圆形凹槽的直径,半圆环形凸沿的外径小于吊杆上圆锥体底部平底盲孔的直径并留有活动间隙,[形挂钩的上钳口的端部为弧形或固定有轴承;推动升降机构固定在两只[形挂钩之间;滑动杆的中部为楔子形,在滑动杆的上、下端都固定了一段圆柱体,滑动杆安装在两只[形挂钩上钳口之间,滑动杆上端的圆柱体穿过两只[形挂钩的上钳口和外壳上部的滑动轴承后与弹簧的一端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的顶部,滑动杆的下端的圆柱体通过轴承与推动升降机构的从动杆的上端连接。推动升降机构由工作缸、推动杆、从动杆构成,工作缸的工作腔为圆筒形,在工作缸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端盖,在端盖的中心有孔,在孔内安装有滑动轴承,在工作缸的内壁从下向上沿轴向均布有三条凸筋,凸筋的长度大于推动杆顶部大圆柱体厚度与从动杆底部大圆柱体厚度之和,凸筋的长度与从动杆底部大圆柱体厚度之和小于工作缸上、下两端盖之间的间距;推动杆是由大小两个圆柱体构成的T形,推动杆大圆柱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平底盲孔,平底盲孔的直径等于推动杆下部小圆柱体的外径,平底盲孔的深度小于大圆柱体的厚度,平底盲孔圆周壁被6个通槽均分为6部分,该6部分的顶部均为相同的锯形齿,而锯形齿的顶部作逆向倒角或在锯形齿的顶部固定有轴承,通槽的底径等于小圆柱体的外径,通槽的底径小于工作缸内壁筋顶部的内径并留有活动间隙,通槽的宽度大于工作缸内壁筋的宽度并留有活动间隙,推动杆大圆柱体的直径小于工作缸的内径并留有活动间隙,推动杆安装在工作缸内的下部,推动杆的下端通过工作缸下端盖上的滑动轴承从工作缸的下端穿出;从动杆是由大小两个圆柱体构成的丄形,从动杆大圆柱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平底盲孔,平底盲孔的直径等于从动杆上部小圆柱体的外径,平底盲孔的深度小于大圆柱体的厚度,平底盲孔的圆周壁被3个通槽均分为3部分,在每两个通槽之间的平底盲孔的圆周壁的顶部有两个同样大小的锯形齿,其中一个锯形齿的齿底与通槽相通,通槽的底径等于小圆柱体的外径,通槽的底径小于工作缸内壁筋顶部的内径留有活动间隙,从动杆安装在工作缸内的上部,从动杆的上端通过工作缸上端盖上的滑动轴承从工作缸的上端穿出。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将吊杆固定在电渣锭的顶部,并保持电渣锭在竖立状态,然后,将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通过其顶部的吊环挂在行车的吊钩上,启动行车使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的锥形导向罩对准待吊运电渣锭顶部的吊杆,并徐徐降下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使电渣锭顶部的吊杆通过锥形导向罩逐渐进入到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内,使吊杆顶部的锥体推动处于两只[形挂钩之间的推动升降机构的主动杆,主动杆又推动从动杆从工作缸内的上端伸出,使固定在从动杆顶部的滑动杆的楔子形部分进入到两只[形挂钩的上钳口中,从而使两只[形挂钩的上钳口的间距逐渐增大,而下钳口逐渐闭合,同时使左边的[形挂钩逆时针旋转,右边的[形挂钩顺时针旋转,吊杆继续推动着升降机构的主动杆、从动杆和滑动杆向上运动,当主动杆的顶部将从动杆的底部顶到高于工作缸内壁凸筋上部的末端后,在从动杆底部和主动杆顶部锯形齿的作用下将旋转60度,使从动杆底部的通槽不能对准工作缸内壁凸筋而被放置在工作缸内壁凸筋的末端,此时,两只[形挂钩的下钳口闭合而抱住吊杆,因吊杆顶部的锥形体直径大于吊杆的直径,使吊杆顶部的锥形体卡在了两只[形挂钩之间的下钳口上,同时,因吊杆顶部的锥形体底部的平底盲孔的直径大于[形挂钩的下钳口半圆形凹槽的顶部的半圆环形凸沿,使吊杆顶部的锥形体底部的平底盲孔盖在下钳口半圆形凹槽顶部的半圆环形凸沿上,使吊杆与[形挂钩的下钳口“锁定”,这样,即便是推动升降机构意外复位也不致使下钳口打开和吊杆落下;当启动行车徐徐提起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使电渣锭得以顺利起吊。当行车将电渣锭吊运到位后,徐徐降下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当电渣锭的底部接触地面(或结晶器底部)后,随着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的继续下降,电渣锭顶部的吊杆在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内逐渐升高,而吊杆顶部的锥体将再一次推动升降机构的主动杆,主动杆又推动从动杆和滑动杆,在从动杆底部和主动杆顶部锯形齿的作用下将旋转60度,使从动杆底部的通槽对准工作缸内壁凸筋,使从动杆在滑动杆顶部弹簧的作用下顺着工作缸内壁凸筋从凸筋的末端滑下,使滑动杆的楔子形部分逐渐退出上钳口,同时,在两只[形挂钩下钳口的外侧与外壳之间拉簧的作用下,使两个上钳口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而两个下钳口逐渐打开,同时使左边的[形挂钩顺时针旋转,使右边的[形挂钩逆时针旋转,当两只[形挂钩的下钳口撑开到大于吊杆顶部锥体的直径后,徐徐提起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使吊杆逐渐从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内脱出,由此实现了电渣锭的自动挂、脱钩功能;当吊杆从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内脱出后,同时也使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为下一次吊运作好了准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吊杆和电渣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上钳口的一种顶部结构局部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上钳口闭合后的一种结构局部示意图。图5至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推动升降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4至图2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推动升降机构的工作示意图 图26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示意图 图27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当下钳口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当下钳口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 参见图1和图2,此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一种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其包括:外壳、滑动杆、挂钩、弹簧、拉簧、推动升降机构和吊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矩形体,外壳的下部有孔,在孔外设置有圆锥形导向罩,在外壳的顶部还安装有吊环;所述吊杆由圆锥体和直杆构成,圆锥体的底部有一个平底盲孔,直杆固定在圆锥体的底部,平底盲孔的直径大于直杆的直径并留有间隙,圆锥体的底径小于外壳下部孔的直径;所述挂钩为 [ 形,两只 [ 形挂钩通过其中部的转轴相向固定在外壳内的两侧,在两只 [ 形挂钩下钳口的外侧与外壳之间各固定有一只拉簧; 所述[ 形挂钩的下钳口的端部有一个半圆形凹槽,当两只 [ 形挂钩的下钳口闭合后,在两只 [ 形挂钩的下钳口的端部共同形成一个圆孔,该圆孔的直径大于吊杆的直径并小于吊杆圆锥体底径,在[ 形挂钩的下钳口半圆形凹槽的顶部有一个半圆环形凸沿,半圆环形凸沿的内径等于端部半圆形凹槽的直径,半圆环形凸沿的外径小于吊杆上圆锥体底部平底盲孔的直径并留有活动间隙;所述推动升降机构固定在两只 [ 形挂钩之间;所述滑动杆的中部为楔子形,在滑动杆的上、下端都固定了一段圆柱体,滑动杆安装在两只 [ 形挂钩上钳口之间,滑动杆上端的圆柱体穿过两只 [ 形挂钩的上钳口和外壳上部的滑动轴承后与弹簧的一端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的顶部,滑动杆的下端的圆柱体通过轴承与推动升降机构的从动杆的上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其包括:外壳、滑动杆、挂钩、弹簧、拉簧、推动升降机构和吊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矩形体,外壳的下部有孔,在孔外设置有圆锥形导向罩,在外壳的顶部还安装有吊环;所述吊杆由圆锥体和直杆构成,圆锥体的底部有一个平底盲孔,直杆固定在圆锥体的底部,平底盲孔的直径大于直杆的直径并留有间隙,圆锥体的底径小于外壳下部孔的直径;所述挂钩为[形,两只[形挂钩通过其中部的转轴相向固定在外壳内的两侧,在两只[形挂钩下钳口的外侧与外壳之间各固定有一只拉簧;所述[形挂钩的下钳口的端部有一个半圆形凹槽,当两只[形挂钩的下钳口闭合后,在两只[形挂钩的下钳口的端部共同形成一个圆孔,该圆孔的直径大于吊杆的直径并小于吊杆圆锥体底径,在[形挂钩的下钳口半圆形凹槽的顶部有一个半圆环形凸沿,半圆环形凸沿的内径等于端部半圆形凹槽的直径,半圆环形凸沿的外径小于吊杆上圆锥体底部平底盲孔的直径并留有活动间隙;所述推动升降机构固定在两只[形挂钩之间;所述滑动杆的中部为楔子形,在滑动杆的上、下端都固定了一段圆柱体,滑动杆安装在两只[形挂钩上钳口之间,滑动杆上端的圆柱体穿过两只[形挂钩的上钳口和外壳上部的滑动轴承后与弹簧的一端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壳的顶部,滑动杆的下端的圆柱体通过轴承与推动升降机构的从动杆的上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渣锭自动挂、脱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升降机构由工作缸、推动杆、从动杆构成,工作缸的工作腔为圆筒形,在工作缸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端盖,在端盖的中心有孔,在孔内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和平谢宁刘强谭晓婧
申请(专利权)人:谭晓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