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实验的油松幼苗的水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2204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实验的油松幼苗的水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种子萌发预培养:将油松种子用0.1%氯化汞消毒,在流水下冲洗备用,用培养设备装洁净湿砂,常规砂土萌发预培养;B.种子萌发后,选取大小一致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到自来水中作适应性培养,到种壳脱落;C.种壳脱落后,转移到营养液中培养,二十天后可以长出两轮针叶;D.根据实验需要适时采苗用于实验。其优点在于:以营养液培养油松幼苗代替土壤栽培,从种子萌发到油松的生长,更容易控制和操作,油松幼苗比土壤培养生长快,生长良好,为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幼苗,对处理根部的胁迫处理时,实验处理其他的因素可控,因素单一且可控性强,适合实验的进行,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松幼苗 的水培方法,尤其是。
技术介绍
油松是一种木本植物,作为实验材料以土壤生长为主,因土壤成分复杂,易携带病菌,容易引起油松猝倒病,土壤培养时有烂根情况,但是叶子表现不明显,因此以前的实验过程中只能观察叶子的状况来判断幼苗的优劣在短期内可能是不可信的。在实验过程中对幼苗根系胁迫处理操作较为困难,且由于土壤自身特点,使得对照处理的准确性不强,严重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外对与根相关的生理指标测定比较困难,以土壤或珍珠岩为基质培养实验取苗时容易伤根,并且需要消耗大量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该方法从种子萌发到油松的生长,更容易控制和操作,因素单一且可控性强,适合实验的进行,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萌发预培养:精选籽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油松种子,将油松种子用0.1%氯化汞消毒lOmin,在流水下冲洗15min备用,用培养设备装洁净湿砂,常规砂土萌发预培养,培养设备上覆塑料薄膜,在培养间培养; B、种子萌发后,待幼苗高长到3 4cm时,选取大小一致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到自来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实验的油松幼苗的水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种子萌发预培养:精选籽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油松种子,将油松种子用0.1%氯化汞消毒10min,在流水下冲洗15min备用,用培养设备装洁净湿砂,常规砂土萌发预培养,培养设备上覆塑料薄膜,在培养间培养;B、种子萌发后,待幼苗高长到3~4 cm时,选取大小一致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到自来水中作适应性培养,到种壳脱落;C、种壳脱落后,转移到ph值6.0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营养液每三天更换一次,每天通气3h,在温度26‑28℃、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二十天后可以长出两轮针叶;D、根据实验需要适时采苗用于实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实验的油松幼苗的水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种子萌发预培养:精选籽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油松种子,将油松种子用0.1%氯化汞消毒lOmin,在流水下冲洗15min备用,用培养设备装洁净湿砂,常规砂土萌发预培养,培养设备上覆塑料薄膜,在培养间培养; B、种子萌发后,待幼苗高长到3 4cm时,选取大小一致生长健壮的幼苗移栽到自来水中作适应性培养,到种壳脱落; C、种壳脱落后,转移到ph值6.0的1/2 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营养液每三天更换一次,每天通气3h,在温度26-28°C、湿度6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二十天后可以长出两轮针叶; D、根据实验需要适时采苗用于实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实验的油松幼苗的水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设备采用不透明的塑料箱或塑料,塑料箱或塑料内放大小适合的带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乐乐张留恩金波昌张志永李传龙程兴华李中园胡旭吴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山水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