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连接到中心本体的延伸本体的机床的作业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18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的作业台(1),包括中心本体(2)和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中心本体(2)的至少一个延伸本体(20),以延展支承表面,并支承所要加工的所述部件来进行加工。该作业台包括连接装置、张紧装置和传输装置,连接装置用于中心本体和延伸本体之间的优化连接,张紧装置用于抵抗作用在延伸本体上的物理作用,而当延伸本体与中心本体关联时传输装置还用于将用过的冷却流体向流体储藏器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用于例如立式机床、铣床、钻床等的机床的作业台。
技术介绍
在进行机加工大尺寸部件时通常遇到很大的困难,原因是由于需要方便地 将这种部件支承在适当尺寸的作业台上。事实上,通常与机床关联的作业台具有尺寸设置成用于平均尺寸的部件的 支承表面,从而使用所想要的机械零件将刀具移动到部件的所要处理的最佳部 分。因此很清楚,当需要处理较大尺寸的部件时,有具有相当严重后果的缺点。 其中,应当注意到,所要处理的部件在作业台上的非最佳设置就意味着有关加工中安全情况方面的严重危险。此外,从加工结果的观点看,有加工余裕度严重减小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也能支承相当大尺寸的部件的作业台。 通过根据以下权利要求1形成的工作台来实现该目的。该独立权利要求描述了实施例变型。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台的特征和优点会从以下参照附图的说明且非限制性 实例的说明书中更为清楚地显现出来,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作业台的平面-图2是从图1的箭头II的观察方向的图1的作业台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图1的箭头III观察方向的图1的作业台的侧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1的剖面线IV-IV的图1的作业台的剖视图; -图5示出根据图1的剖面线V-V的图1的作业台的剖视图;-图6示出根据图3的线¥1-¥1的图1的作业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附图,标号1总体表示适于与一机床加工组关联的作业台。作业台1包括适于机械连接到用于至少部分支承所要处理的部件的所述加工组的中心本体2。该中心本体2具有用于支承所要处理的所述部件的顶部支承表面4。换言之,通常所述机床包括在上面放置有所述作业台的基部。具体地说, 中心本体2附连到基部。根据实施例变型,所述机床包括定位装置,且所述中心本体通过所述定位 装置附连到机床的基部,所述定位装置适于定位作业台以便于与加工组协作。 例如,所述定位装置适于使作业台能够旋转,用于将其固定到所要求的角度位 置。根据另一实例,所述定位装置适于使所述支承表面的高度相对于所述基部 上升或下降。中心本体2的支承表面4限定参考平面,在该平面上有纵向或约束方向 X-X和横向或连接方向Y-Y。根据实施例,所述作业台是四边形的,例如正方形或矩形,且其沿所述纵 向和横向展开长度和宽度。所述中心本体2包括第一连接梁8和第二连接梁10,所述梁纵向界定所 述中心本体4。较佳的是,所述连接梁8、 10包括毗邻壁12和突起部14,该突起部沿所 述横向具有主要延伸部。突起部14从所述毗邻壁12突出,形成也具有横向主要延伸部的座。 根据较佳实施例,所述中心本体2包括第一毗邻镶边16和第二毗邻镶边18。所述毗邻镶边16、 18分别连接到所述梁8、 10。具体地说,各镶边16、 18设置在相应梁8、 IO下方,即与其竖直隔开。此外,所述作业台1包括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中心本体2上的至少一 个延伸本体20,以延展所述支承表面4并形成延展的支承表面,同时支承所要处理的所述部件以进行加工。换言之,可仅用作业台1的中心本体2来支承标准尺寸的部件;另一方面, 大尺寸部件仅部分支承在中心本体上,大尺寸部件的一部分仍然相对于所述中 心本体2突出。在该情况下,中心本体2与至少一个用于延展支承表面的所述 延伸本体20关联。所述延伸本体20在用于连接到所述中心本体的配合边缘和与所述配合边 缘相反的自由边缘之间纵向延伸。在与作业台1的中心本体2配合的边缘处,延伸本体20包括连接凸缘22, 该凸缘具有沿所述横向的主要延伸部。连接凸缘22包括毗邻壁24和突起部26,其中所述突起部26从形成底座 空腔的所述毗邻壁24突出。凸缘22的突起部26具有前表面28和后表面30,对于该两表面,至少相 应的延伸部是相交的。换言之,所述凸缘22的所述突起部26的形状设置成具有纵向截面,即通 过垂直于横向的截面可以看到的截面,具有三角形或三角形倒角构造。在连接构造中,所述中心本体2和所述延伸本体20沿所述横向彼此接触。具体地说,延伸本体20的凸缘连接到中心本体的连接梁8、 10。换言之, 凸缘22的突起部26安置在由连接梁8、 10的突起部14和毗邻壁12形成的座 内。同时,连接梁8的突起部14安置在由延伸本体20的毗邻壁24和突起部 26形成的底座空腔内。此外,所述延伸本体毗邻抵靠所述毗邻镶边16、 18,搁置在所述毗邻镶 边16、 18上。如可理解的那样,所述凸缘8、 10和所述梁20、以及较佳地所述毗邻镶 边16、 18表示连接装置的较佳实例,较佳地具有形状联接件,该形状联接件 适于连接所述延伸本体20和所述中心本体2。具体地说,所述连接装置适于防止所述中心本体和所述延伸本体沿所述纵 向X-X相互拆开(即分开)。作业台1还包括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适于以受控制的方式抵抗作用在 所述延伸本体20上的物理作用,该物理作用能够使中心本体20的支承表面4与延伸本体20的支承表面21移出对准位置。换言之,所述张紧装置适于以受控制的方式抵抗延伸本体比重的作用、 由所述延伸本体上作业台所支承的部件的重量(至少对于搁置在延伸本体上的 部分)的作用、温度变化的作用、以及中心本体和延伸本体等之间的间隙的作 用。再换言之,所述张紧装置适于以受控制的方式加强所述延伸本体。具体地 说,所述张紧装置适于从/向中心本体2拉动和/或推动延伸本体,基本上消除 所述物理作用的影响。用试验的方法,例如通过基本上消除拱形(即在张紧本体的自由边缘处可 看出的降低)来看出张紧装置的所述作用。换言之,所述物理作用一般作用于延伸本体,使延伸本体的自由边缘相对 于配合边缘下降。所述下降引起中心本体2的支承表面4和延伸本体20的支 承表面21之间的错位。由所述张紧装置根据需要施加的反向作用可基本上消 除所述降低,同时消除或减小所述错位。根据较佳实施例,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尖端杆32,该尖端杆32具 有沿所述纵向的主要延伸部并适于穿过所述延伸本体20并同时与所述延伸本 体和所述中心本体2协作。为了适当地张紧尖端杆32,使用例如可拆卸的液压千斤顶。根据较佳实施例,所述作业台1包括适于将已经使用过的冷却流体从支承 表面4向流体贮藏器传输的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多个排泄沟槽40,所述排泄沟槽形成在作业台1的所 述延展支承表面上。所述排泄沟槽40包括形成在所述中心本体上的中心部分42、以及形成在 所述延伸本体20上的延伸部分44。在所述中心本体2和所述延伸本体20之间的连接构造中,所述中心部分 42和所述延伸部分44相互连通。所述排泄沟槽40向上延伸到所述延伸本体20的自由边缘。较佳的是,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所述排泄沟槽40在其中汇合的传输导管46。 较佳的是,所述传输导管46沿延伸本体20的所述自由边缘设置。根据较佳实施例,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至少部分在所述作业台1内延伸的排 放导管,所述排放导管适于将所述延展支承表面与所述流体储藏器连通。较佳的是,所述排放导管包括所述中心本体2内的中心部分50以及所述 延伸本体20内的延伸部分52。在所述中心本体2和所述延伸本体之间的连接构造中,中心部分50和延 伸部分52相互连通。较佳的是,所述中心部分50具有适于连接到所述延伸部分52的连接出口 54以及适于在所述延伸本体2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与一机床加工组关联的作业台(1),其中所述作业台包括:-中心本体(2),所述中心本体(2)适于机械连接到所述加工组,以用于至少部分支承所要加工的部件,其中所述中心本体具有用于支承所要加工的所述部件的支承表面(4);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还包括具有支承表面(21)的至少一个延伸本体(20),所述延伸本体(20)适于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中心本体(2)以用所述延伸本体(20)的所述支承表面(21)延展所述中心本体(2)的所述支承表面(4),以得到延伸的支承表面来支承所要加工的所述部件来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米兰尼F考塔拉木西诺
申请(专利权)人:卡莫齐机械工具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