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673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锯,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容纳在壳体内的马达;一根往复杆;一个工作元件;一个夹持或释放工作元件并安装在往复杆一端的夹紧机构;一个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杆的往复运动,该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与往复杆相连的轨道驱动组件,它可操作而沿一个轨道轨迹有选择地驱动工作元件,该轨道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往复杆作枢转运动的偏心件,其中,该偏心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驱动往复杆作枢转运动的突出部。通过至少设置有两个驱动往复杆作枢转运动的突出部,可以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了工作元件作轨道式运动的次数,从而提高了切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锯,具体涉及一种驱动工作元件作轨道式运动的往复锯。
技术介绍
往复锯用于切割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种物品,例如金属管、木材和石膏板。这种锯一般包括一个机壳和一个安装在机壳中的往复杆,往复杆用来供工作兀件沿平行于该往复杆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作往复运动。马达通过传动机构将其旋转运动传递到往复杆上的往复运动。在一些往复锯中,与直线往复运动不同,工作元件作轨道式运动。轨道式运动的一般特点是,在切割行程时,当工作元件正向往复锯机壳内缩回时,工作元件向前(即切割方向)运动,而在返回行程时,当工作元件从往复锯机壳中伸离时,工作元件相应向后(即切割方向的反向)运动。结果是工作元件的路径为曲折的或轨道的。人们相信这种轨道运动因在切割行程中驱动工作元件切入工件和在返回行程中从工件中拉离工作元件,可适当的提高切割效率。这些往复锯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往复杆的后端通过与旋转齿轮上的凸轮表面连接,在凸轮表面旋转一圈的过程中,凸轮表面具有一个高点和一个低点,在高点处,驱动往复杆的后端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工作元件向前运动;在低点处,驱动往复杆的后端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工作元件向后运动。然而,这些往复锯在凸轮表面旋转一圈的过程中均只能进行一次轨道式运动,其切割效率被提高的有限。为了更好的提高切割效率,有必要对这些往复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好的提高切割效率的往复锯。为了实现所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往复锯,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容纳在壳体内的马达;一根往复杆;一个工作元件;一个夹持或释放所述工作元件并安装在往复杆一端的夹紧机构;一个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杆的往复运动,该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与往复杆相连的轨道驱动组件,它可操作而沿一个轨道轨迹有选择地驱动工作元件,该轨道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往复杆作枢转运动的偏心件,其中,所述偏心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驱动往复杆作枢转运动的突出部。通过至少设置有两个驱动往复杆作枢转运动的突出部,可以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了工作元件作轨道式运动的次数,从而提高了切割效率。进一步地,传动机构还包括由马达驱动旋转的中间轴,偏心件沿中间轴的轴向方向上形成突出部,或者沿中间轴的轴向方向上形成突出部。进一步地,偏心件包括:圆形的中心轮盘和位于中心轮盘外圆周的用于往复抬刀、放刀的外周轮缘;平行中心轮盘的轴线方向作为高度方向,垂直于中心轮盘的轴线的平面为水平面;外周轮缘在水平面的投影为与中心轮盘同轴的圆环,外周轮缘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冲击区间,一个冲击区间形成有一个抬刀位和一个放刀位,抬刀位和放刀位分别为冲击区间中的最高处和最低处,在抬刀位和放刀位之间的外周轮缘的上表面的高度值沿着圆周方向连续变化。进一步地,冲击区间的抬刀位高度值均相同,所有冲击区间的放刀位的高度值均相同。进一步地,冲击区间包括:仅与相邻的冲击区间共有一个抬刀位的第一类冲击区间;仅与相邻的冲击区间共有同一个放刀位的第二类冲击区间;与两侧相邻的冲击区间分别共有抬刀位和放刀位的第三类冲击区间。进一步地,外周轮缘的上表面形成有高度保持不变的平滑区间,平滑区间的高度与抬刀位或放刀位的高度相同。进一步地,冲击区间还包括:抬刀位与放刀位均与平滑区间相接的第四类冲击区间。进一步地冲击区间的数目为4,分别为第一冲击区间、第二冲击区间、第三冲击区间、第四冲击区间,第一冲击区间为第一类冲击区间,第二冲击区间、第三冲击区间为第三类冲击区间,第四冲击区间为第一类冲击区间;第一冲击区间与第二冲击区间共有一个抬刀位,第二冲击区间与第三冲击区间共有一个放刀位,第三冲击区间与第四冲击区间共有一个抬刀位;平滑区间的数目为1,分别与第一冲击区间、第四冲击区间的放刀位相接。进一步地,第一冲击区间、第二冲击区间在外周轮缘的圆周方向上占有四分之一圆周,第三冲击区 间、第四冲击区间在外周轮缘的圆周方向上占四有分之一圆周,余下为平滑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往复锯的立体示意 图2是图1中的去除壳体后的往复锯的剖视 图3是图1中的偏心件的平面不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往复锯的示意 图5是图4中的偏心件的平面不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1’往复锯,10壳体,11、机壳,110、后把手,12、传动壳体,120、前把手,20马达,30、30 ’往复杆,31、滑动槽,32、32 ’支撑套,40、工作元件,50、夹紧机构,60、传动机构,61、小锥齿轮,62、62’中间轴,63、63’大锥齿轮,64、凸轮,70、轨道驱动组件,71、71’偏心件,710、710’中心轮盘,711、711’外周轮缘,712、通孔。A、第一冲击区间,B、第二冲击区间,C、第三冲击区间,D、第四冲击区间,E、平滑区间;!11、!12抬刀位,1^1、1^2、1^3放刀位。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往复锯I,包括一个壳体10 ;—个容纳在壳体10内的马达20 ;—根往复杆30 ;—个工作兀件40,该工作兀件40可以为锯条、挫刀和刀片等;一个夹持或释放工作元件40并安装在往复杆30 —端的夹紧机构50,该夹紧机构50可以为无需辅助工具即可实现夹持或释放工作元件40,也可以为通过辅助工具才可实现夹持或释放工作元件40 ;—个传动机构60,该传动机构60将马达2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杆30的往复运动,该传动机构60还包括一个与往复杆30相连的轨道驱动组件70,它可操作而沿一个轨道轨迹有选择地驱动工作元件40。壳体10包括容纳马达20的机壳11和容纳传动机构60的传动壳体12。机壳11在远离工作元件的一端形成有与机壳11相连的后把手110,传动壳体12在靠近工作元件的一端形成有供人手握持的前把手120。传动机构60包括与马达的驱动轴相连的小锥齿轮61、中间轴62、安装在中间轴62上并与小锥齿轮61啮合的大锥齿轮63,在大锥齿轮63上设置有凸轮64,该凸轮64与往复杆30上的滑动槽31相连,马达20的旋转带动大锥齿轮63的旋转,该凸轮64在圆周方向旋转的同时也能在滑动槽31内滑动,从而带动往复杆30实现往复运动。传动机构60还包括轨道驱动组件70,它可操作而沿一个轨道轨迹有选择地驱动工作元件40,该轨道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所述往复杆30作枢转运动的偏心件71,该偏心件71设置在中间轴62上并与之一同旋转运动,该偏心件71朝向中间轴62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突出部,偏心件71的突出部与往复杆30的支撑套32或者直接与往复杆30接触,在偏心件71旋转一圈的过程中,工作元件40实现了至少两次的轨道式运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偏心件71的整个圆周面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突出部,从而实现在偏心件71旋转一圈的过程中,工作元件40能够实现更多次数的轨道式运动。使用者也可通过调节旋钮72来调节支撑套32与偏心件7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工作元件40作或者不作轨道式运动或者调节工作元件40作轨道式运动的幅度。参照图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往复锯1’,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其大锥齿轮63’设置在沿着纸面里外的方向的中间轴6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锯,包括:一个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容纳在壳体内的马达;一根往复杆;一个工作元件;一个夹持或释放所述工作元件并安装在所述往复杆一端的夹紧机构;一个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将所述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所述往复杆的往复运动,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一个沿一个轨道轨迹驱动工作元件的轨道驱动组件,它与所述往复杆相连接,所述轨道驱动组件包括一个偏心件,所述偏心件至少设有两个驱动所述往复杆作枢转运动的突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俊陈亚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