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羽绒松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651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9:08
一种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羽绒松搅结构,属于羽绒制品用的充填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由箱架、储绒箱和输绒箱组成的箱体,储绒箱构成有储绒箱腔,输绒箱构成有输绒箱腔,羽绒松搅结构包括第一松绒机构和第二松绒机构,第一松绒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支架、第一松绒轴和一组第一松绒杆;第二松绒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支架、第二松绒轴和一组第二松绒杆,一组第一松绒杆和一组第二松绒杆均为矩形或椭圆形的环状结构。优点:防止羽绒集结而发生淤塞情形,确保储绒箱腔内的羽绒向输绒箱腔输送,并且确保输绒箱腔内的羽绒向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称重计量机构输送;优异的松绒效果;避免括损羽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羽绒制品用的充填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的羽绒松搅结构。
技术介绍
前述的羽绒制品并不限于地如羽绒服、羽绒被、羽绒垫、羽绒枕,等等,在制作此类制品时需要将羽绒充填到预制的筒子内,而后进行绗缝,形成产品。在专用的充绒机推出以前,羽绒制品生产厂商大都以手工操作方式向筒子内填充羽绒,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低下;二是填充量误差大,影响羽绒制品的质量乃至损及商家声誉,因为在手工充绒过程中由工人采用诸如电子称或类似的计量器具计量,而判断计量值全凭工人直观加主观把握,于是填充量的准确与否易受工人的经验、责任心和/或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波动;三是由于羽绒比重较轻,因而易出现飘逸飞扬,既影响作业环境,又造成羽绒浪费。随着自动充绒机的出现,上述欠缺便自然地被弥补,关于自动充绒机的技术信息在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可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101779837B (自动定量充绒机)、CN202247079U (用于全自动充绒机上的充绒管的结构改进)、CN102808245A (一种充绒机)、CN202542832U (自动充绒机)和CN102795589A (充绒机),等等。在并不限于上述例举的专利文献中,虽然CN102808245A的说明书第0055栏中提及有搅拌轴以及CN202542832U的说明书第0008栏和0010栏提及有打绒叶轮,但是这两项专利均未给出搅拌轴和打绒叶轮的整体结构的技术启示。如业界所知,如果采用打绒叶轮,那么不免存在损及羽绒之虞。同样,如果简单地采用搅拌轴,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均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一是有可能如同打绒叶轮那样损及羽绒;二是难以起到期望的松绒效果。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积极的尝试与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起到良好松绒效果而藉以避免羽绒在储绒箱以及输绒箱内集结而堵塞现象发生、有利于避免损及羽绒而藉以保障羽绒制品的质量和有益于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与使用及维护的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羽绒松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羽绒松搅结构,所述的自动定量充绒机包括由箱架、固定于箱架上方的储绒箱和固定于箱架下方的并且与储绒箱构成为一体的输绒箱组成的箱体,储绒箱构成有储绒箱腔,而输绒箱构成有输绒箱腔,所述的羽绒松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绒箱上的一第一松绒机构和设置在所述输绒箱上的一对第二松绒机构,所述的第一松绒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支架、第一松绒轴和一组第一松绒杆,第一电机以水平状态固定在第一电机支架上,并且与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第一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储绒箱的右箱壁上,第一松绒轴的两端分别枢转支承在储绒箱的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所述储绒箱腔内,该第一松绒轴朝向第一电机的一端伸展到储绒箱腔外,并且与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传动连接,一组第一松绒杆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一松绒轴的所述中部,并且各相邻的第一松绒杆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错关系;所述的一对第二松绒机构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支架、第二松绒轴和一组第二松绒杆,第二电机以水平状态固定在第二电机支架上,并且与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第二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输绒箱的右箱壁上,第二松绒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输绒箱的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所述的输绒箱腔内,该第二松绒轴朝向第二电机的一端伸展到输绒箱腔外,并且与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传动连接,一组第二松绒杆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二松绒轴的所述中部,并且相邻第二松绒杆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错关系,其中:所述的一组第一松绒杆和一组第二松绒杆均为矩形或椭圆形的环状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一组第一松绒杆对储绒箱腔内的羽绒松搅,由一组第二松绒杆对输绒箱腔内的羽绒松搅,从而可防止羽绒集结而发生淤塞情形,确保储绒箱腔内的羽绒向输绒箱腔输送,并且确保输绒箱腔内的羽绒向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称重计量机构输送;由于将一组第一、第二松绒杆的相邻松绒杆设计为十字形交错,因而具有优异的松绒效果;由于将第一、第二松绒杆设计成矩形或椭圆形,因而可避免括损羽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箱体1,该箱体I在使用状态下配备在羽绒制品生产厂商的充绒场所如充绒车间的地坪上,即配备在充绒现场,该箱体I由箱架11 (也可称为框架)、储绒箱12和输绒箱13构成,其中:输绒箱13位于储绒箱12的下方,即位于箱架11下部,储、输绒箱12、13彼此形成一体结构,储绒箱12的储绒箱底板122实质上为输绒箱13的箱顶板,储绒箱12的储绒箱腔121与输绒箱13的输绒箱腔131之间的贯通或阻断由活门4保障,活门4对应于开设在储绒箱底板122上的活门腔1221的部位,该活门4的开启与关闭由活门气缸41控制。在图中还给出了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电气控制箱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松绒机构2,该第一松绒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支架22、第一松绒轴23和一组第一松绒杆24,第一电机21以水平状态或者称卧置状态固定在第一电机支架22上,并且与前述的电气控制箱5电气控制连接,第一电机支架22用一组螺钉固定在储绒箱12朝向电气控制箱5的一侧的箱壁上即右箱壁上,第一松绒轴23的两端各通过第一轴座231转动地支承在储绒箱12的对应箱壁上,即转动地支承在图1所示位置状态下的储绒箱12的左、右箱壁上,第一松绒轴23的中部位于储绒箱腔121内,并且该第一松绒轴23朝向第一电机21的一端伸展到储绒箱腔131外,即伸展到第一轴座231外与前述第一电机21的第一电机轴211传动连接。一组第一松绒杆2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一松绒轴23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且两相邻的第一松绒杆24彼此形成十字形交错。作为优选的方案,前述的第一松绒杆24的几何形状设计为矩形的环状体,更具体地讲设计成长方形的环状体,如此结构不会对羽绒产生损伤影响,更积极的意义得以体现对轻若鸿毛的羽绒产生良好的松搅效果,避免在储绒箱腔121内出现淤塞现象。第一松绒杆24还可采用椭圆形的构造。第一松绒杆24的这种形状由于避免了钝角,因而不会对羽绒产生损伤影响。一对彼此的结构相同的第二松绒机构3以水平状态或者称卧置状态设置在前述输绒箱13上,并且伸展到输绒箱腔13内对输绒箱腔13内的羽绒松搅。由于存在一对第二松绒机构3,因此将其中一个第二松绒机构3设置在输绒箱1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而将另一个第二松绒机构3设置在输绒箱1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前述的一对第二松绒机构3各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支架32、第二松绒轴33和一组第二松绒杆34,第二电机31以水平状态固定在第二电机支架32上,并且与电气控制箱5电气控制连接,第二电机支架32固定在输绒箱13朝向电气控制箱5的一侧的箱壁上,即固定在图1所示的输绒箱13的右侧箱壁上,第二松绒轴33的两端各通过第二轴座331转动地支承在输绒箱13的对应箱壁即左、右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羽绒松搅结构,所述的自动定量充绒机包括由箱架(11)、固定于箱架(11)上方的储绒箱(12)和固定于箱架(11)下方的并且与储绒箱(12)构成为一体的输绒箱(13)组成的箱体(1),储绒箱(12)构成有储绒箱腔(121),而输绒箱(13)构成有输绒箱腔(1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绒松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绒箱(12)上的一第一松绒机构(2)和设置在所述输绒箱(13)上的一对第二松绒机构(3),所述的第一松绒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支架(22)、第一松绒轴(23)和一组第一松绒杆(24),第一电机(21)以水平状态固定在第一电机支架(22)上,并且与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第一电机支架(22)固定在所述储绒箱(12)的右箱壁上,第一松绒轴(23)的两端分别枢转支承在储绒箱(12)的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所述储绒箱腔(121)内,该第一松绒轴(23)朝向第一电机(21)的一端伸展到储绒箱腔(121)外,并且与第一电机(21)的第一电机轴(211)传动连接,一组第一松绒杆(2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一松绒轴(23)的所述中部,并且各相邻的第一松绒杆(24)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错关系;所述的一对第二松绒机构(3)各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支架(32)、第二松绒轴(33)和一组第二松绒杆(34),第二电机(31)以水平状态固定在第二电机支架(32)上,并且与自动定量充绒机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第二电机支架(32)固定在所述输绒箱(13)的右箱壁上,第二松绒轴(33)的两端分别转动地支承在输绒箱(13)的左、右箱壁上,中部位于所述的输绒箱腔(131)内,该第二松绒轴(33)朝向第二电机(31)的一端伸展到输绒箱腔(131)外,并且与第二电机(31)的第二电机轴(311)传动连接,一组第二松绒杆(34)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二松绒轴(33)的所述中部,并且相邻第二松绒杆(34)彼此形成十字形的交错关系,其中:所述的一组第一松绒杆(24)和一组第二松绒杆(34)均为矩形或椭圆形的环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比阳特服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