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钢管的生产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50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缝钢管的生产新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第一步,通过离心铸造,生产出一端带有环状杯底的空心管坯;第二步,对所述空心管坯的内外表面进行机加工;第三步,对机加工后的所述空心管坯进行加热;第四步,对加热后的空心管坯进行顶管轧制加工,制得符合壁厚、直径和长度要求的管件;第五步,对顶管轧制加工后的所述管件经松棒、脱棒后进行切头、精整,制得合格的成品管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生产高质量的、难于加工的不锈钢和特种钢管,而且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形成了一种节能、优质、经济而有别于传统方法的生产无缝钢管的短流程新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缝钢管的制造技术,尤其涉及大口径中厚壁无缝钢 管的制造技术。
技术介绍
大口径无缝钢管,特别是直径大于500毫米、径壁比在25以下的 大口径中厚壁无缝钢管,在很多工业领域的重要场合,有着广泛的用 途。如用于火力发电的主蒸汽管道和核电的回路管道,以及CNG拖 车用、气站用高压气瓶与各类高压容器的缸体等等。正因为大口径厚 壁无缝钢管的用途广泛,导致对其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的要求各不相 同,从而对其材质及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亦有所不同。对于能源工 业、天燃气管道、核电回路、火力主蒸汽管、拖车用大型气瓶、蓄能 器管等各类高压容器用管,大部分必须采用口径大于500毫米、具有 一定长度(有的长达13米)的大口径中厚壁无缝管材,又因为管道内 的介质基本上都是高温、高压,有的还具有放射性、高腐蚀性等,使 用环境十分恶劣,对管道的物理、化学性能、长度和尺寸精度、表面 质量及金相组织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对于用于上述能源工业 等特殊领域的大口径中厚壁无缝钢管,不但要求材质为难加工的不锈 钢、各种合金钢,例如304、 316、 30CrMoA、 35CrMo、 30CrMnSiA等钢 种,还必须要经过独特的锻造或者轧制使之具有合理的锻态或轧态的 金相结构。为了达到上述要求, 一些传统的生产方法己经不能生产出符合要 求的大口径中厚壁无缝钢管。但是在强大的市场需求下,各国先后开 发出了多种生产大口径中厚壁无缝钢管的工艺方法,并在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委内瑞拉、捷克、印度等国家得到了成功的 应用。据目前粗略统计,世界上已经建有多台套机组专门用来生产大 口径中厚壁无缝钢管。主要有三类挤压法、顶管法和扩径(管)法。一类是挤压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就拥有三台套 20000 30000吨级的大型挤压机,可以生产4> 500 4> 1200毫米的管 材,坯料重可达16吨,挤压法的工艺步骤如图l所示。因为大型挤压 设备投资高、技术复杂,且该方法流程长、设备多、工艺稳定性难以 保证,且加工的管材长度有限,因此推广受到了限制。另一类是扩径(管)法。即对采用自动轧管机、或采用周期轧管 机、或采用斜轧穿孔机轧出的半成品管,通过各种扩管工艺(例如斜 扩、拉扩、推扩等),可生产小600 4)800毫米的无缝钢管。目前国 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生产厂家是原成都无缝钢管厂,其生产工艺流程如 附图2所示。该方法除同样存在上述挤压方法存在的工序多、投资和 维修成本高的缺陷外,扩径法最致命的缺陷还在于其不具有消差能 力、易扩展表层缺陷,因此扩径量受到限制,且扩径变形过程难以控 制。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有着明显的不足。再一类为顶管法。在美国、日本、法国、英国都建有用方坯冲出 带杯底的毛坯,然后在顶管机上生产d> 500 d> 1500毫米成品钢管的 方法,方坯最重可达22吨,管长可达9米。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 生产厂家就是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其实际的生产工艺如附图 3所示。该加工方法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首先,该方法流程长、设 备多、投资和维护成本高。其中,目前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用 于压力定型即用于冲压出带杯底坯料的设备是大型的水压机,成本很 高;其次,因为冲压模具的限制,被加工的管材长度有限;再次,尤 其在冲孔的过程中,工件内孔易出现裂纹等种种缺陷,而这些缺陷很 难被后道工序所克服而且还有可能被后道工序进一步扩大,造成后续 修整量增加和成品率不高。这一方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用于加工大口 径中厚壁锻态或轧态无缝钢管的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尤其是为了加工出符合能源、燃气、 核电、火电、国防等急需的高质量的不锈钢或特种合金钢的大口径中 厚壁无缝管材,人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更好的加工方法,其中ZL00112551.6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利用"离心铸造+冷拔" 的方法来生产"超低碳双相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方法。该方法相对于 上述的三种方法,虽然可以生产含有Cr、 Ni、 Mo、 N等元素的特种钢 管,但是该方法仍然需要价格昂贵的冷拔管机,而且需要多次循环冷 拔,且每次冷拔后还要进行固溶处理、酸洗处理和润滑处理。同样存 在设备成本高、加工程序多等缺陷,且对于大口径中厚壁无缝钢管的 生产来说,该方法难以采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缺陷,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 发得出的无缝钢管生产的新工艺方法,尤其适合于生产用于能源工 业、天燃气管道、核电一回路、火电主蒸汽管、高压气瓶管等需要的 高质量、难加工和特长的大口径中厚壁无缝钢管。具体为 一种无缝钢管的生产新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通过离心铸造生产出空心管坯; 第二步,对所述空心管坯的内外表面进行机加工; 第三步,对机加工后的所述空心管坯进行加热; 第四步,对加热后的空心管坯进行顶管轧制加工,制得壁厚、直 径和长度符合要求的管件;第五步,对顶管轧制加工后的所述管件进行切头、精整,制得合 格的成品管材。所述第一步的离心铸造是在铸型的旋转轴线与水平夹角即倾角 为15 30度的倾斜式离心铸造机上进行的,离心铸造出的空心管坯为一端内径收口的空心管坯,使所述空心管坯成为一端带环状杯底的空 心管坯。或者,所述第一步的离心铸造是在铸型的旋转轴线与水平夹角为o度的卧式离心铸造机上进行的,离心铸造出的空心管坯为等壁厚的两端通透的空心管坯。进一步,在所述两端通透的空心管坯的一端焊接一环状杯底,使 所述空心管坯成为一端带环状杯底的空心管坯。所述焊接为气体保护自动焊,所述环状杯底可采用普通碳素钢制成。第二步所述的机加工是对制得的所述一端带环状杯底的空心管 坯进行内外表面的切削加工。对所述一端带环状杯底的空心管坯内表面的切削厚度不少于5毫 米,对所述一端带环状杯底的空心管坯外表面的切削厚度不少于2毫 米。在所述第二步和所述第三步之间还包括缺陷检查步骤,将存在缺 陷进行修磨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所述空心管坯排除出所述工艺步骤。所述第三步的所述加热是按照所述空心管坯的材料高温塑性图 的走向预先选择的温度范围进行加热。或者,对上述制得的所述两端通透的空心管坯在所述第三步和第 四步之间还包括在线收口步骤,该步骤是在收口机上对所述离心铸造 所得的两端通透的所述大口径厚壁空心管坯的一端进行收口,使所述 大口径厚壁空心管坯成为一端带环状杯底的空心管坯。所述第四步的所述顶管轧制加工,是将芯棒插入加热后的所述一 端带环状杯底的空心管坯中,然后靠芯棒的推进送入多架辊环的顶管 机中进行轧制变形。所述将芯棒插入加热后的所述一端带环状杯底的空心管坯中,然 后靠所述芯棒的推进送入具有3 7架辊环的顶管机中进行轧制变形, 所述3 7架辊环的孔型直径由小到大依次排列。所述空心管坯在单架辊环上的最大延伸系数("Max)为1.35,平 均延伸系数为(tu)为(0.85-0.95) uMM,且所述孔型直径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各架辊环上的延伸系数按照"山"字形规律分布,即前后 架辊环上的延伸系数小,中间辊环上的延伸系数大。所述顶管机如为具有5架辊环的顶管机,所述空心管坯在各架辊 环上的延伸系数由前到后依次为(0.92-0.96) "a 、 (1.00-1.08) ua、 (1.1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缝钢管的生产新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通过离心铸造生产出空心管坯; 第二步,对所述空心管坯的内外表面进行机加工; 第三步,对机加工后的所述空心管坯进行加热; 第四步,对加热后的所述管坯进行顶管轧制加工,制得壁厚、直径和长度符合要求的管件; 第五步,对顶管轧制加工后的所述管件进行切头、精整,制得合格的成品管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文马晓梅朱玉宝孙德宽朱剑峰李晓桂高澜庆宣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宏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