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临界CO2挤出发泡的CPVC/PVC耐热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1505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具体讲,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CO2挤出发泡的CPVC/PVC耐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CPVC/PVC耐热复合材料中含有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50~56%、聚氯乙烯树脂30~35.3%、稳定剂0.25~1.5%、增塑剂0.25~1%、烟雾抑制剂1~3%、增韧剂2~3%;润滑剂0.3~0.5%;超临界二氧化碳0.4~1.5%;其中,稳定剂选自钙锌热稳定剂,增塑剂选自柠檬酸酯增塑剂,阻燃剂及烟雾抑制剂选自羟基锡酸锌,增韧剂选自MBS,润滑剂选自氧化聚乙烯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热复合发泡材料的性能优异,耐热性能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挤出加工方法,其工艺步骤简单,对设备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具体讲,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CO2挤出发泡的CPVC/PVC耐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属于无定型的化合物,含结晶度为5 10%的微晶体(Tm175°C ),密度1.35 1.45,85°C下呈玻璃态,85 175°C呈粘弹态;无明显熔点,175 190°C为熔融态,190 200°C为粘流态,脆化温度为-50 _60°C,软化点为75 85°C,玻璃化温度在80°C,100°C开始分解,1800C以上快速分解,2000C以上剧烈分解。PVC是通用塑料中用量大、适用面广、综合性能好的高性价比聚合物,PVC的优点为难燃、耐磨、抗化学腐蚀、气、水,低渗漏,综合机械性能好,是性价比最为优越的通用塑料。但存在以下缺点:1.耐热性能差,正常条件的使用温度小于70°C,这限制了其在汽车、轮船、飞机、军事上的应用;2.阻燃性能不好,且易产生浓烟、有毒气体,在火灾中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限制了其在民用建筑上的使用;3.相对分子量小,熔体对气体的包裹性差,不易进行发泡加工,需使用大量的发泡剂才能发泡。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由聚氯乙烯(PVC)树脂氯化改性制得,是一种新型工程塑料。含氯量从56.8%提高到86%左右,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及阻燃抑燃性能得到提高,Tg从PVC的80°C提高到115 135°C,热变形温度由70°C提高到82 104°C,提高10 40°C。CPVC随着含氯量的增加,其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均大幅度提高,同时和PVC相比还有如下优点:1.热变形温度由PVC的70°C提高到85 104°C,提高了 15 40°C,满足了大部分的场合,如火车、轮船、风电等领域对材料耐热性的要求;2.阻燃性能和抑烟型能明显提高,如经抑烟处理的CPVC可满足美国联邦航空局规范25.853款(A-1)有关飞机舱内制品释热速率的要求,因而可用于飞机及城市公交烟火安全级别较高的场合。3.耐候性优异;4.易发泡加工。CPVC的熔体粘度和加工温度较高,同时因其热分解放出的HCL的倾向更大,在相同热稳定剂的条件下,CPVC的动态热稳定时间等于小于PVC树脂,比PVC更脆。高耐热级CPVC(如日本积水化学的 HA-31F,HA-51F) (HTD:0.46MPa, 115 ;1.82MPa, 105)随着含氟量的增加,CPVC熔体流动性下降,熔体易发生破裂现象,由于加工时熔料易粘壁,接触物料的设备要求光洁度高。和PVC相比,CPVC有以下缺点:1.CPVC比PVC的脆性大,必须使用大量的增韧剂,增韧剂的使用又降低了其宝贵的耐热性;2.CPVC比PVC具有较高的熔体粘度和加工温度,加工更加困难;3.热稳定性差,CPVC的动态热稳定时间大大小于PVC,在相同的热稳体系,CPVC加工过程中更易释放出氯化氢;4.CPVC对金属的粘接性大于PVC,加工时熔体易粘壁,对加工设备要求高;5.价格高,是PVC树脂的3 4倍。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CPVC/PVC的组合物的树脂材料。例如专利ZL200910117531.8提出了一种耐热、耐磨PVC管材,该PVC管材中含有氯化聚氯乙烯树脂(CPVC)。所述管材的原料组成以重量份计为:聚氯乙烯树脂50 60,氯化聚氯乙烯树脂40 50,润滑剂0.6 1.6,热稳定剂2 3,加工助剂1 2,抗冲改性剂3 6,填充剂O 5,着色剂0.01 0.03 ;其中,润滑剂选自石蜡、硬脂酸或聚乙烯蜡,热稳定剂为复合铅稳定剂或有机锡稳定剂,加工助剂为ACR加工助剂,抗冲改性剂为MBS助剂或ABS助剂。该专利技术利用了 CPVC与PVC树脂化学极性相同的原理,将CPVC加入PVC树脂中,制造出价格低廉、耐热、耐磨损的PVC管材。专利申请201110085385.2 “交联高阻燃发泡聚氯乙稀改性材料”公开了一种交联高阻燃发泡聚氯乙稀改性材料,其重量组成为:100份聚氯乙烯树脂,30 100份纳米滑石粉,50 80份耐高温的聚脂增塑剂,20 100份氯化聚氯乙烯树脂,20 100份聚乙烯,30 100份无卤阻燃剂,5 20份钙锌热稳定剂,20 60份交联剂及10 40份发泡剂。该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和高阻燃性能,还具有优良的耐高压电气性能,特别适合于作为有高阻燃要求电缆料及作为产品外壳使用。但添加增塑剂量大,对材料的性能,尤其是耐热性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兼具PVC和CPVC的优点,并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使用的耐热级聚氯乙烯发泡材料,因而,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超临界CO2挤出发泡的CPVC/PVC耐热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流体CO2挤出发泡的CPVC/PVC耐热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组成为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50 56%、聚氯乙烯树脂30 35.3%、稳定剂0.25 1.5%,增塑剂0.25 1%、阻燃及烟雾抑制剂1 3%、增韧剂2 3% ;润滑剂0.3 0.5% ;超临界二氧化碳0.4 1.5% ;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加工方法制备而成;其中,稳定剂选自钙锌热稳定剂,增塑剂选自柠檬酸酯增塑剂,阻燃及烟雾抑制剂选自羟基锡酸锌,增韧剂选自MBS,润滑剂选自氧化聚乙烯蜡。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复合材料的组成为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52 55% ;聚氯乙烯树脂:31.5 34.3% ;钙锌热稳定剂0.5 1.5% ;柠檬酸酯增塑剂0.5 1 % ;羟基锡酸锌1 3%;MBS2 3%;氧化聚乙烯蜡0.2 0.4% ;超临界二氧化碳0.4 0.5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为:聚氯乙烯树脂的K值为58 6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含氯量为65 6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柠檬酸酯增塑剂选自柠檬酸三丁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密度0.15 0.25g/cm3、拉伸强度18MPa 25MPa、压缩强度1500MPa 2000MPa、断裂伸长率30% 45%、缺口冲击强度7 12KJ/M2、闭孔率80 99%、泡孔直径20 IOOnm0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CPVC/PVC耐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称量后的PVC和CPVC混合后依次加入热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增韧剂和抑烟剂,在高速搅拌器中混合5 8min,在低速搅拌器中搅拌I 2min,加入挤出机料斗中,然后在专用挤出机中和液态CO2充分混合并挤出发泡,所述的专用挤出机为带5个加热区的单螺杆或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在挤出机的输出端带有5 8节的静态混合器;在螺杆元件上开有和螺纹方向平行的螺棱;在挤出机的计量段设置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口。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挤出加工为四段加热,分别为:第一区温度:70 90°C,优选75 85°C ;第二区温度:110 130°C,优选 115 125°C ;第三区温度:130 150°C,优选135 145°C ;第四区温度:100 120°C,优选105 115°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挤出发泡的CPVC/PVC耐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中含有以重量百分比计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50~56%、聚氯乙烯树脂30~35.3%、稳定剂0.25~1.5%、增塑剂0.25~1%、阻燃及烟雾抑制剂1~3%、增韧剂2~3%;润滑剂0.3~0.5%;超临界二氧化碳0.4~2.5%;并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加工方法制备而成;其中,稳定剂选自钙锌热稳定剂,增塑剂选自柠檬酸酯增塑剂,阻燃及烟雾抑制剂选自羟基锡酸锌,增韧剂选自MBS,润滑剂选自氧化聚乙烯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顺伦何自富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特贝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