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由苘麻子、垂盆草、猪苓、金钱草、栀子、鸡骨草、黄柏6~9份、天仙藤、甘松、枳壳、青皮、马鞭草、苦石莲、郁金、芦荟、槟榔制备而成。方中:鸡骨草、青皮、郁金和栀子疏肝利胆、清热凉血化滞;苘麻子、猪苓、金钱草、天仙藤利水渗湿、清热解毒;金钱草、郁金还具备化石之效;辅以枳壳和槟榔降气理气、行水行滞,垂盆草、黄柏、马鞭草、苦石莲泻火利水、散瘀消肿;以增强清利肝胆化石排石之功效。而甘松开胃醒脾、芦荟清肝热,从而健脾疏肝,消除肝胆不利之根源。有效率达100%,见效快、标本兼治、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
技术介绍
胆囊炎、胆囊结石症是比较常见的胆道疾病;多发于女性及肥胖者。胆囊结石症属中医的“胁痛”、“结胸”、“黄疽”等范畴。中医理论,胆囊结石症,病位在胆腑,与肝、胆、脾、胃等脏腑有关;常因情志不舒、嗜食肥甘、虫积、外感等,影响肝胆疏泄和脾胃运化。或致肝胆气滞,胆泄不畅;或致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日久煎熬成石;或致气滞腑闭,血行不畅,化瘀壅脓。由此可见,虽然同是胆囊结石症,但是其病理各不相同;在治疗时,应当针对不同的病理,分而治之。目前用于治疗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中药方剂并未分而治之,虽然对不同病理的胆囊结石均有一定疗效,但是对特定病理的胆囊结石症的疗效并不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中药方剂对湿热型胆囊结石的疗效不显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对湿热熏蒸症状的胆囊结石症的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苘麻子9 12份,垂盆草25 30份,猪苓12-15份,金钱草20-30份,桅子6 9份,鸡骨草15 20份,黄柏6 9份,天仙藤3-6份,甘松3 6份,积壳6 9份,青皮6 9份;马鞭草15 20份,苦石莲6 10份,郁金9 12份,芦荟0.5 3份,槟榔6 12份。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可以采用中药的常规制备方法制成除汤剂以外的蜜丸、片剂、散剂等;芦荟不入汤剂。上述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优选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将芦荟粉碎至400目,得芦荟粉; (2)将苘麻子、垂盆草、金钱草、鸡骨草、天仙藤、枳壳、苦石莲加水煎煮1.5-2.5h,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得组分A; (3)将猪苓、桅子、黄柏、甘松、青皮、马鞭草、郁金、槟榔加水煎煮1.5-2h ;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得组分B ; (4)将芦荟粉、组分A和组分B,混匀,干燥、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的用量为:以原料药为基准,每天80_150g,分2-4次服用;30天为一疗程;孕妇、经期禁用。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各原料药的药理分析: 垂盆草:性凉;味甘、淡;归肝、胆、小肠经;清热,消肿,解毒;苘麻子:性平;味苦;归大肠、小肠、膀胱经;清热利湿,解毒; 猪苓:性平;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 金钱草:性微寒;味甘、咸;归肝、胆、肾、膀胱经;清利湿热,通淋,消肿; 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桅子:性寒;味苦;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鸡骨草:性凉;味甘、微苦;归肝、胃经;清热解毒,舒肝止痛; 天仙藤:性温,气清香,味淡微苦;归肝、脾、肾经:行气活血,利水消肿,解毒。用 甘松:性温;味辛、甘;归脾、胃经;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枳壳:性温;味苦、辛、酸;归脾、胃经;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青皮:性温;味辛、苦;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马鞭草:性凉;味苦;归肝、脾经;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 苦石莲:性寒;味苦;归心、脾、肾经;散瘀,止痛,清热,祛湿; 郁金:性寒;味辛、苦;归肝、胆、心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 芦荟:性寒;味苦;归肝 、大肠经;清肝热,通便; 槟榔:性温;味苦、辛;归 胃、大肠经;驱虫消积,降气,行水。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胆者,中精之府”,其功能既依赖肝的疏泄,储存胆汁,又能促进脾胃运化,以转输通降为顺;脾失健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日久煎熬成石。治则以疏肝利胆、化湿排石。方中:鸡骨草、青皮、郁金和桅子疏肝利胆,同时还具备清热凉血化滞的功效;苘麻子、猪苓、金钱草、天仙藤利水渗湿、清热解毒;其中,金钱草、郁金还具备化石之效;同用,渗湿清热以清利肝胆,进而化石排石。辅以,枳壳和槟榔降气理气、行水行滞,垂盆草、黄柏、马鞭草、苦石莲泻火利水、散瘀消肿;以增强清利肝胆化石排石之功效。而甘松开胃醒脾、芦荟清肝热,从而健脾疏肝,消除肝胆不利之根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用于治疗湿热熏蒸型胆囊结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 ;既可以快速缓解病痛,又可以根除病因,且能起到健脾护肝之功效,从而有效防止病情复发。因此,具备针对性强、见效快、标本兼、安全可靠的优点。药效试验 为表明本专利技术对熏蒸型胆囊结石的治疗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经系统临床观察选取400例熏蒸型胆囊结石患者,将400例患者平均分为四组,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其中三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入组标准:1)年龄彡23岁;2)结石的直径小于5cm ;3)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治疗措施 试验组1:服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制备的蜜丸;以原料药为基准,每天用药150g,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试验组2:服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制备的散剂;以原料药为基准,每天用药90g,分3次服用; 试验组3:服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制备的片剂;以原料药为基准,每天用药150g,分2服用; 对照组:服用专利CN1233406C中的实施例1的药物。疗效标准: 无效:病症和体征无明显改善,化验检查各项有关指标无明显好转,B型超声波检查及胆道造影检查其所见与治疗前相近,结石未改善者; 有效:病症和体征减轻,影像学检查结石减少在1/2以下或结石变小在1/2以下; 显效:病症和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结石明显减少达1/2以上或结石变小在1/2以上; 痊愈:病症和体征完全消失,化验检查各项有关指标恢复正常,B型超声波检查及胆道造影检查证实无结石存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如表I所示; 表I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苘麻子9 12份,垂盆草25 30份,猪苓12-15份,金钱草20-30份,桅子6 9份,鸡骨草15 20份,黄柏6 9份,天仙藤3-6份,甘松3 6份,积壳6 9份,青皮6 9份;马鞭草15 20份,苦石莲6 10份,郁金9 12份,芦荟0.5 3份,槟榔6 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将芦荟粉碎至400目,得芦荟粉; (2)将苘麻子、垂盆草、金钱草、鸡骨草、天仙藤、枳壳、苦石莲加水煎煮1.5-2.5h,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得组分A; (3)将猪苓、桅子、黄柏、甘松、青皮、马鞭草、郁金、槟榔加水煎煮1.5-2h ;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得组分B ; (4)将芦荟粉、 组分A和组分B,混匀,干燥、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由苘麻子、垂盆草、猪苓、金钱草、栀子、鸡骨草、黄柏6~9份、天仙藤、甘松、枳壳、青皮、马鞭草、苦石莲、郁金、芦荟、槟榔制备而成。方中鸡骨草、青皮、郁金和栀子疏肝利胆、清热凉血化滞;苘麻子、猪苓、金钱草、天仙藤利水渗湿、清热解毒;金钱草、郁金还具备化石之效;辅以枳壳和槟榔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热型胆囊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苘麻子9~12份,垂盆草25~30份,猪苓12‑15份,金钱草20‑30份,栀子6~9份,鸡骨草15~20份,黄柏6~9份,天仙藤3‑6份,甘松3~6份,枳壳6~9份,青皮6~9份;马鞭草15~20份,苦石莲6~10份,郁金9~12份,芦荟0.5~3份,槟榔6~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马海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