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万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3045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术10‑20份、藿香7‑15份、茯苓10‑30份、茵陈10‑20份、滑石粉5‑10份、泽泻5‑10份、防风6‑10份、石菖蒲5‑10份、炙枇杷叶4‑10份、半夏4‑10份、白豆蔻6‑10份、旋覆花5‑10份、枳壳5‑10份、代赭石3‑7份、薏苡仁10‑30份、陈皮6‑10份、栀子6‑10份、苍术5‑10份、佩兰叶8‑12份、贝母4‑8份、厚朴5‑10份、苏叶5‑10份、生姜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各组分相辅相成,相互配合产生协同作用,诸药配伍不仅全面周到,且主次分明,扬诸药之利,制诸药之弊,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下气行痰,降逆止呕止噫,气顺痰化,热清湿去而噎隔自愈。效果明显,药少力专,治标治本,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渐变暖,四季气候变化无常,冬应寒反热,秋应凉反燥,署夏常湿,春季多风。再加人们的饮食无节,一会吃凉的,一会又吃热的,伤脾伤胃。导致湿热病在近20年广泛流行。湿热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它是以外感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一般治疗湿热病有四法;一;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二;辛温开郁,苦温燥湿;三;苦寒清热燥湿;四;淡渗利湿;治疗湿热病也有五种禁忌;禁忌严明;一,忌大汗;二,忌大下,三,忌滋补,四,忌温补,五,忌生凉物;如严格遵循湿热病治疗大法及治疗禁忌治疗湿热病,湿热病不难治愈。但在实际诊疗当中发现许多来诊病人自述:一开始发冷,继而发热,头重疼昏闷,发困无力,不思饮食,似感冒样的症状,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先口服,几天无效,就改用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不但不好转,反而加重。没办法又让患者去大医院检查,医院也给了些先锋之类的西药,也不见效。因为湿热病是一种湿邪与热邪合而为病,是一种戾气,医院各种化验都检查不出来,只是有的病人化验血象有点高,20年经验所得;用抗生素治疗湿热病几乎无效,只能养病。湿和热是两种不同的属性的邪气,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矛盾为患,湿蕴热伏,热蒸湿动,症状往往相互矛盾出现,如;头昏如斗大,先恶寒后发热,身热不畅,口干不欲饮水,四肢发凉,热而面不红赤,反青,白,黄,脉无定律或濡,或数等矛盾症状,往往容易误治。湿热病一旦误治,将导致湿热邪气留恋三焦,热郁湿中,湿蒸热动,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使病程长而缠绵难愈,有的转归它病(传经),甚至危生命。另外,抗生素滥用也是西医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湿热病引发的噎隔(梅核气)是内伤饮食,湿热内生,再加生气而导致的一种水气痰湿互接于脾胃的症候。本病的发生,多由忧思恼怒、饮酒嗜辛、劳伤过度,导致肝郁、脾虚、肾伤,形成气郁、血瘀、痰凝、火旺、津枯。主要临床症状:噎隔怕冷,呕逆,打空隔,有时打的空隔声音大如雷,食难下,胃中疼,有痰,舌苔厚腻,脉眩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术10-20份、藿香7-15份、茯苓10-30份、茵陈10-20份、滑石粉5-10份、泽泻5-10份、防风6-10份、石菖蒲5-10份、炙枇杷叶4-10份、半夏4-10份、白豆蔻6-10份、旋覆花5-10份、枳壳5-10份、代赭石3-7份、薏苡仁10-30份、陈皮6-10份、栀子6-10份、苍术5-10份、佩兰叶8-12份、贝母4-8份、厚朴5-10份、苏叶5-10份、生姜1-3份。进一步地,该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术15份、藿香10份、茯苓20份、茵陈15份、滑石粉8份、泽泻8份、防风8份、石菖蒲7份、炙枇杷叶6份、半夏7份、白豆蔻8份、旋覆花7份、枳壳7份、代赭石5份、薏苡仁20份、陈皮8份、栀子8份、苍术7份、佩兰叶10份、贝母6份、厚朴7份、苏叶7份、生姜2份。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由白术、藿香、茯苓、茵陈、滑石粉、泽泻、防风、石菖蒲、炙枇杷叶、半夏、白豆蔻、旋覆花、枳壳、代赭石、薏苡仁、陈皮、栀子、苍术、佩兰叶、贝母、厚朴、苏叶、生姜组成,其中,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能;芳香化湿,化湿和中,利气止呕。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半夏:辛,温,归脾,为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芳香化湿,温中止呕。佩兰叶,性,平,归,脾胃经,功能;化湿醒脾,解暑。茵陈: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能:清热利湿。滑石粉: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功能:清热利湿。防风:甘,辛,微温,归肝,脾经。功能:散风胜湿。厚朴: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行气燥湿,下气平喘。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功能:清热利湿,降三焦之火。陈皮:辛,苦,温,归脾,胃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散寒止咳,除湿开胃。石菖蒲:辛,温,归心,胃经,功能:开窍宁神,化湿和胃。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炙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功能;化痰止咳。苏叶:辛,温,归肺,脾经。功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代赭石:苦,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重镇降逆。旋覆花: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下气行水消痰,降逆止呕止噫。枳壳: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行气宽中除胀。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健脾,却风除湿。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零。功能:利水,渗湿,泻热。以上各中药组分中,白术、茯苓、半夏、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化痰;薏苡仁、泽泻渗湿利湿;苏叶、旋覆花、厚朴、代赭石降逆治呕止噫,下气消痰;石菖蒲、佩兰叶、藿香、白豆蔻醒脾和胃,化湿行气;炙枇杷叶、贝母清热化痰,和胃降逆;滑石粉、茵陈、栀子清热利湿;陈皮、枳壳燥湿化痰,行气宽中;生姜温中散寒;防风发散解表。本专利技术从湿热病的成病原因及机理出发,各组分相辅相成,相互配合产生协同作用,诸药配伍不仅全面周到,且主次分明,扬诸药之利,制诸药之弊,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下气行痰,降逆止呕止噫,气顺痰化,热清湿去而噎隔自愈。对于湿热病噎隔的患者效果明显,药少力专,治标治本,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白术15g、藿香10g、茯苓20g、茵陈15g、滑石粉8g、泽泻8g、防风8g、石菖蒲7g、炙枇杷叶6g、半夏7g、白豆蔻8g、旋覆花7g、枳壳7g、代赭石5g、薏苡仁20g、陈皮8g、栀子8g、苍术7g、佩兰叶10g、贝母6g、厚朴7g、苏叶7g、生姜2g。使用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加水500ml,煎至200ml,纱布过滤去渣,放置药液温凉至35-45℃。每日一次,三天为一疗程。实施例2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白术10g、藿香15g、茯苓10g、茵陈20g、滑石粉5g、泽泻10g、防风6g、石菖蒲10g、炙枇杷叶4g、半夏10g、白豆蔻6g、旋覆花10g、枳壳5g、代赭石7g、薏苡仁10g、陈皮10g、栀子6g、苍术10g、佩兰叶8g、贝母8g、厚朴5g、苏叶10g、生姜1g。使用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加水500ml,煎至200ml,纱布过滤去渣,放置药液温凉至35-45℃。每日一次,三天为一疗程。实施例3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白术20g、藿香7g、茯苓30g、茵陈10g、滑石粉10g、泽泻5g、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术10‑20份、藿香7‑15份、茯苓10‑30份、茵陈10‑20份、滑石粉5‑10份、泽泻5‑10份、防风6‑10份、石菖蒲5‑10份、炙枇杷叶4‑10份、半夏4‑10份、白豆蔻6‑10份、旋覆花5‑10份、枳壳5‑10份、代赭石3‑7份、薏苡仁10‑30份、陈皮6‑10份、栀子6‑10份、苍术5‑10份、佩兰叶8‑12份、贝母4‑8份、厚朴5‑10份、苏叶5‑10份、生姜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噎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白术10-20份、藿香7-15份、茯苓10-30份、茵陈10-20份、滑石粉5-10份、泽泻5-10份、防风6-10份、石菖蒲5-10份、炙枇杷叶4-10份、半夏4-10份、白豆蔻6-10份、旋覆花5-10份、枳壳5-10份、代赭石3-7份、薏苡仁10-30份、陈皮6-10份、栀子6-10份、苍术5-10份、佩兰叶8-12份、贝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奎王克荣
申请(专利权)人:王万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