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件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221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该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包括动、静模、推板、与型芯相配合的卡勾成型机构及顶出机构;推板,其设于动、静模之间,该推板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动模、静模配合连接形成第一分型面、第二分型面;卡勾成型机构,其固定于推板上,该卡勾成型机构包括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所述第一分型面处脱模后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均向型芯移动进而得到环形卡勾;顶出机构,其固定于动模底部的移动板上,所述第二分型面处脱模后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勾成型模具,尤其是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具有大量的塑料材质的环形卡勾产品,目前现有环形卡勾产品在生产加工时用的环形卡勾成型装置为一般为斜滑块及带动斜滑块运动的顶针,该顶针两端分别与动模移动板及斜滑块连接,该环形卡勾成型装置在脱模时常会出现产品被卡勾卡,需要人工将产品取下,进而使得生产加工时的废品率提高,而模具本身容易产生故障,增加设备维护、维修的成本。由此,本专利技术人考虑对现有塑件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的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该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包括动、静模、推板、与型芯相配合的卡勾成型机构及顶出机构,其中:推板,其设于动、静模之间,该推板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动模、静模配合连接形成第一分型面、第二分型面;卡勾成型机构,其固定于推板上,该卡勾成型机构包括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所述第一分型面处脱模后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均向型芯移动进而得到环形卡勾;顶出机构,其固定于动模底部的移动板上,所述第二分型面处脱模后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进一步,所述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包括具有与待加工产品卡勾相匹配卡槽的斜滑块、固定板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斜滑块、固定板连接并带动斜滑块向型芯移动,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推板上。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进一步,所述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包括斜顶杆及固定于斜顶杆一端的斜滑块,所述斜滑块具有与待加工产品卡勾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斜顶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于推板上。更进一步,所述顶出机构为扁顶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优点:针对现有技术中加工结构不可靠、废品率高及成本高等不足,本专利技术人将环形卡勾成型机构分成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该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在第一分型面分开时达到对环形卡勾成型及分离的作用,在利用顶出机构在第二分型面分开时将产品完全取出的效果,避免在脱模时出现产品卡在模具中的现象,进而省去了人工将产品脱离模具的工序,降低了废品率,降低了产本,提升了模具在生产加工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该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包括动、静模1、2、推板3、与型芯4相配合的卡勾成型机构及顶出机构6其中:推板3,其设于动、静模1、2之间,该推板3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动模1、静模2配合连接形成第一分型面A、第二分型面B ;卡勾成型机构,其固定于推板3上,该卡勾成型机构包括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1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2,所述第一分型面A处脱模后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1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2均向型芯4移动进而得到环形卡勾,而所述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1包括具有与待加工产品C卡勾相匹配卡槽的斜滑块511、固定板512及弹性件513,所述弹性件513两端分别与斜滑块511、固定板512连接并带动斜滑块511向型芯移动,所述固定板512固定于推板3上,所述弹性件513为弹簧,所述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2包括斜顶杆521及固定于斜顶杆521 —端的斜滑块522,所述斜滑块522具有与待加工产品C卡勾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斜顶杆521另一端通过固定块523固定于推板3上;顶出机构6,其固定于动模I底部的移动板11上,该顶出机构6为扁顶针,所述第二分型面B处脱模后顶出机构6将产品C顶出。本技术在产品C脱模时,如图1所示,首先模具从第一分型面A处分开,使得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1在推板3及动模I分开,并通过动模I及推板3之间的第一限位螺丝7来限定,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1中的有弹簧带动斜滑块511向芯轴4处移动的距离,使得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1中的斜滑块511完全脱离成型后的卡勾,如图2所示,在推板3及动模I同时与静模2分开时产品C带动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2移动,同时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2中的斜顶柱521推动斜滑块522向型芯4处移动,而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2中的斜滑块522向型芯4移动有第二限位螺丝8限定,进而得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52中的斜滑块522完全脱离成型后的卡勾;其次,模具从第二分型面B处分开,这时产品C已经完全脱离卡勾成型机构,只需利用扁顶针将产品C顶出即可。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权利要求1.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包括动、静模、推板、与型芯相配合的卡勾成型机构及顶出机构,其中: 推板,其设于动、静模之间,该推板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动模、静模配合连接形成第一分型面、第二分型面; 卡勾成型机构,其固定于推板上,该卡勾成型机构包括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所述第一分型面处脱模后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均向型芯移动进而得到环形卡勾; 顶出机构,其固定于动模底部的移动板上,所述第二分型面处脱模后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包括具有与待加工产品卡勾相匹配卡槽的斜滑块、固定板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斜滑块、固定板连接并带动斜滑块向型芯移动,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推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包括斜顶杆及固定于斜顶杆一端的斜滑块,所述斜滑块具有与待加工产品卡勾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斜顶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于推板上,所述斜顶杆带动斜滑块向型芯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为扁顶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该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包括动、静模、推板、与型芯相配合的卡勾成型机构及顶出机构;推板,其设于动、静模之间,该推板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动模、静模配合连接形成第一分型面、第二分型面;卡勾成型机构,其固定于推板上,该卡勾成型机构包括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所述第一分型面处脱模后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均向型芯移动进而得到环形卡勾;顶出机构,其固定于动模底部的移动板上,所述第二分型面处脱模后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文档编号B29C33/44GK202934734SQ20122066248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梁华生 申请人:厦门发现者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卡勾成型模具结构包括动、静模、推板、与型芯相配合的卡勾成型机构及顶出机构,其中:推板,其设于动、静模之间,该推板上下两端面分别与动模、静模配合连接形成第一分型面、第二分型面;卡勾成型机构,其固定于推板上,该卡勾成型机构包括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所述第一分型面处脱模后X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及Y轴向卡勾成型装置均向型芯移动进而得到环形卡勾;顶出机构,其固定于动模底部的移动板上,所述第二分型面处脱模后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发现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