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液晶面板中是否存在气泡的检测装置以及包含该检测装置的液晶滴注设备。该检测装置,包括获取并输出所述液晶面板中的液晶扩散状态的采集单元、接收并处理所述采集单元获取的液晶扩散状态的处理单元以及根据所述处理单元的处理和判断结果执行向该检测装置中装载液晶面板的执行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该检测装置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液晶面板中可能存在的气泡不良,从而减少因液晶面板中气泡不良带来的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器制造
,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液晶面板中是否存在气泡的检测装置以及包含该检测装置的液晶滴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简称LCD)以其优异的性能与成熟的技术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器主要由彩膜(Color Filer)基板和阵列(Array)基板对盒而成,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填充液晶。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包括前段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生产、中段的液晶面板对盒(Cell)以及后段的模块组装(ModuleAssembly),其中,中段的液晶面板对盒主要是将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结合,并在两基板之间填充液晶。在现有技术中,中段的液晶面板对盒一般采用液晶滴注法(One Drop Filling:简称0DF)来实现液晶填充,即在彩膜基板或者阵列基板(根据具体生产型号决定)上面均匀滴注液晶,并在另一片基板(阵列基板或者彩膜基板)上面涂封框胶(Seal),在真空对盒设备内的真空环境中将二者进行对盒。在对盒过程中,由于真空对盒设备的原因或者封框胶涂布的原因常造成液晶面板内部形成真空或者是氮气的气泡。如图1所示,液晶滴注设备包括依次间隔顺序排列的真空对盒装置12、紫外线固化装置13和高温固化装置14等,向已经制成的阵列基板11上涂布封框胶以及在彩膜基板10上填充液晶,接着将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0紧密粘合并使液晶封装在二者形成的液晶盒内;然后,将其置于真空对盒装置中,使阵列基板11和彩膜基板10之间的封框胶在一定的压差环境下完全贴合(黏着);接着,在紫外线固化装置13中对封框胶进行I分钟左右的UV硬化,以防止液晶和封框胶发生相溶而产生污染;继而通过高温固化装置14 (Heat Cure)使封框胶进行60分钟以上的热固化达到完全固化,从而使真空贴合后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形成稳定盒厚。完成上述对盒步骤后的液晶面板,经检测人员目视检测(Visual Inspection:简称VI)合格后,即可继续进入后段的模块组装步骤。经统计发现,气泡是液晶面板对盒段比较常见的不良,气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真空对盒装置在大气开放时充入,一种是由于液晶滴注设备中的液晶脱泡不完全造成的。例如,如果封框胶涂布时有胶薄或者胶细,则当真空对盒装置水平度、大气开放氮气充入压力等不合适、或者液晶扩散不彻底时,气体就会从封框胶脆弱的地方进入到液晶盒内,形成氮气或真空的气泡,当发目视检测现液晶面板出现较大气泡时该液晶面板一般只能采取报废处理。但是,根据目前的液晶滴注的生产流程,由于目视检测的滞后性(大概80分钟),当发现该液晶滴注设备完成完全固化后的第一块液晶面板被目视检测到存在气泡过大、过量等不良情况时,此时液晶滴注设备中已经至少有两个批次(LOT)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完成对盒步骤,而对盒后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由于已经过紫外线固定和高温固化达到了完全固化,此时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均不可能再回收利用,因此,即使马上停止真空对盒装置的运行,也必然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如何及时、有效地发现液晶滴注设备中的气泡不良,以便能及时进行涂胶设备涂胶状态、涂胶设备与真空对盒装置之间的匹配参数、真空对盒装置内真空度参数与机台平整度的调整,从而减少由于液晶面板中存在气泡不良而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及液晶滴注设备,该检测装置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液晶滴注设备中液晶面板中可能存在的气泡不良,从而减少由液晶面板中气泡不良带来的损失。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液晶面板中是否存在气泡,包括获取并输出所述液晶面板中的液晶扩散状态的采集单元、接收并处理所述采集单元获取的液晶扩散状态的处理单元以及根据所述处理单元的处理和判断结果执行向该检测装置中装载液晶面板的执行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优选的是,该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液晶面板的支撑机构、所述液晶面板水平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中,所述采集单元设置于支撑机构的顶部。优选的是,该检测装置还包括运动单元,所述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运动单元中,所述运动单元带动所述采集单元运动到对应所述液晶面板的上方的多个位置,获取所述液晶面板中多个位置处的液晶扩散状态。—种优选方案是,所述采集单元为一个,所述运动单元包括可做周向旋转的转动子单元,所述转动子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顶部对应所述液晶面板中心的位置,所述采集单元随所述转动子单元的周向旋转而运动,获取所述液晶面板中多个位置处的液晶扩散状态。—种优选方案是,所述采集单元为一个,所述运动单元包括可做周向旋转的转动子单元以及可做水平移动的水平移动子单元,所述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转动子单元中,所述转动子单元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子单元中,所述采集单元随所述转动子单元以及水平移动子单元而运动,获取所述液晶面板中多个位置处的液晶扩散状态。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水平移动子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顶部的滑轨以及与所述滑轨配合的滑块,所述转动子单元包括转向轴承,所述采集单元设置于所述转向轴承中,所述转向轴承与所述滑块相安装,所述采集单元随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做水平移动的同时还随所述转向轴承旋转,获取所述液晶面板中多个位置处的液晶扩散状态。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滑轨为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顶部两侧的一对子滑轨,一对所述子滑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液晶面板的宽度,所述滑块为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子滑轨配合的支撑杆。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水平移动子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并可沿所述支撑杆移动的子滑块,所述转向轴承设置于所述子滑块中,所述采集单元还随所述子滑块沿所述支撑杆移动,获取所述液晶面板中多个位置处的液晶扩散状态。优选的是,所述采集单元为五个,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转动子单元中,其余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顶部对应所述液晶面板的四个板角区域的位置,获取所述液晶面板中对应板角区域位置处的液晶扩散状态。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采集单元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顶部对应所述液晶面板的四个板角区域的位置,获取所述液晶面板中对应板角区域位置处的液晶扩散状态。一种液晶滴注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述的检测装置,该设备包括依次间隔顺序排列的真空对盒装置、紫外线固化装置以及高温固化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真空对盒装置与所述紫外线固化装置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紫外线固化装置与所述高温固化装置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液晶滴注设备中增加气泡检测装置,及时发现液晶面板中的气泡不良,并及时停止液晶滴注设备的动作,能有效地减少因液晶面板中气泡不良带来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液晶滴注设备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液晶滴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气泡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为图3中气泡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采集单元;2 —转向子单元;3 —水平移动子单元;4 一支撑杆;5 —子滑轨;6 —视频接口 ;7 —处理单兀;8 —执行单兀;9 一支撑机构;10 —彩膜基板;11 一阵列基板;12 —真空对盒装置;13 —紫外线固化装置;14 一高温固化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液晶面板中是否存在气泡,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并输出所述液晶面板中的液晶扩散状态的采集单元、接收并处理所述采集单元获取的液晶扩散状态的处理单元以及根据所述处理单元的处理和判断结果执行向该检测装置中装载液晶面板的执行单元,所述采集单元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杨坤,刘庆,王允杰,郁志忠,吴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