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汉武专利>正文

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899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该烧结炉包括底座、钟罩、预压力机构和升降机构;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竖直导轨,底座上设置有下电极板;钟罩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立柱的导轨上并与安装在立柱上的升降机构连接;钟罩的上部设有排气口,下部设有进气口和燃烧嘴;钟罩内上部设置有上电极板,钟罩外上部设有预压力机构,上电极板与预压力机构连接;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均与直流脉冲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碳素电池板栅在可敞开与闭合的钟罩内加热烧结,并且碳素电池板栅通过预压力机构压紧后由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直接加热,具有升温快、能耗少、加热均匀的特点,易获得质量较好的碳素电池板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烧结碳素电池板栅的烧结炉,属于高温烧结设备

技术介绍
碳素电池板栅用于制作碳铅电池的正负极板,包括边框和板面上的通孔。板栅的作用是汇集、分布和传导电流以及支撑正负电极板的活性物质。板栅的厚度一般不大于4_,因其材料为粉末,制造工艺为高压压制成生坯,再进行高温烧结成型。烧结时,一般采用普通窑炉或工业隧道窑炉,陶瓷烧结一般采用普通窑炉或工业隧道窑炉通常用来进行陶瓷烧结,其加热方式为外加热方式。对于碳素电池板栅而言,由于碳素电池板栅厚度一般较小,而且在大于400 V的温度下,极易氧化而导致碳素电池板栅烧结失败。所以,碳素电池板栅在普通窑炉或工业隧道窑炉烧结时,需要使用保护性气氛且将碳素电池板栅放进隔离钵进行烧结,这使得烧结成本较高,且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碳素电池板栅烧结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耗小、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本技术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该烧结炉,包括底座、钟罩、预压力机构和升降机构;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竖直导轨,底座上设置有下电极板;钟罩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立柱的导轨上并与安装在立柱上的升降机构连接;钟罩的上部设有排气口,下部设有进气口和燃烧嘴;钟罩内上部设置有上电极板,钟罩外上部设有预压力机构,上电极板与预压力机构连接;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均与直流脉冲电源连接。升降机构采用丝杠螺母副移动机构,丝杠通过丝杠固定座安装在立柱上,丝杠的上端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固定在立柱上,丝杠与连接支架通过螺纹连接。立柱上设有平衡装置,该平衡装置包括钢丝绳、平衡锤和滑轮,滑轮安装在立柱的上部,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支架,另一端绕过滑轮与悬空的平衡锤连接。底座上带有底座冷却水套。以对底座进行冷却。钟罩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水套。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上均带有水套。预压力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电动推杆和导向轴,压力传感器套装在导向轴上,两者之间设有弹簧,压力传感器通过调节螺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电动推杆安装在钟罩上,导向轴伸入钟罩内与上电极板连接。使用时,通过升降机构使钟罩敞开,将生碳素电池板栅叠放在底座的下电极板上,再使钟罩合上,通过预压力机构的自动下行使生碳素电池板栅压紧在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间。通过燃烧嘴喷火使钟罩内氧气耗尽,再充入保护气体,并使钟罩内保持一定的正压力。通过直流脉冲电源给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供电,使生碳素电池板栅加热烧结。烧结完毕,升起钟罩,取出烧结好的板栅。本技术将碳素电池板栅在可敞开与闭合的钟罩内加热烧结,并且碳素电池板栅通过预压力机构压紧后由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直接加热,具有升温快、能耗少、加热均匀的特点,易获得质量较好的碳素电池板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2、立柱,3、直线导轨,4、丝杠,5、连接支架,6、平衡锤,7、钢丝绳,8、丝杠固定座,9、伺服电机,10、滑轮,11、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底座,13、弹簧,14、调节螺杆,15、电动推杆,16、排气口,17、上点极进水口,18、上电极出水口,19、水套排水口,20、电缆接口,21、钟罩,22、水套进水口,23、进气口,24、直流脉冲电源,25、紧固螺母,26、导向轴,27、轴套,28、密封圈,29、合金套,30、上电极座,31、汇流软电缆,32、冷却水套,33、上电极板,34、上辅助电极板,35、生碳素电池板栅,36、下辅助电极板,37、下电极板,38、底座冷却水套,39、下电极进水口,40、轴上汇流排,41、绝缘板,42、下电极出水口,43、燃烧嘴,44、燃烧嘴,44、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主要包括底座1、立柱2、连接支架5、钟罩21以及升降机构。底座I的一侧安装有立柱2,立柱2的一侧设置有竖直的直线导轨3。底座I上带有底座冷却水套38,底座I内安装有直流脉冲电源24和轴上汇流排40。钟罩21与立柱并列放置在底座I上,并通过连接支架5安装在直线导轨3上,在升降机构带动下整个钟罩21可沿直线导轨3上下移动。升降机构采用丝杠螺母副移动机构,丝杠4通过丝杠固定座8安装在立柱2上,丝杠4的上端通过万向节与伺服电机9连接,伺服电机9固定在立柱2上,丝杠与连接支架5通过螺纹连接。伺服电机9带动丝杠4原位转动,丝杠4的转动带动连接支架5和钟罩21上下移动,使钟罩21升起或落下。为了使钟罩21升降平稳,在立柱2上设有平衡装置,该平衡装置包括钢丝绳7、平衡锤6和滑轮10,立柱2的上部安装有两个滑轮10,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支架5,另一端绕过两个滑轮与悬空的平衡锤6连接。钟罩21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44,外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水套32。冷却水套32用于使钟罩21降温,通过水套进水口 22使冷却水进入冷却水套32中,并由水套排水口 19流出,形成循环,达到降温目的。钟罩21的侧壁下部设有进气口 23和燃烧嘴43,上部设有排气口16和电缆接口 20。保护气体由进气口 23进入钟罩21的内部。通过燃烧嘴43向钟罩21的内部喷火。连接外部电源的电缆由电缆接口 20进入钟罩21的内部并与底座I内的直流脉冲电源24连接,同时轴上汇流排40也与直流脉冲电源24连接。轴上汇流排40伸出底座1,其上端连接下电极板37,轴上汇流排40与底座I之间设有绝缘板41。下电极板37上带有水套,冷却水由下电极进水口 39进入下电极板37的水套中,并由下电极出水口 42排出,形成循环,为下电极板37降温。下电极板37的上端面上连接有下辅助电极板36。钟罩21的内上部通过上电极座30设置有上电极板33,上电极板33的底部连接有上辅助电极板34。上辅助电极板34和下辅助电极板36相对。上电极板33上同样带有水套,冷却水由上电极出水口 17进入上电极板33的水套中,并由上电极出水口 18排出。上电极板33通过汇流软电缆31与直流脉冲电源24连接。上电极板33通过上电极座30与设置在钟罩21上部的预压力机构连接。该预压力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11、电动推杆15和导向轴26,压力传感器11的一端通过压力传感器底座12套装在导向轴26上,压力传感器底座12与导向轴26之间设有弹簧13,压力传感器11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母25连接有调节螺杆14,调节螺杆14与电动推杆15连接,电动推杆15安装在钟罩21上。导向轴26伸入钟罩21内与上电极座30连接。为了保证导向轴26移动平稳,在钟罩21上穿入导向轴26的位置设置有轴套27,轴套27与导向轴2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28。为了使轴套27耐磨,在其内壁嵌有合金套29。上述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初始为钟罩21离开底座I的升起敞开状态,各处水套中的进水口与水管连接,进气口 23与保护气体源连接,各处电路连接好,并将燃烧嘴43与燃烧器连接。将若干片生碳素电池板栅35叠放在下辅助电极板36上。再次启动升降机构,使钟罩21落在底座I上,同时预压力机构通过电极座30带动上辅助电极板34自动下行接触最上一片生碳素电池板栅,并通过弹簧13给生碳素电池板栅一个预压力,压力大小可由压力传感器11检测,如果预压力与设定压力不一致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包括底座、钟罩、预压力机构和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竖直导轨,底座上设置有下电极板;钟罩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立柱的导轨上并与安装在立柱上的升降机构连接;钟罩的上部设有排气口,下部设有进气口和燃烧嘴;钟罩内上部设置有上电极板,钟罩外上部设有预压力机构,上电极板与预压力机构连接;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均与直流脉冲电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采用丝杠螺母副移动机构,丝杠通过丝杠固定座安装在立柱上,丝杠的上端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固定在立柱上,丝杠与连接支架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其特征是:所述立柱上设有平衡装置,该平衡装置包括钢丝绳、平衡锤和滑轮,滑轮安装在立柱的上部,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支架,另一端绕过滑轮与悬空的平衡锤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带有底座冷却水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其特征是:所述钟罩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水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其特征是: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上均带有水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热式碳素电池板栅烧结炉,其特征是:所述预压力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电动推杆和导向轴,压力传感器套装在导向轴上,两者之间设有弹簧,压力传感器通过调节螺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电动推杆安装在钟罩上,导向轴伸入钟罩内与上电极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汉武
申请(专利权)人:朱汉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