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建勇专利>正文

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879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属于一种油田生产用装置,它有筒体,筒体的外表面有螺纹,筒体的上部通过螺纹安装有丝堵,丝堵的中部有透气孔,丝堵的上表面有与透气孔相通的安装凹槽。这种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使用时可安装在多功能罐的安全阀的下面,即使卸下安全阀,因丝堵中部的透气孔很小,也不能插入抽吸管线盗取原油,从而有效提高了多功能罐的防盗性能,避免了原油的丢失,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且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田生产用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罐上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的偏远油井多不采用管线输送原油,而是将采出的原油储存于多功能罐内再用油罐车输送。这样,经常会发生盗油分子将多功能罐顶的安全阀拆掉,从此处插入抽吸管线,利用油泵盗取罐内原油的现象,既造成了原油大量丢失,又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以提高多功能罐的防盗性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它有筒体,筒体的外表面有螺纹,筒体的上部通过螺纹安装有丝堵,丝堵的中部有透气孔,丝堵的上表面有与透气孔相通的安装凹槽。采用上述结构的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使用时可安装在多功能罐的安全阀的下面,即使卸下安全阀,因丝堵中部的透气孔很小,也不能插入抽吸管线盗取原油,从而有效提高了多功能罐的防盗性能,避免了原油的丢失,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且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它有筒体4,筒体的外表面有螺纹,筒体的上部通过螺纹安装有丝堵3,丝堵的中部有透气孔2,丝堵的上表面有与透气孔相通的安装凹槽I。安装时,卸下多功能罐顶部的安全阀。将筒体通过其外表面的螺纹安装在原先安装安全阀的短节内,使其位于原先安装安全阀的位置的下侧。再安装上安全阀。透气孔连通安全阀及多功能罐内腔,不会影响安全阀的正常使用。安装凹槽可以是方形,为进一步提高防盗性能,也可以是三角形、椭圆形等非常规形状。采用非常规形状时,可预先制作专用工具,以实现这种装置在短节内的安装、拆卸。权利要求1.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筒体(4),筒体的外表面有螺纹,筒体的上部通过螺纹安装有丝堵(3),丝堵的中部有透气孔(2),丝堵的上表面有与透气孔相通的安装凹槽(I)。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属于一种油田生产用装置,它有筒体,筒体的外表面有螺纹,筒体的上部通过螺纹安装有丝堵,丝堵的中部有透气孔,丝堵的上表面有与透气孔相通的安装凹槽。这种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使用时可安装在多功能罐的安全阀的下面,即使卸下安全阀,因丝堵中部的透气孔很小,也不能插入抽吸管线盗取原油,从而有效提高了多功能罐的防盗性能,避免了原油的丢失,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且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文档编号B65D90/36GK202935814SQ201220635078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晓文, 杨依庆, 田军, 鞠立, 冯魁, 孙建勇, 吴秀玲, 冯芳, 任海燕, 赵向红 申请人:孙建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罐内置式防盗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筒体(4),筒体的外表面有螺纹,筒体的上部通过螺纹安装有丝堵(3),丝堵的中部有透气孔(2),丝堵的上表面有与透气孔相通的安装凹槽(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文杨依庆田军鞠立冯魁孙建勇吴秀玲冯芳任海燕赵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孙建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