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MM材料的工字型结构微动夹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855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0:01
一种基于GMM材料的工字型结构微动夹钳,包括左钳口、右钳口、左悬臂、右悬臂、柔性铰链、钳体、电磁线圈和超磁致伸缩棒,左悬臂和右悬臂分别固定设置于柔性铰链的两侧,左悬臂和右悬臂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左钳口和右钳口,柔性铰链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钳体,电磁线圈和超磁致伸缩棒依次活动套设于所述钳体的内部;左钳口、右钳口、左悬臂、右悬臂、柔性铰链和钳体一体成型;电磁线圈具体为两个,所述两个电磁线圈的中间设置超磁致伸缩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微动夹钳设计的关键就是微夹钳结构的设计,工字型结构的微夹钳可以实现两个钳臂同时运动,实现移动距离的双倍放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夹钳,尤其是一种基于GMM材料的工字型结构微动夹钳
技术介绍
微动钳是一种典型的微执行机构,可以完成微小零件的夹取和运送及装配。它在微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生物工程和光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微夹钳的设计大多是基于工程经验,缺乏系统的设计方法。微夹钳的功能主要用于抓取或者夹持微小物体和微型构件。轻、小、薄、软是一般微细物体和微型构件的显著特点。夹持力大小的控制,使被夹持物不至于有太大的变形或损坏、微夹与被夹持物产生粘着。基于压电陶瓷的电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微动夹钳是当前研究比较成熟,分辨率和频响均比较高的一种驱动方式,但是压电致动器输出力较小,工作电压高,位移范围小,工作过程中不稳定,会产生漂移现象等,这些都限制了压电陶瓷在微位移致动器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电磁线圈通入电流,使超磁致伸缩棒伸长,从而推动微夹钳两边悬臂同时绕着柔性铰链移动,从而实现夹持的功能的微动夹钳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GMM材料的工字型结构微动夹钳,包括左钳口、右钳口、左悬臂、右悬臂、柔性铰链、钳体、电磁线圈和超磁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GMM材料的工字型结构微动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钳口(1)、右钳口(8)、左悬臂(2)、右悬臂(7)、柔性铰链(3),钳体(4),电磁线圈(5),超磁致伸缩棒(6),所述左悬臂(2)和右悬臂(7)分别固定设置于柔性铰链(3)的两侧,所述左悬臂(2)和右悬臂(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左钳口(1)和右钳口(8),所述柔性铰链(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钳体(4),所述电磁线圈(5)和超磁致伸缩棒(6)依次活动套设于所述钳体(4)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珍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