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8479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9:55
一种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设有三根扁平漆包通道线制成的绕组分别套装在三相双U形磁芯上;绕组包围缠绕在双U形磁芯的左、中、右极柱上,三相绕组均由磁芯同一侧上部向下开始缠绕数圈后至磁芯另一侧上部;磁芯上部、下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环氧聚酯绝缘板,通过螺母将磁芯紧固;磁芯下部环氧聚酯绝缘板两侧覆盖长形的“L”形金属折弯片作为电抗器的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较小,材料成本及生产成本较低,加工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温升低,噪音小,适合规模化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抗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广泛应用,使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不仅增加线路损耗,给电网带来额外负担,而且使电网的谐波污染也日益严重。谐波不仅影响用电设备自身的安全,占用系统容量,引起各种保护继电器误动作,干扰通讯,击穿绝缘,消耗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及无功功率,无功补偿电容合不上闸等,严重削弱和干扰电网的经济运行。在低压的配电系统中,为提高功率因数,一般都配置用于无功补偿的电力电容器。但普通的电力电容器仅适用于没有谐波的电力系统。当谐波电流在有无功补偿电容器等容性设备的电网中流动时,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可能会由于系统谐振而放大数十倍甚至更多,从而严重影响无功补偿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会给电网造成更大的危害。其危害之严重,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是一种用于0.4kV低压配电网的滤波补偿设备,是常规智能控制器、熔丝、负荷开关或晶闸管开关模块或接触器、滤波电抗器、低压电力电容器(Λ型或Y型)、指示灯等分立器件在柜内和柜面由导线连接而成的自动滤波补偿装置的更新换代产品。其可在谐波污染严重的电力系统中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系统功率因数,提高电能质量,稳定电网运行。用于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谐波抑制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防止谐波对电容器造成危害,避免电容器装置的接入对电网谐波的过度放大,避免发生危害系统安全运行的谐波谐振。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能稳定的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已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普通电容器在谐波污染严重的电力系统使用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该电抗器设有三根扁平漆包通道线制成的绕组分别套装在三相双U形磁芯上;绕组包围缠绕在双U形磁芯的左、中、右极柱上,三相绕组均由磁芯同一侧上部向下开始缠绕数圈后至磁芯另一侧上部;磁芯上部、下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环氧聚酯绝缘板,通过螺母将磁芯紧固;磁芯下部环氧聚酯绝缘板两侧覆盖长形的“L”形金属折弯片作为电抗器的底座。所述磁芯的磁芯柱由多个气隙分成均匀小段,气隙采用环氧层压玻璃布板做间隔,采用专用粘结剂粘结,以保证电抗气隙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所述三相绕组均为H级扁平漆包铜导线绕制。所述磁芯为优质低损耗冷轧硅钢片制成。线圈采用H级扁平铜导线绕制,绕组包围缠绕在双U形磁芯的左、中、右极柱上,排列紧密且均匀;线圈和铁芯组装成一体后经过预烘、真空浸漆、热烘固化等工艺流程,采用H级浸溃漆,线圈和铁芯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外露部件均采取了防腐蚀处理。本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1、采用三相磁芯作为骨架,磁芯采用优质低损耗冷轧硅钢片,磁芯柱内多个均匀气隙采用环氧层压玻璃布板做间隔,采用专用粘结剂粘结,以保证电抗气隙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变化。通过螺钉将磁芯、底座等预紧固定。磁芯材料完全满足预紧固力要求。2、左、中、右三相绕组为完全相同的H级扁平漆包铜导线,以相同方向、相同方式、相同工艺绕制相同匝数,排列紧密且均匀,使电抗器三相参数极为一致。采用扁平漆包铜导线,提高了耐温绝缘等级,增加了有效散热面积,减少了集肤效应,降低了涡流损耗。夹件、紧固件等采用非磁性材料,确保电抗器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确保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3、线圈和铁芯组装成一体后经过预烘、真空浸漆、热烘固化等工艺流程,采用H级浸溃漆,线圈和铁芯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性。磁芯下部两侧覆盖的长形的“L”形金属折弯片作为底座,采用螺钉套弹性垫片,从磁芯下部对应于磁芯左、中、右极柱的位置穿过,并通过螺母将磁芯紧固。上述措施,极好的提高了结构强度,有效的降低了电抗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噪音。可满足经受运输、安装等过程中各种机械冲击的要求。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较小,材料成本及生产成本较低,加工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温升低,噪音小,适合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的侧示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的正视图。图中标记为:1三相磁芯,2三相磁芯I上部的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3弹性垫片,4螺母,5固定螺杆,6绝缘布,7绕组,8三相磁芯I下部的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9 “L”形金属折弯片底座,10底座固定螺钉,11引出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设有一个三相磁芯1、由三根H级扁平漆包铜导线分别绕在磁芯左、中、右极柱组成绕组7,三相磁芯I上部设置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2,采用固定螺杆5套弹性垫片3,穿过三相磁芯I的上部及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2,并由螺母4紧固。绕组7上部包裹绝缘布6。三相磁芯I下部两侧设置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8,三相磁芯I下部的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8两侧设置“L”形金属折弯片9作为安装底座,以同样的方式紧固。具体制作方法,举例说明如下:1、首先设置一三相磁芯1,由三根H级扁平漆包铜导线以相同方向、相同方式、相同工艺缠绕在三相磁芯左、中、右磁芯柱上绕制相同匝数,组成三相绕组7。2、按图2在绕组7上部和下部缠绕包裹绝缘布6。3、在三相磁芯I上部设置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2,采用3根固定螺杆5套三个弹性垫片3,穿过三相磁芯I的上部及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2,并由三个螺母4紧固。4、在三相磁芯I下部设置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8,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8两侧设置“L”形金属折弯片9,采用固定螺杆5套弹性垫片3,穿过三相磁芯I的下部及三相磁芯I的下部的环氧聚酯绝缘板夹件8,并由螺母4紧固。5、检查三相绕组匝数是否一致,高度是否一致,引出线长度是否合适。6、检查各零部件是否正确到位,固定螺钉是否拧紧,连接是否可靠。7、转入电感量检测工段。8、预烘、真空浸漆、热烘固化。9、进行外观检查,进行耐压绝缘、温升、噪音等检测。上述实施例对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抗器设有三根扁平漆包通道线制成的绕组分别套装在三相双U形磁芯上;绕组包围缠绕在双U形磁芯的左、中、右极柱上,三相绕组均由磁芯同一侧上部向下开始缠绕数圈后至磁芯另一侧上部;磁芯上部、下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环氧聚酯绝缘板,通过螺母将磁芯紧固;磁芯下部环氧聚酯绝缘板两侧覆盖长形的“L”形金属折弯片作为电抗器的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的磁芯柱由多个气隙分成均匀小段,气隙采用环氧层压玻璃布板做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谐波抑制无功补偿综合模块的专用谐波抑制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抗器设有三根扁平漆包通道线制成的绕组分别套装在三相双U形磁芯上;绕组包围缠绕在双U形磁芯的左、中、右极柱上,三相绕组均由磁芯同一侧上部向下开始缠绕数圈后至磁芯另一侧上部;磁芯上部、下部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环氧聚酯绝缘板,通过螺母将磁芯紧固;磁芯下部环氧聚酯绝缘板两侧覆盖长形的“L”形金属折弯片作为电抗器的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陆宝梅黄利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星宇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