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7190 阅读:16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包括有轿门地坎、门机板、与门机板电连接的电机以及用于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间隙的踏板,所述电机设于轿门地坎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电机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踏板连接在输出轴上,当门机板向电机发出驱动信号时,踏板绕所述输出轴转动。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增加了安全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
技术介绍
国标规定电梯轿厢在井道内的各层站间运行时,电梯轿厢外侧与井道壁必须有足够的间隙,当轿厢运行时,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5mm。若间隙过大,容易造成乘客进入轿厢不安全的感觉,容易卡住小轮车;若间隙过小,轿厢在运行过程中难免有晃动,存在干涉、碰撞等风险,目前电梯行业中,通常两者的间隙在30mm。但目前该间隙还较大,乘客在进入轿厢时容易掉入物品至井道,容易卡住女性高跟鞋和小滚轮车。现有减少轿门与层门地坎间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专利200780052012.7公开的安全触板触发式挡板结构。其在轿门地坎下面设置挡块转轴来封闭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的间隙,通过安全触板触发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实现,该机构极为复杂,占用轿厢空间,且挡板在地坎下面封闭,不能解决卡小滚轮车等问题,不美观,成本也很高。2、专利201010502078.5公开的减少电梯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和方法。其通过在轿门地坎前端安装随门运动的滑条,在开门时滑条填充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该种方法使轿厢在平层和运行时轿门地坎至层门地坎的间隙是不变的,仅仅是避开了门锁滚轮,轿厢在运行时存在干涉和碰撞风险,本质上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增加了安全可靠性。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包括有轿门地坎、门机板、与门机板电连接的电机以及用于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间隙的踏板,所述电机设于轿门地坎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电机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踏板连接在输出轴上,当门机板向电机发出驱动信号时,踏板绕所述输出轴转动。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还包括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的踏板关于输出轴相对称,所述的轿门地坎设有与所述定位板相配合的阻挡部。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还包括有安装架,该安装架设于轿门地坎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所述的电机安装在安装架上。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所述电机设于轿门地坎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电机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踏板连接在输出轴上,因此当电梯轿厢到达平层时且轿门板开门动作前,所述的门机板向电机发出第一驱动信号,所述踏板在电机的驱动下绕输出轴转动至水平位置,填充在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的间隙,便于轮椅或其他小车进出轿厢,防止物品掉入井道中,从而实现“无缝”填充;而当轿门板关门动作快结束时,所述门机板向电机发出第二驱动信号,踏板在电机驱动下绕输出轴转动复位至原竖直位置,轿门板在关上后及电梯轿厢在各层井道壁间运行的过程中,踏板均保持该竖直位置状态。因此,该装置设计人性化,能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的间隙,增加了安全可靠性。2、所述的定位板与所述的踏板关于输出轴相对称,轿门地坎设有与所述定位板相配合的阻挡部,因而当上述踏板在电机的驱动下绕输出轴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定位板会转动至阻挡部下方而被阻挡部限制转动,使踏板具有承受强度,保证踏板在有人或物通过时不会坍塌。3、所述的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在踏板处于水平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在踏板处于水平位置状态下从轿门正面方向上看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在踏板处于竖直位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轿门地坎,101、阻挡部,2、层门地坎,3、电机,4、踏板,5、定位板,6、安装架,7、转轴套,8、轿门板,9、层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包括有轿门地坎1、门机板、与门机板电连接的电机3以及用于减小层门地坎2与轿门地坎I的间隙的踏板4,所述电机3设于轿门地坎I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电机3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踏板4连接在输出轴上,当门机板向电机3发出驱动信号时,踏板4绕所述输出轴转动。其中,所述的轿门地坎I固定在电梯轿厢上,所述的层门地坎2固定在井道壁上。轿门板8和层门板9可分别在轿门地坎I和层门地坎2的凹槽内滑动。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还包括有定位板5,所述的定位板5连接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的踏板4关于输出轴相对称,所述的轿门地坎I设有与所述定位板5相配合的阻挡部101。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还包括有安装架6,该安装架6设于轿门地坎I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所述的电机3安装在安装架6上。轿门地坎I上还固定有转轴套7,所述踏板4可在转轴套7内转动。所述电机3的电源及驱动信号均来源于所述的门机板。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或原理:1、所述电机3设于轿门地坎I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电机3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踏板4连接在输出轴上,因此当电梯轿厢到达平层时且轿门板8开门动作前,所述的门机板向电机3发出第一驱动信号,所述踏板4在电机3的驱动下绕输出轴顺时针转动至水平位置,填充在层门地坎2与轿门地坎I之间的间隙,踏板4填充的宽度略小于层门地坎2与轿门地坎I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无缝”填充,便于轮椅或其他小车进出轿厢,防止物品掉入井道中;而当轿门板8关门动作快结束时,所述门机板向电机3发出第二驱动信号,踏板4在电机3驱动下绕输出轴逆时针转动并复位至原竖直位置,轿门板8在关上后及电梯轿厢在各层井道壁间运行的过程中,踏板4均保持该竖直位置状态。因此,该装置设计人性化,能减小层门地坎2与轿门地坎I之间的间隙,增加了安全可靠性。2、所述的定位板5与所述的踏板4关于输出轴相对称,轿门地坎I设有与所述定位板5相配合的阻挡部101,因而当上述踏板4在电机3的驱动下绕输出轴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定位板5会转动至阻挡部101下方而被阻挡部101限制转动,使踏板4具有承受强度,保证踏板4在有人或物通过时不会坍塌。3、所述的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包括有轿门地坎和门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门机板电连接的电机以及用于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间隙的踏板,所述电机设于轿门地坎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电机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踏板连接在输出轴上,当门机板向电机发出驱动信号时,踏板绕所述输出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的踏板关于输出轴相对称,所述的轿门地坎设有与所述定位板相配合的阻挡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小电梯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间隙的装置,包括有轿门地坎和门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门机板电连接的电机以及用于减小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间隙的踏板,所述电机设于轿门地坎前方且位于轿门的一侧,电机设有输出轴,所述的踏板连接在输出轴上,当门机板向电机发出驱动信号时,踏板绕所述输出轴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伟邓浩斌郭奕珉李卫忠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