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锅换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589 阅读:18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铝锅换底机,由机体(1)、传动机构(2)、胎模装置(4)、夹紧装置(3)、刀架(5)和手、电动操作装置(6)构成,适用于铝锅、铝壶的换底复新。该机结构新颖、构思巧妙,采用可作纵向移动的胎模装置,方便换底操作,减少配套模板;带升降机构的三爪卡盘夹紧装置移动快速灵活,夹紧可靠;多刀具刀架功能齐全;整机手、电动两用,操作安全,传动平稳。该机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效率高,移动方便,适宜流动作业,是一种先进适用的新型机械。(*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铝锅换底机,属于生活用品加工机械。铝制品炊具是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家庭生活普遍应用的必需品,消费日趋增长,社会拥有量很大,铝制品炊具在使用中,铝锅、铝壶常因火烧和腐蚀而引起锅底、壶底损坏,因此,铝锅、铝壶的换底复新机械就应运而生。现有的铝锅换底机换底时是利用预先制作好的胎具进行换底,由于铝锅、铝壶的规格品种繁多,需按照每一种规格制作一种配套胎具,往往使胎具的数量增多,胎具的总重量甚至要大于机器的重量。不仅如此,现有换底机的夹紧装置和刀架结构复杂,主轴转速较高,使用起来颇不安全。鉴于现有换底机机型落后,体积大而笨重,操作不方便,移动不灵活,现有换底机的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换底机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体积小、重量轻、用途广、效率高、操作方便、移动灵活、适宜流动作业的换底机。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该机包括机体、传动机构、夹紧装置、刀架和手、电动操作装置,采用了安装在立式固定中心轴上的可沿径向移动的胎膜装置。该装置有交替使用的两个胎膜板,取代了以往所应用的数目众多的配套胎膜板,利用两个胎膜板其中之一板依次和刀盘上的不同刀具配合,进行换底操作。胎膜板的取值范围为φ100--φ190mm。胎膜板的径向移动,是配合铝制品(铝锅、铝壶)的各种规格尺寸需要的。其径向移动可由手轮转动,通过运动转换机构,如蜗轮蜗杆传动,带动齿轮齿条往复运动来实现,胎膜板中心径向移动的距离为40--97.5mm。传动机构采用二级减速传动,可通过一级皮带传动和二级蜗轮蜗杆传动,输出转数大大降低,传动平稳可靠,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夹紧装置是带有升降机构的快速移动三爪定心卡盘构成。卡盘的三个卡爪下方装有滑柱,安插在卡盘体的径向直线滑槽和活动转盘的曲线滑槽内。若利用备用手柄带动活动转盘转动,三个卡爪的滑柱便由活动转盘的曲线滑槽带动沿卡盘体的径向直线滑槽滑动,从而实现三爪的快速径向伸缩移动。依靠三爪支撑铝锅、铝壶内径可达到夹持的目的,其工作范围为φ120--φ380mm。夹紧装置的升降机构是通过手轮转动运动转换机构,如锥齿轮传动带动丝杠和螺母,使固装着螺母和主轴套的拖板带动主轴和其上端的夹紧装置作竖直移动。刀架是由拖板带动可作纵向移动的可旋转式多刀具刀盘构成。刀盘包括割刀、滚轮、扳边轮、咬合轮、压边轮、成形轮等刀具,可以进行切割废底、锅边整形、90°折边、新锅底和旧锅边对应咬合、压边和成形等工序。压边轮是为成形方便而增设的,带有倾斜角度,可做成35°--45°的倾斜角。本机操作有电动、手动两种方式,由离合手柄和同轴连动拨叉拨动开合的离合器来实现。本技术结构新颖、调整方便、传动平稳、操作安全、使用可靠,比现有铝锅换底机体积缩小三分之一,重量减轻三分之二,造价降低二分之一,效率提高三至五倍,移动灵活,适宜于流动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换底质量,适用范围广,推广应用价值高。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铝锅换底机的正视图。图2为铝锅换底机的侧视图。图3为铝锅换底机的俯视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由机架(1)、传动装置(2)、夹紧装置(3)、胎膜装置(4)、刀架(5)和手、电动操作装置(6)组成。胎膜装置(4)安装在立式固定中心轴(7)上,进行换底时,它由两个胎膜板(24)交替更换使用,胎膜板(24)取值为直径100mm和185mm,由手轮(25)转动,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副(26)带动齿轮齿条(27)往复运动,可实现径向移动,配合刀盘上的不同刀具,进行换底操作,胎膜板(24)中心径向移动的距离为40--97、5mm。夹紧装置(3)是由安装在主轴(8)上带升降机构(9)的快速移动三爪定心卡盘(10)构成。卡盘(10)的三个卡爪(28)下方分别装有滑柱(29),安插在卡盘体(30)的径向直线滑槽和活动转盘(31)的曲线滑槽内,利用备用手柄带动活动转盘(31)转动,三个卡爪(28)的滑柱(29)便由活动转盘(31)的曲线滑槽带动,沿卡盘体(30)的径向直线滑槽滑动,使三爪卡盘(10)实现快速径向伸缩移动。三个卡爪(28)是支撑铝锅、铝壶内径的,其工作范围为φ120--φ380mm。夹紧装置(3)的升降机构(9)是通过手轮(32)转动,使一对锥齿轮(33)转动带动同轴上的丝杠(34)转动,进而传动螺母(35),由于螺母(35)和主轴套(8)固装在中拖板(36)上,螺母(35)的移动,带动拖板(36)和主轴套(8)一起作竖直移动,固装在主轴套(8)上端的夹紧装置(3)便随同上下移动。传动机构(2)为二级减速传动,一级是皮带(11)传动,二级是蜗轮蜗杆副(12)传动,减速比为152。刀架(5)由拖板(13)和可旋转式多刀具刀盘(14)组成。刀盘(14)上装有割刀(16)、滚轮(17)、扳边轮(18)、咬合轮(19)、压边轮(15)、成形轮(20)等刀具。压边轮(15)带有倾斜角度,其角度考虑到为成形提供方便,设计为40°。本机设有手、电动操作装置(6),靠离合手柄(21)所处的开合两个位置,带动同轴上的拨叉(22)使离合器(23)借助其端部的齿块与皮带轮对应部位脱离或啮合,来实现两种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由机架(1)、传动机构(2)、夹紧装置(3)、刀架(5)、手、电动操作装置(6)组成的铝锅换底机,其特征在于a、采用了安装在立式固定中心轴(7)上的,可沿径向移动的胎膜装置(4);b、夹紧装置(3)为安装在主轴(8)上带升降机构(9)的快速移动三爪定心卡盘(10);c、传动机构(2)为二级减速传动,一级是皮带(11)传动,二级是蜗轮蜗杆副(12)传动;d、刀架(5)是由可作纵向移动的拖板(13)带动,带有倾斜角度压边轮(15)的可旋转式多刀具刀盘(14);e、手、电动操作装置(6)是靠离合手柄(21)带动同轴连动拨叉(22)来拨动开合离合器(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锅换底机,其特征在于胎膜装置(4)是由两个胎膜板(24)交替更换使用,可通过手轮(25)转动运动转换机构,如蜗轮蜗杆传动副(26)带动齿轮齿条(27)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其径向移动,胎膜板(24)的取值范围为φ100-φ190mm,其中心径向移动的距离为40--97、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锅换底机,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3)中三爪定心卡盘(10)的三个卡爪(28),可利用备用手柄带动刻有曲线滑槽的活动转盘(31)转动,使竖立在三个卡爪(28)下方的滑柱(29)沿卡盘体(30)的径向直线滑槽滑动,实现其快速径向伸缩移动,其工作范围为φ120-φ38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锅换底机,其特征在于夹紧装置(3)的升降机构(9)是通过手轮(32)转动运动转换机构,如使一对锥齿轮(33)转动带动同轴上的丝杠(34)转动,从而使螺母(35)和其固定连接的中拖板(36)上下移动,带动主轴套(8)上端的夹紧装置(3)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锅换底机,其特征在于刀盘(14)上的压边轮(15)的倾斜角度可为35°--4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锅换底机,其特征在于刀盘(14)上还装夹有割刀(16)、滚轮(17)、扳边轮(18)、咬合轮(19)、成形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机架(1)、传动机构(2)、夹紧装置(3)、刀架(5)、手、电动操作装置(6)组成的铝锅换底机,其特征在于:a、采用了安装在立式固定中心轴(7)上的,可沿径向移动的胎膜装置(4);b、夹紧装置(3)为安装在主轴(8)上带升降机 构(9)的快速移动三爪定心卡盘(10);c、传动机构(2)为二级减速传动,一级是皮带(11)传动,二级是蜗轮蜗杆副(12)传动;d、刀架(5)是由可作纵向移动的拖板(13)带动,带有倾斜角度压边轮(15)的可旋转式多刀具刀盘(14) ;e、手、电动操作装置(6)是靠离合手柄(21)带动同轴连动拨叉(22)来拨动开合离合器(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建五苏春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舞阳县泰山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