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的弹性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435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18:11
一种行星轮的弹性支撑结构,它主要由托架,行星轮,轴承,隔圈,行星销组成,所述的行星轮通过轴承支撑于行星轴上,轴承的至少一侧端部用圆螺母锁紧,圆螺母外装有一个调整隔圈和一弹簧挡圈,所述行星轴套置在行星销上过盈联接,位于行星轴一侧的托架也套置在行星销上过盈联接;所述的轴承为两个并排布置的、不带外圈的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行星销的一端部安装有起轴向定位作用的圆螺母;在所述托架与行星轴之间安装有一行星轮在过载情况下对行星销有过载保护作用的限位锥环;行星销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偏移量,从而有效弥补了行星轮与行星架的加工误差,达到良好均载,保证多个行星轮的同步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的行星轮弹性支撑结构,属于动力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在行星机构中,均载机构是设计中的难点,均载效果直接决定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通常在一个行星机构中采用太阳轮或行星架浮动,因为太阳轮或行星架浮动在结构上较易处理,而行星轮浮动通常是较难处理的,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传统行星轮刚性支撑结构,它主要由行星架11,行星轮12,轴承13,隔圈14,行星销15等组成;上述传统行星轮刚性支撑结构存在有如下缺点: 1、行星架由于同时受扭矩和弯矩的作用,易产生扭转和弯曲变形,影响行星轮的啮合精度; 2、行星轮使用个数有较大限制,一般最多4个; 3、齿轮箱外形尺寸大,重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解决行星轮的均载难题,且均载效果好的行星轮的弹性支撑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托架,行星轮,轴承,隔圈,行星销组成,所述的行星轮通过轴承支撑于行星轴上,轴承的一侧端部用圆螺母锁紧,圆螺母外装有一个调整隔圈和一弹簧挡圈,所述行星轴套置在行星销上过盈联接,位于行星轴一侧的托架也套置在行星销上过盈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轮的弹性支撑结构,它主要由托架,行星轮,轴承,隔圈,行星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轮(27)通过轴承支撑于行星轴(22)上,轴承的一侧端部用圆螺母(25)锁紧,圆螺母(25)外装有一个调整隔圈(24)和一弹簧挡圈(23),所述行星轴(22)套置在行星销(21)上过盈联接,位于行星轴一侧的托架(31)也套置在行星销(21)上过盈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克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