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包括安装架;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下导轨(20)水平设置在安装架上,上导轨(10)位于下导轨上方,并对应下导轨设置在安装架上,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轨道槽;调宽装置(30),调宽装置(30)分别设置在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的轨道槽的开口侧,具有部分延伸到开口区域内的调宽位置以及位于开口区域外的避让位置。通过变换调宽装置的工作位置来调节上导轨和下导轨的轨道宽度,使得上导轨和下导轨可以有更好的适用性,在不拆卸导轨的情况下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辅助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
技术介绍
芬兰太阳模拟仪是测试光伏组件电性能的设备,它通过暗室前测试轨道将组件设置于上下两条轨道之间,给组件一个力,组件会在轨道上滑进暗室窗口进行测试。由于在使用同一型号的太阳模拟仪对不同型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测试过程中,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规格不同导致在测试时需要频繁的更换导轨,为测试工作增加了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不能方便地匹配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该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包括安装架、上导轨、下导轨和调宽装置,下导轨水平设置在安装架上,上导轨位于下导轨上方,并对应下导轨设置在安装架上,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轨道槽,调宽装置分别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的轨道槽的开口侦牝具有部分延伸到开口区域内的调宽位置以及位于开口区域外的避让位置。进一步地,上导轨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一连接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板的上端和第二立板的上端之间,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形成上导轨的轨道槽。下导轨包括第三立板、第四立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三立板的下端和第四立板的下端之间,第三立板、第四立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下导轨的轨道槽。至少一个调宽装置设置在第一立板或第二立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至少一个调宽装置设置在第三立板或第四立板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进一步地,下导轨的轨道槽内还包括滚动体,滚动体包括滚筒和转轴,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之间,滚筒可转动地套设在转轴上。进一步地,调宽装置包括可翻转地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的轨道槽的开口侧的调宽板。进一步地,调宽装置还包括翻转机构,调宽板通过翻转机构可翻转地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上。进一步地,翻转机构为合页。进一步地,调宽板为耐磨板。进一步地,调宽板为橡胶板或尼龙板。进一步地,在上导轨的一侧沿上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调宽板,在下导轨上与上导轨相应的一侧沿下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调宽板。进一步地,调宽板的两端端部为圆弧过渡。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包括安装架、上导轨、下导轨和调宽装置。下导轨水平设置在安装架上,上导轨设置安装架上与下导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轨道槽,调宽装置分别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的轨道槽的开口侧上相对应的一侧。调宽装置具有延伸至开口区域内侧的调宽位置和位于开口区域外的避让位置,通过变换调宽装置的工作位置来调节上导轨和下导轨的轨道宽度,使得上导轨和下导轨可以有更好的适用性,在不拆卸导轨的情况下适用于多种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导轨和下导轨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包括安装架(图中未示出)、上导轨10、下导轨20和调宽装置30。安装架放置在工作面上,下导轨20水平设置在安装架上,上导轨10设置在下导轨20上方,并设置在安装架上与下导轨20是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轨道槽。调宽装置30设置在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的轨道槽的开口侧。调宽装置30具有部分延伸到开口区域内的调宽位置和位于开口区域外的避让位置。通过转换调宽装置30的工作位置来调节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的轨道宽度。上导轨10包括第一立板11、第二立板12和第一连接板13,第一立板11和第二立板12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13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板11的上端和第二立板12的上端之间,调宽装置30设置在第一立板11或第二立板12中的一个的远离第一连接板13的一端上。下导轨20包括第三立板21、第四立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第三立板21和第四立板22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板23固定连接在第三立板21的下端和第四立板22的下端之间,调宽装置30设置在下导轨20中与设置在上导轨10上的调宽装置30相对应的立板上远离第二连接板23的一端上。优选地,下导轨20上设置有滚动体24,通过滚动体24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下导轨20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下导轨20上移动的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滚动体24包括转轴和滚筒,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三立板21和第四立板22之间,滚筒套设在转轴上。优选地,上导轨10上也可以设置滚动体,使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受的阻力进一步减小。调宽装置30包括调宽板31和翻转机构32,调宽板31分别设置在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相对应侧的立板上,调宽板31具有延伸至其所在的上导轨IO或下导轨20的轨道槽的开口区域内的调宽位置,以及位于上导轨10或下导轨20的轨道槽的开口区域外的避让位置。当调宽板31处于调宽位置时,即调宽板31横向放置在上导轨10或下导轨20的立板上时,由于调宽板31的宽度大于导轨的壁厚使得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能通过的轨道的宽度减小,从而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厚度小于导轨宽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检测。当调宽板31处于避让位置时,即调宽板31竖立在上导轨10或下导轨20的立板上时,由于调宽板31不占据导轨两个立板间的空间所以导轨的宽度不变,适用于天阳能电池组件的厚度与导轨宽度相匹配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检测。优选地,调宽板31的两端端部为圆弧过渡,防止太阳能电池组件在行进的过程中与调宽板31的端部碰撞而损坏。优选地,调宽板31通过翻转机构32设置在上导轨10或下导轨20的立板上,在本实施例中,翻转机构32为合页,合页的第一页片固定设置在导轨的立板的外侧面上,合页的第二页片固定设置在调宽板31的外侧面上,合页的转轴的轴向与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翻转机构使调宽板的调节更加方便可靠,而且调节范围更大,调节更灵活。优选地,调宽板31为耐磨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调宽板31为尼龙板或橡胶板。优选地,在上导轨10的一侧沿上导轨1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调宽板31,在下导轨20上与上导轨10相应的一侧沿下导轨2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调宽板31。在太阳能电池组件行进的过程中,由于上导轨和下导轨上的调宽板始终是相应调节的,因此能够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始终保持正确的安装状态,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的正常进行。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包括安装架、上导轨、下导轨和调宽装置。下导轨水平设置在安装架上,上导轨设置安装架上与下导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分别设置有相应的轨道槽,调宽装置分别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的轨道槽的开口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包括:安装架;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所述下导轨(20)水平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上导轨(10)位于所述下导轨(20)上方,并对应所述下导轨(2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轨道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还包括:调宽装置(30),所述调宽装置(30)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导轨(10)和所述下导轨(20)的所述轨道槽的开口侧,具有部分延伸到所述开口区域内的调宽位置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区域外的避让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包括: 安装架; 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所述下导轨(20)水平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上导轨(10)位于所述下导轨(20)上方,并对应所述下导轨(2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上导轨(10)和下导轨(20)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轨道槽; 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还包括: 调宽装置(30),所述调宽装置(30)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导轨(10)和所述下导轨(20)的所述轨道槽的开口侧,具有部分延伸到所述开口区域内的调宽位置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区域外的避让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用导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导轨(10)包括第一立板(11)、第二立板(12)和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立板(11)和所述第二立板(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13 )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板(11)的上端和所述第二立板(12)的上端之间,所述第一立板(11 )、所述第二立板(12)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3)之间形成所述上导轨(10)的轨道槽; 所述下导轨(20)包括第三立板(21)、第四立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所述第三立板(21)和所述第四立板(22)相对设置,第二连接板(2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板(21)的下端和所述第四立板(22)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三立板(21)、所述第四立板(2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3)之间形成所述下导轨(20)的轨道槽; 至少一个所述调宽装置(30 )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11)或所述第二立板(12 )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13)的一侧; 至少一个所述调宽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韩超,刘腾泽,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