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式空气电容直读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854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下式空气电容直读水表,上电容片(1)和下电容片(2)以成对方式连接于电容采集模块(3),电容采集模块(3)将上电容片(1)和下电容片(2)形成的电容进行采样,然后送入单片机(4),根据其电容值变化情况来判断金属转片(7)所在位置,其位置与水表表盘读数对应,其水表走数通过液晶显示模块(5)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通讯模块(6)进行远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式空气电容直读水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下式空气电容直读水表,属于仪表领域。
技术介绍
:当前,已存在光电式直读水表,其缺点是成本较高,同时元器件易损坏,不利于维护更换,同时由于微电容检测技术日渐成熟,采用用微电容检测的直读水表具有成本低,不易损坏,检测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下式空气电容直读水表,以实现利用微电容检测实现直读水表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式空气电容直读水表,包含:上电容片(I)、下电容片(2)、电容采集模块(3)、单片机(4)、液晶显示模块(5)、通讯模块(6)、金属转片(7)、上电容片电路板(8)、下电容片电路板(9);如附图1、2所示。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造及方法:上电容片(I)均布于上电容片电路板⑶的下面,下电容片(2)均布于下电容片电路板(9)之上面,金属转片(7)是安装于上电容片电路板(8)和下电容片电路板(9)之间,由计数轴带动的一个半圆形金属片,上电容片(I)和下电容片(2)以成对方式连接于电容采集模块(3),电容采集模块(3)将上电容片(I)和下电容片(2)形成的电容进行采样,然后送入单片机(4),根据其电容值变化情况来判断金属转片(7)所在位置,其位置与水表表盘读数对应,其水表走数通过液晶显示模块(5)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通讯模块(6)进行远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检测准确。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计数单元电容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所示,上电容片(I)均布于上电容片电路板⑶的下面,下电容片(2)均布于下电容片电路板(9)之上面,金属转片(7)是安装于上电容片电路板⑶和下电容片电路板(9)之间,由计数轴带动的一个半圆形金属片,上电容片⑴和下电容片(2)以成对方式连接于电容采集模块(3),电容采集模块(3)将上电容片(I)和下电容片(2)形成的电容进行采样,然后送入单片机(4),根据其电容值变化情况来判断金属转片(7)所在位置,其位置与水表表盘读数对应,其水表走数通过液晶显示模块(5)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通讯模块(6)进行远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式空气电容直读水表,包含:上电容片(1)、下电容片(2)、电容采集模块(3)、单片机(4)、液晶显示模块(5)、通讯模块(6)?、金属转片(7)、上电容片电路板(8)?、下电容片电路板(9);其特征在于:上电容片(1)均布于上电容片电路板(8)的下面,下电容片(2)?均布于下电容片电路板(9)之上面,金属转片(7)是安装于上电容片电路板(8)和下电容片电路板(9)之间,由计数轴带动的一个半圆形金属片,上电容片(1)和下电容片(2)以成对方式连接于电容采集模块(3),电容采集模块(3)将上电容片(1)和下电容片(2)形成的电容进行采样,然后送入单片机(4),根据其电容值变化情况来判断金属转片(7)所在位置,其位置与水表表盘读数对应,其水表走数通过液晶显示模块(5)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通讯模块(6)进行远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式空气电容直读水表,包含:上电容片(I)、下电容片(2)、电容采集模块(3)、单片机(4)、液晶显示模块(5)、通讯模块(6)、金属转片(7)、上电容片电路板(8)、下电容片电路板(9);其特征在于:上电容片⑴均布于上电容片电路板⑶的下面,下电容片(2)均布于下电容片电路板(9)之上面,金属转片(7)是安装于上电容片电路板(8)和下电容片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洁淡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三和佳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