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斌专利>正文

一种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831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包括淋浴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槽、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设置于换热槽中,所述的换热装置通过换热管汇座分别连接换热出水管和换热进水管,所述的换热出水管和换热进水管分别联通分流串联装置之分流进液管和分流出液管,所述的分流串联装置连接淋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流串联装置将余热回收装置与淋浴系统有机结合,驻水式换热槽与高效换热装置逆流换热,增大了动态换热面积,延长浴后余热水与冷水换热时间。克服了现有技术淋洗式换热淋浴水温度不能保持恒定,忽冷忽热的弊端。快速卸流装置将换热槽内的存水快速排走,达到快速冲刷、清洗之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热能回收利用
,进一步属于沐浴设备热能综合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居家沐浴或洗浴场所,淋浴后的热水一般还有30 40°C的温度,但这部分带有余热的水通常都是直接作为污水排放出去了,造成了热能的浪费。现有技术虽然也有淋浴后余热回收利用的装置,如复合踏板作为换热装置,其上板采用热导性材料制作,下板采用保温材料制作,换热装置内部通入冷水,淋浴后的热水通过上板与冷水进行热交换实现热能回收。由于淋浴后热水与冷水接触面小,接触时间短,造成换热效率很低,而且上板在冬天使用时表面温度比室温低,使用时给人以不舒服的感觉。又如采用淋浴区底部设置余热水贮存水箱,水箱中设置螺旋盘管换热器与余热热水进行热交换以回收余热并加以利用。由于其水箱中的淋浴余热水处于自由流动状态,热交换效率很低,热能回收利用效果不明显。还有采用整块金属片冲压形成的板式螺旋换热器,实现逆流换热,虽然换热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容易被污物堵塞,结垢后难以清理。还有套管换热器,冷水和淋浴后余热水分别从中心管及外管逆向流动,虽然换热效率较其他方式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结构复杂,整体换热效率不高的不足。而且现有技术与家居热水设备配套很困难,特别是换热用冷水与余热水换热装置连接热能利用装置接头部分体积大,不美观,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影响了推广与应用。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低廉,浴后热水热能回收利用效率高,与现有淋浴系统安装配套简便且美观大方的淋浴系统,将有利于家居洗浴系统的节能降耗,有助于降低人们的日常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成本低廉,浴后热水热能回收利用效率高,与现有淋浴系统安装配套简便且装配美观大方的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淋浴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槽、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设置于换热槽中,所述的换热装置通过换热管汇座分别连接换热出水管和换热进水管,所述的换热出水管和换热进水管分别联通分流串联装置之分流进液管和分流出液管,所述的分流串联装置之主进液口连接冷水进水管,分流串联装置之主出液口经汇水管连接淋浴装置。本技术通过分流串联装置将高效余热回收装置与淋浴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淋浴余热水热能的高效回收利用。采用驻水式换热槽与高效换热装置逆流换热,增大了动态换热面积,延长了浴后热水与冷水的换热时间,有效提高了冷水的进水温度,可有效节约一次热水的用量,换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本技术可与各种规格淋浴室配套使用。分流串联装置使进水分流配置结构简单,装配简便,美观大方。快速卸流装置不仅提高了排水速度,更有助于利用水流速对换热槽及换热装置的有效清洗与维护,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之左视图;图3为分流串联装置结构关系图;图4为图3之俯视半剖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余热回收装置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换热装置结构关系图;图7为换热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换热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分解示意图,所述的换热管汇连通座为直通式结构;图9为本技术余热回收装置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基于直通式换热管汇连通座;图10为快速卸流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关系示意图;图11为快速卸流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不意关系图;图12为快速卸流装置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关系图;图13为图12之右视图;图中:1-淋浴装置,2-汇水管,3-分流串联装置,31-主进液口,32-主出液管,33-分流出液管,34-分流进液管,35-分隔板,36-偏心过渡接头;4_分流水管;5_装饰罩,6-余热回收装置,61-换热槽,62-盖板,63-导流板,64-落水孔,65-溢流板,66-排水孔,67-管道仓;7-淋浴室,8-快速卸流装置,81-提拉部件,82-塞杆,83-密封组件,84-锁紧螺母,85-塞杆座,86-上锁合体,87-下锁合体,88-密封锥体,89-密封闸板,891-挡板;9_换热装置,91-管汇接口、92-换热管汇座、93-密封垫、94-管汇密封法兰、95-管束定向导架、96-换热管束、97-换热管汇连通座、98-组件连通装置、99-连通接口、910-连接法兰孔、911-管间约束密封孔;912_换热出水管,913-换热进水管,10-热水进水阀,11-冷水进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依据本技术的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淋浴装置I和余热回收装置6,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6包括换热槽61、换热装置9,所述的换热装置9设置于换热槽61中,所述的换热装置9通过换热管汇座92分别连接换热出水管912和换热进水管913,所述的换热出水管912和换热进水管913分别联通分流串联装置3之分流进液管33和分流出液管34,所述的分流串联装置3之主进液口 31连接冷水进水管,分流串联装置3之主出液口 32经汇水管2连接淋浴装置I。图3、图4示出了分流串联装置结构关系。所述的分流串联装置3包括本体和过渡接头,所述本体上设置主进液口 31、主出液口 32、分流出液管33和分流进液管34,所述的主进液口 31与主出液口 32之间互不连通,所述主进液口 31或主出液口 32分别连通分流出液管33或分流进液管34,所述主进液口 31或主出液口 32任意一端设置偏心过渡接头。所述主进液口 31和主出液口 32端部分别设置偏心过渡接头36。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尤其是墙内冷热供水管与淋浴系统汇水管间距相差比较大的时候,单端过渡接头补偿距。图5示出了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关系。所述的换热槽61内设置由交错排列的导流板63构成的导流槽,所述的导流槽上、下游端分别设置换热装置9进出液管孔连通管道仓67,导流槽下游端设置溢流板65,溢流板65外侧设置排水孔66,溢流板65内侧设置快速卸流装置8。所述的换热槽61底部向下游方向倾斜(Γ10°,所述的换热槽61与盖板62相配合,盖板62表面向落水孔64方向倾斜(TlO° ;所述的换热槽61下游之溢流板65的上沿低于导流板63上沿高度。所述的换热装置9为波纹管式、管排式、蜂巢式、翅片管式或层流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图6示出了管排式结构换热装置的结构关系。所述的换热装置9包括管汇接口91、换热管汇座92、管汇密封法兰94、换热管束96,所述换热管汇座92上设置连通腔体内部的管汇接口 91,所述换热管束96两端分别依次通过管汇密封法兰94密封设置于换热管汇座92中;所述换热管汇座92与管汇密封法兰94之间设置密封垫93 ;所述密封垫93上均布与换热管束96密封配合的管间约束密封孔911。所述的换热装置9出水管端设置于换热槽61的上游且对应换热槽盖板62之落水孔64。 所述的换热装置9之换热管束96内至少设置一组管束定向导架95,保证了换热管的正常工作间隙,有利于保护换热管。图7分解示出了管排式换热器的结构关系,其换热组件为换热管排构成的换热管束96。所述的换热管间距离为0.优选l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包括淋浴装置(1)和余热回收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6)包括换热槽(61)、换热装置(9),所述的换热装置(9)设置于换热槽(61)中,所述的换热装置(9)通过换热管汇座(92)分别连接换热出水管(912)和换热进水管(913),所述的换热出水管(912)和换热进水管(913)分别联通分流串联装置(3)之分流出液管(33)和分流进液管(34),所述的分流串联装置(3)之主进液口(31)连接冷水进水管,分流串联装置(3)之主出液口(32)经汇水管(2)连接淋浴装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包括淋浴装置(I)和余热回收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6)包括换热槽(61)、换热装置(9),所述的换热装置(9 )设置于换热槽(61)中,所述的换热装置(9 )通过换热管汇座(92 )分别连接换热出水管(912)和换热进水管(913),所述的换热出水管(912)和换热进水管(913)分别联通分流串联装置(3)之分流出液管(33)和分流进液管(34),所述的分流串联装置(3)之主进液口( 31)连接冷水进水管,分流串联装置(3 )之主出液口( 32 )经汇水管(2 )连接淋浴装置(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串联装置(3)包括本体和过渡接头,所述本体上设置主进液口(31)、主出液口( 32 )、分流出液管(33 )和分流进液管(34 ),所述的主进液口( 31)与主出液口( 32 )之间互不连通,所述主进液口( 31)或主出液口( 32 )分别连通分流出液管(33 )或分流进液管(34 ),所述主进液口(31)或主出液口(32)任意一端设置偏心过渡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槽(61)内设置由交错排列的导流板(63)构成的导流槽,所述的导流槽上、下游端分别设置换热装置(9)进出液管孔连通管道仓(67),导流槽下游端设置溢流板(65),溢流板(65)外侧设置排水孔(66),溢流板(65)内侧设置快速卸流装置(8)。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槽(61)底部向下游方向倾斜(TlO°,所述的换热槽(61)与盖板(62)相配合,盖板(62)表面向落水孔(64)方向倾斜(TlO° ;所述的换热槽(61)下游之溢流板(65)的上沿低于导流板(63)上沿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装置(9)为波纹管式、管排式、蜂巢式、翅片管式或层流管式换热器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驻水式高效回收利用浴后热水热能的淋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装置(9)包括管汇接口(91)、换热管汇座(92)、管汇密封法兰(94)、换热管束(96 ),所述换热管汇座(92 )上设置连通腔体内部的管汇接口( 91),所述换热管束(96 )两端分别依次通过管汇密封法兰(94)密封设置于换热管汇座(92)中;所述换热管汇座(92)与管汇密封法兰(94)之间设置密封垫(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