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68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用轴承支承的可以自由转动的主轴的圆筒状外表面上将带状薄板金属等材料卷绕若干圈并将材料端部固定,该主轴以一定速度在上述卷绕方向的反方向上旋转,同时将刀刃的延长线同上述主轴的轴线垂直且其前角在21°—37°范围内选定的切刀以一定速度平行于主轴的轴线进给,用该切刀切削材料板的端面而制得纤维。因此,可以用此法以高效率、低成本制造质量良好的富有柔软性的细长纤维。(*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切削金属材料等来制得细纤维的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迄今,在金属纤维的制造方法中,线切削法已被公知。这种线切削法就是将直径为3毫米左右的金属长丝从卷绕该金属丝的一端的卷线轴拉出,在具有导向槽的一对线辊上卷绕几十圈后,再卷绕到另一端的卷线轴上。这样,几十根金属丝就能够以相同的速度在同一方向上在上述那对线辊间移动。用刀具接触并切削由这几十根金属丝所组成的面,就由这些金属丝制得细的金属纤维。然而,现有的制造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因为是沿着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金属长丝来切削这些金属丝而制得金属纤维,因此,该方法对低强度材料就不适用;另外,用作原材料的金属丝的表面一旦有所损伤,金属丝的该部分就会因应力集中而被切断;再有,因为加工时产生振动等原因,吃刀深度就容易发生变化,很难制得粗细均匀的质量好的纤维。特别是由于不能将全部金属丝都用来作为制造纤维的材料,故生产效率低而生产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它能够以高的效率和低的成本来制造质量良好的金属等纤维。为了实现这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将带状的薄板材料在用轴承支承的、可以自由转动的主轴的园筒状外表面上卷绕若干圈并将材料端部固定,该主轴以一定的速度在上述卷绕方向的反方向上旋转,同时将刀刃的延长线同上述主轴的轴线垂直,而其前角在21°~37°范围内选定的切刀,以一定的速度平行于主轴的轴线对着上述材料板的端面进给,以该切刀切削材料板的端面而制得金属等纤维。若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同材料板的卷绕圈数及切刀的进给量大致成比例的高效率制得纤维,而且可以丝毫不剩地充分利用卷绕在卷绕段上的材料板作为制造纤维的材料。另外,可以使切刀以适当的方向、角度同材料的端面接触并进行切削,可以在不产生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制得富有柔软性的长纤维。从而,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制造质量好的纤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它能够以低成本大量地制造更细的纤维。为了实现这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将几张材质相同或材质不同的带状薄材料叠合,再轧制该叠层板而制得材料板;随后,将该材料板在主轴的园筒状外表面上卷绕若干圈并将材料端部固定,使该主轴以一定速度在上述卷绕方向的反方向上旋转,同时将刀刃的延长线同上述主轴的轴线垂直,而其前角在21°~37°范围内选定的切刀,以一定速度平行于主轴的轴线地对着上述卷绕好的材料板的端面进给,以该切刀切削材料板的端面而制得更细的纤维。若使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将几张材质相同或材质不同的带状薄板材料叠合并轧制该叠层板而制得材料板,就能够以叠层状态制得每一张板厚都极薄的板材;又由于使用轧制叠层板作为材料板,就可以制得更细的纤维。另外,将不同材质的板材叠层轧制时,就可以在切削时很容易地制得材质不同的纤维的混合物。另外,由于将以一定的进给量进给的切刀同在匀速转动主轴上卷绕若干圈的卷绕好的材料板的端面接触并切削,加之可以同时切削卷绕成同心状的材料板的各层而连续制得大量的纤维,就能够以同材料板的卷绕圈数及切刀的进给量大致成比例的高效率制得金属等纤维,而且能够将卷绕好的金属板丝毫不剩地作为制作纤维的材料充分地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装置,它可以最佳地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而且结构简单。为了实现这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第二个专利技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用轴承支承在床身上且可以自由转动的主轴,将转动动力源的转动传送到上述主轴的第一转动传送装置,设置在上述主轴上、具有同主轴相同轴线的园柱形外表面而且可以在该外表面上将带状薄板材料卷绕若干圈并将材料端部固定的卷贫危诟镁砣贫蔚耐獗砻嫔暇砣迫舾扇Σ⒔瞬抗潭ǖ拇幢“宀牧希坝星械肚铱梢云叫杏谥髦岬闹嵯咭贫牡都埽ü跛倨鹘鲜鲋髦岬淖偷浇扛艿牡诙妥爸茫潭ㄔ谏鲜龅都苌锨彝鲜鼋扛苣龊系慕菽福洳贾檬沟们械兜牡度械难映は咄髦岬闹嵯叽怪保淝敖窃 1°~37°范围内,以便于该切刀同卷绕在上述卷绕段上的材料板的端面接触并进行切削。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用一个转动动力源实现主轴、也就是材料板的转动以及与其联动的切刀的移动,从而使装置的结构简化。另外,由于将主轴的转动经减速后再传送到进给丝杠并通过进给丝杠的转动来进给刀架,可以使刀架、也就是切刀的进给量调整到极小,从而制得极细的纤维。除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构成、效果以外的其他方面,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予以了解。下面,对附图作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至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纤维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主轴的正视图,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的局部轴测图,图6为主轴的局部剖视的侧视图;图7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叠层板轧制装置)的示意图。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详细说明。在上述图1至6中,1为安装在地面上的长方形空心床身。在该床身1的上面、隔一定距离装有轴承座2和轴架3(其内部都装有轴承,图中未表示),并使其各自的轴承位于同一轴线上。10为作成阶梯状的主轴。该主轴10的一端(图中为右端)支承在上述轴架3的轴承中,而另一端(图中为左端)支承在上述轴承座2的轴承中并能自由转动。另外,在主轴10位于轴承座2和轴架3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卷绕段11和直径较大的轴肩段12。该卷绕段11具有园柱形外表面,其轴线与主轴10的轴线相同;而且在该外表面上还有一轴向沟槽11a。该轴肩段12位于该卷绕段11的靠轴承座2的这一端。在上述卷绕段11上将用作材料板的带状金属薄板20卷绕若干圈。下面,参照附图3就上述金属板20的卷绕过程予以详细说明。金属板20为黄铜、铜等材料,预先加工成厚约0.1毫米,宽约100毫米的带材;上述卷绕段11的直径约为180毫米,其沟槽11a的宽度和深度使金属板20的端部可插入其中而且彼此相吻合。当卷绕金属板20时,首先将其端部插入沟槽11a中并予以折弯,然后使金属20的一边紧贴到轴肩段12的侧面,再按图3所示在顺时针方向上紧紧地卷绕若干圈。当绕到直径为200毫米左右时,切断金属板20,再将其端部固定在金属板卷料的表面上。为了固定该端部,除用粘接剂外,还可以采用点焊或激光焊等。另外,在主轴10伸出轴承座2之外的那部分上固定两个彼此同心的直径不同的皮带轮13、14。30是电动机,它装在床身内的下部。皮带轮32固定在电动机30的转轴31上。该皮带轮32经皮带33同上述主轴10的皮带轮13相连接,即上述主轴10通过电动机30带动旋转。40是减速器,它装在床身1内的上部,而且其内部装有电磁离合器等连接装置(图中未表示)。皮带轮42固定在该减速器40的输入轴41上。该皮带轮42经皮带43同上述主轴10的皮带轮14相连接,即当主轴10旋转的同时,将其转动传送到减速器40的输入轴41。另外,在上述减速器40的输出端(图中未表示)上连接有同主轴10的轴线平行的进给丝杠44。50是刀架,其上装有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制的切刀51。该刀架50的下底面上开有导向槽52,该导向槽52同位于床身1的上面、与主轴10的轴线平行的导轨4相配合且可以自由滑动。另外,在刀架50的下底面上装有底板53,该底板53穿过上述导轨4的长槽4a伸在其下边;与前述进给丝杠44啮合的进给螺母54固定在该底板53上。也就是说,上述刀架5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的制造方法,它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在用轴承支承的可以自由转动的主轴的园筒状外表面上卷绕带状薄板材料若干圈并将材料端部固定,使该主轴以一定速度在卷绕方向的反方向上旋转,将刀刃的延长线同主轴的轴线垂直而其前角在21°~37°范围内选定的切刀以一定速度平行于主轴的轴线对着上述材料板的端面进给,用该切刀切削金属板的端面而制得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章
申请(专利权)人:尼巴克斯有限公司柳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