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朝香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90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相邻平台模板通过数个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式平台模板;组合式平台模板两侧均设有龙骨,龙骨两侧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台,组合式平台模板的两侧分别置于两个龙骨的支撑台之上;处于组合式平台模板同一侧的龙骨的两端均设有冒头,冒头底部设有升降式机构;冒头和龙骨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纵向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和组合式平台模板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整体平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具有材料损耗少,人工用量小,装配较为简便,施工速度快,建筑质量光滑平整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现有各类建筑工程,实用价值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建筑工程中,一般首先采用胶板和木材等材料制造成墙板、柱子、梁等各类型模板,然后组装、加固以及绑扎支撑等。这类平台存在的缺点在于,建筑施工较慢,安全性能较低,模板容易变形、破裂以及脱皮,浇注后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平,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克服了上述专利文件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相邻平台模板通过数个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式平台模板;组合式平台模板两侧均设有龙骨,龙骨两侧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台,组合式平台模板的两侧分别置于两个龙骨的支撑台之上;处于组合式平台模板同一侧的龙骨的两端均设有冒头,冒头底部设有升降式机构;冒头和龙骨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纵向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和组合式平台模板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整体平台结构。进一步,所述升降式机构设有置于冒头底部的移动杆,移动杆下部置于内部中空的立柱中,设于移动杆上的螺母置于立柱顶部,随着螺母旋转,带动冒头上升或下降。进一步,所述龙骨呈“八”字形,冒头呈倒置“八”字形,龙骨和冒头交错排布,置于龙骨内两端的两个移动式支撑杆分别伸入冒头中,从而将相邻的龙骨和冒头连接在一起,移动式支撑杆的两端通过插杆限位,插杆两端分别穿过设于冒头和龙骨上的安装孔。进一步,所述平台模板和龙骨相贴合部位均设有数个安装孔,连接件穿过平台模板和龙骨的安装孔将其安装固定。进一步,还具有组合式竖向内模板和组合式竖向外模板,处于端部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通过拐角模板或直角模板与组合式竖向内模板连接,组合式竖向内模板和组合式竖向外模板之间的区域为混凝土浇注区域。进一步,穿墙连接件依次穿过相邻竖向内模板之间和相邻竖向外模板之间,穿墙连接件两端均通过连接件安装固定。较为完善的是,所述连接件呈杆状,尾端设有与其垂直的即插式锁止插片。本技术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具有材料损耗少,人工用量小,装配较为简便,施工速度快,建筑质量光滑平整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现有各类建筑工程,实用价值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组合式平台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冒头与龙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A— 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作进一步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构思或者不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组合式建筑模板,由平台模板、竖向内模板以及竖向外模板等组成,竖向是指墙体和柱体等。请参阅图2,相邻平台模板3通过数个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式平台模板。连接件具有呈杆状的插销6,尾端设有与其垂直的即插式锁止插片7。为了实现将组合式平台模板支撑,设计冒头和龙骨结构,请参阅图3— 5,龙骨2呈“八”字形,龙骨2两侧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台10,龙骨2的两个侧面设有数个平行排布的安装孔14.1,组合式平台模板的两侧分别置于两个龙骨2的支撑台10之上,而平台模板的侧面也设有对于位置的安装孔14.2,连接件穿过安装孔14.1和安装孔14.2,从而将其安装,连接件结构与组合式平台模板的连接件结构相同。另外,在两个龙骨2之间增设一个冒头13,冒头13呈倒置“八”字形,龙骨2和冒头13交错排布,置于龙骨2内两端的两个移动式支撑杆15分别伸入冒头13中,从而将相邻的龙骨2和冒头13连接在一起,移动式支撑杆15的两端通过插杆16限位,插杆16两端分别穿过设于冒头13和龙骨2上的安装孔17.1和17.2,从而利用冒头13对龙骨2进行支撑。冒头13的底部设有升降式机构,升降式机构设有置于冒头13底部的移动杆9,移动杆9下部置于内部中空的立柱12中,设于移动杆9上的螺母11置于立柱12顶部,随着螺母11旋转,带动冒头13上升或下降,从而对龙骨2进行高低调节。因此,通过冒头13和龙骨2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纵向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再通过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和组合式平台模板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整体平台结构。另外,请参阅图1和6,为了形成混凝土浇注区域,设计具有一定间隙的组合式竖向内模板和组合式竖向外模板。呈长方体形状并设有安装孔的穿墙连接件5依次穿过相邻竖向内模板8之间和相邻竖向外模板4之间,穿墙连接件5两端均通过连接件安装固定,该连接件结构与组合式平台模板的连接件结构相同。处于端部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通过拐角模板I (三面交接部位采用拐角模板,两面交接部位采用直角模板)与组合式竖向内模板连接,从而形成整体建筑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相邻平台模板通过数个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式平台模板;组合式平台模板两侧均设有龙骨,龙骨两侧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台,组合式平台模板的两侧分别置于两个龙骨的支撑台之上;处于组合式平台模板同一侧的龙骨的两端均设有冒头,冒头底部设有升降式机构;冒头和龙骨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纵向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和组合式平台模板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整体平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相邻平台模板通过数个连接件连接,形成组合式平台模板; 组合式平台模板两侧均设有龙骨,龙骨两侧均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支撑台,组合式平台模板的两侧分别置于两个龙骨的支撑台之上; 处于组合式平台模板同一侧的龙骨的两端均设有冒头,冒头底部设有升降式机构; 冒头和龙骨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纵向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平台模板支撑结构和组合式平台模板依次交错排布从而形成整体平台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机构设有置于冒头底部的移动杆,移动杆下部置于内部中空的立柱中,设于移动杆上的螺母置于立柱顶部,随着螺母旋转,带动冒头上升或下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模板的连接及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呈“八”字形,冒头呈倒置“八”字形,龙骨和冒头交错排布,置于龙骨内两端的两个移动式支撑杆分别伸入冒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朝香
申请(专利权)人:钱朝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