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具体涉及一种坡屋面面层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坡屋面结构造型的建筑越来越多,特别是现浇混凝土坡屋面结构在房屋和构筑物建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在沿海发达城市,在建筑设计上呈现出许多新颖多样、充满艺术气息的现浇混凝土坡屋面结构形式。但由于现浇坡屋面结构施工难度大,往往因施工工艺选择不当,极易造成混凝土浇捣厚度不够或不密实而留下隐患,导致日后屋面渗漏。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坡屋面及上坡屋面(通常指坡度在30°飞0°之间的坡屋面)施工中往往采取斜坡底面模板或在钢筋面上附加一层钢丝网进行浇筑、拍实,但由于坡陡的缘故,使混凝土只能在斜坡面上无约束状态下自然成型,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往往造成混··凝土滑落、离析,混凝土浇捣密实性难以得到控制,施工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给混凝土结构施工留下渗、漏隐患通病。。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混凝土截面尺寸和外观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密实度要求的现浇混凝土坡屋面面层模板,适于建造坡度 30°飞0°之间的密实性坡屋面结构。为达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 ...
【技术保护点】
坡屋面面层模板,包括上模板(2)、下模板(4)、止水螺栓(3)和复数纵向龙骨(1),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螺栓(3)的上端通过螺母与纵向龙骨(1)连接,纵向龙骨(1)下面的止水螺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止水板(31),上止水板(31)的宽度大于纵向龙骨(1)的宽度;上模板(2)设置于两根纵向龙骨(1)之间,上模板(2)设置两端的底面与上止水板(31)宽于纵向龙骨(1)的部分的顶面抵接;所述止水螺栓(3)的下端过螺母与下模板(4)固定连接,下模板(4)上面的止水螺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止水板(32);所述纵向龙骨(1)间相互平行,纵向龙骨(1)的长度方向与沿坡底至坡顶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