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89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包括木枋、与木枋形成过盈配合的加强套;加强套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钢管;加强套其中一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木枋采用的加强套为一体式结构,在加强套的一边上设置至少一个开口,这样不仅可以简化制造工序,节省成本,而且大大增加了复合木枋的承重能力;在加强套的一边上设置的防护条,这样有助于木枋恢复原状,不易变形;加强套设置开口的一边两端封闭,增加复合木枋的承重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设备
,涉及一种木枋,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钢筋混凝土的浇筑通常先用模板成型,成型的模板通过木枋来支撑,通常先将木枋预固定在模板外表面,利用钢管搭接的支撑架抵靠到木枋上来起到对模板的整个支撑作用,在这其中木枋主要起到混凝土在浇筑中或成型后平衡钢管支撑架对模板的支撑受力,若钢管支撑架直接与模板抵靠会造成模板受力不充分,模板本身不平整的原因使钢管支撑点不均匀,支撑力不平衡等原因会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对模板的撞击或对模板的压力使模板破裂或被撑开,其中由于木枋多为全木质材料,其本身的强度不够,在用木枋做支撑用时需要大量的木枋,因为过木枋过少于钢管直接接触点过少时,受混凝土重力或压力的作用木枋容易变形,严重时会发生断裂。木枋的变形会造成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局部的不平整。另外,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拆卸模板、回收木枋时,木质的材料十分容易被损坏,再加上部分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合理,强行拆卸木枋,造成目前通用的木质材料的木枋回收率非常低、浪费较大。现有的复合木枋都是采用钢材与木枋复合制备的复合木枋。例如,在中国专利号CN201071598Y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钢框架采用C型钢框架,木枋嵌合在C型钢框架内,其钢制面上设有连接孔,用连接件将C型钢框架与木枋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在C型钢框架钢制面上设有距离不等的施工圆孔。中国专利号CN201521107U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支撑用复合枕木,该复合枕木包括枕木、横截面为矩形的加强套,所述枕木两端均伸出一截于加强套外,其中沿所述加强套其中一边的轴向方向开有长缺口,使所述枕木的相应边部分暴露在外,长缺口两端设置有加强板。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现有的钢木复合木枋还存在如下不足:一、在钢框架上加工连接孔、施工圆孔或者加强板,不仅增加了工序,而且增加了成本;二、没有连接孔或者加强板,其钢框架或者加强套与木枋结合不能保证结合紧密,也不能保证承重强度;三、上述专利中给出的钢框架或者加强套,其中一边设置有贯通的长缺口,从而降低了承重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采用一体式的加强套,不仅简化了加工工艺,节省了成本,而且增加了承重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包括木枋、与木枋形成过盈配合的加强套;所述加强套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其中一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优选的,所述加强套的其中一个窄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加强套上设置有开口的一边两端封闭。优选的,所述加强套其中一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开口。优选的,所述加强套的其中一个窄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开口。所述木枋至少有一端与加强套的边缘齐平。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形状为矩形或者椭圆长孔。所述加强套为普通钢板。各所述开口之间部分为防护条。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木枋采用的加强套为一体式结构,在加强套的一边上设置至少一个开口,这样不仅可以简化制造工序,节省成本,而且大大增加了复合木枋的承重能力;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加强套的一边上设置的防护条,这样有助于木枋恢复原状,不易变形;3、加强套设置开口的一 边两端封闭,增加复合木枋的承重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木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复合木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其中,1、木枋;2、加强套;3、开口 ;4、防护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包括木枋1、与木枋I形成过盈配合的加强套2 ;加强套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钢管;加强套2其中一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3。加强套2上设置有开口 3的一边两端封闭。木枋I至少有一端与加强套2的边缘齐平。开口3的形状为矩形或者椭圆长孔。加强套2为普通钢板。各开口 3之间部分为防护条4。其中,优选实施方式一:加强套2的其中一个窄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3 ;优选实施方式二,加强套其中一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开口。优选实施方式三,加强套的其中一个窄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开口。如图1及图2所示,该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包括木枋1、与木枋I形成过盈配合的加强套2 ;加强套2为一体式结构,加强套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钢管;加强套2的其中一个窄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开口 3。加强套2上设置有开口 3的一边两端封闭,以增加承重能力。开口 3的形状为矩形、椭圆长孔或者其他开口较大的形状,以便于施工过程中,将复合木枋预钉到模板上。加强套2采用的是普通钢板。各开口 3之间部分为防护条4。加强套2这种一体式设计,加强套2上各开口部分形成防护条4,不仅可以使加强套牢固的包裹在木枋上,防止木枋I变形,而且能够增加承重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包括木枋(1)、与木枋(1)形成过盈配合的加强套(2);所述加强套(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2)其中一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种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包括木枋(I)、与木枋(I)形成过盈配合的加强套(2);所述加强套(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中空钢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2)其中一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3)。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2)的其中一个窄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3)。3.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2)上设置有开口(3)的一边两端封闭。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支撑用复合木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2)其中一边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开口(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都区木兰镇建翔建筑设备租赁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