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自动补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5640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池自动补水系统,该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包括设置于自来水的供水管路上的电控阀;设置于水源中的水泵;采集水池中水位信号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池内;以及根据所述水位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阀和所述水泵工作的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与所述水位传感器、水泵和电控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通过水位控制器控制电控阀及水泵工作,对水池进行自动补水,可自动控制水池内的水量,防止水池内的水量过大或过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位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水池自动补水系统
技术介绍
水环式真空泵是瓦斯抽采系统的动力设备,地面供水池是水环式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给泵供水的地方,为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水环式真空泵需一天24小时运行,因此,地面供水池需始终保持一定的水量以满足水环式真空泵24小时运行用水需要,为维持水池的水量,通常由自来水及水源井共同向水池供水。目前,矿井上的地面水池利用自来水及水源井向水池供水时,由于自来水为定时供水,无法满足水环式真空泵24小时运行用水需要,当自来水停止供水时,需要人工开启水源井中的水泵进行供水。综上,现有地面水池供水过程中,需要人员定期巡查供水池内的水量,极易因人工疏忽导致地面水池水量用尽而不知,导致水环式真空泵没办法工作;而且,矿井上自来水停水时间不稳定,人工开启水泵的时间无法掌握,容易出现水池内的水量过大或过小,造成水环式真空泵爆泵、停泵,从而影响矿井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池自动补水系统,能够自动控制水池内的水量,防止水池内的水量过大或过小。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包括:设置于自来水的供水管路上的电控阀;设置于水源中的水泵;采集水池中水位信号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池内;以及根据所述水位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阀和所述水泵工作的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与所述水位传感器、水泵和电控阀电连接。如上所述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中,所述自来水的供水管路上还设置有自动控制所述自来水开关的水流控制阀。如上所述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中,所述水流控制阀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进水口、供水口及泄压口,所述导向座内设置有控制所述进水口开关的活塞式阀芯,所述活塞式阀芯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进水口及所述泄压口,且所述进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泄压口的孔径;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自来水的供水管路连接;所述供水口与所述自来水通往所述水池的管路连接;所述泄压口连接有控制所述泄压口开关的泄压装置。如上所述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中,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控制管,所述控制管的一端与所述泄压口连接,所述控制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所述控制管的端口开关的弹簧阀;所述弹簧阀连接有控制所述弹簧阀工作的浮球,所述浮球设置于所述水池内。如上所述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中,所述水池内设置有水位报警器。如上所述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中,所述水位报警器包括高水位报警器和低水位报警器,所述高水位报警器设置于所述水池的上限水位处,所述低水位报警器设置于所述水池的下限水位处。本技术提供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通过水位控制器控制电控阀及水泵工作,对水池进行自动补水,可自动控制水池内的水量,防止水池内的水量过大或过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来水停水时水位控制器控制电控阀及水泵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水位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的电气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水流控制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水位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水池自动补水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水池I是需要进行补水的水池,该水池I要维持一定的水量,需不断的补水,在自来水供水正常的情况下,由自来水2进行补水,在自来水停水的情况下,由水源3进行补水,而整个补水过程是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进行的。如图1所示,该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包括:设置于自来水的供水管路上的电控阀21、设置于水源中的水泵31、采集水池中水位信号的水位传感器12以及根据水位信号控制电控阀21和水泵31工作的水位控制器11,其中水位传感器12设置在水池I内,水位控制器11与水位传感器12、水泵21和电控阀31电连接。该自动补水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水位控制器11接收水位传感器12采集的水池I的水位信号,若水位信号低于设定的下限水位A,则水位控制器11控制电控阀21开启,以便利用自来水2为水池I供水。水位控制器11实时接收水位传感器12采集的水位信号,若水位信号不断变化,即水位在不断上升,则说明自来水2在为水池I进行供水,水位上升到上限水位B时,水位控制器11控制电控阀21关闭;若在电控阀21开启的预设时间段内,水位控制器11实时接收的水位信号没有变化,说明自来水2没有为水池I供水,那么水位控制器11控制电控阀21关闭,并开启水源3中的水泵31,由水泵31通过水管32向水池I进行供水,直至上限水位B,然后水位控制器11控制水泵31关闭。其中,若在电控阀21开启的预设时间段内,水位控制器11接收到的水位信号没有变化,则水位控制器11控制电控阀21关闭,并开启水泵31,该过程是通过在水位控制器11上设置时间继电器13来实现的,如图2所示,若将时间继电器13设定为一分钟,在电控阀21开启的同时,时间继电器13通电工作,一分钟后,若水位没有变化,时间继电器13接通下限水位探头16,即下限水位探头16接通电源,水位控制器11控制电控阀21关闭,并开启水泵31。水位探头16接通电源后,水位控制器控制水泵的工作原理见下面对图3中水位控制器11控制水泵31工作的电气原理的描述。水位控制器11控制水泵31工作的电气原理如图3所示,下限水位探头16连接晶体管Tl的基级,Tl的集电极连接到12V电源,发射极连接到继电器RL1,继电器RLl接入与非门N3第13脚。同样,上限水位探头17接到晶体管T2的基极,T2的集电极连接到12V电源,发射极经电阻R3接地,并接入与非门NI第1、2脚,与非门N2的输出第4脚和与非门N3的第12脚相连,N3第11脚输出端接到N2第6脚输入端,并经电阻R4与晶体管T3的基极相连,与晶体管T3发射极相连的继电器RL2用来驱动水泵电动机M。当水池I水位在下限水位探头16以下,晶体管Tl与T2均不导通,N3输出高电平,晶体管T3导通,使继电器RL2有电流通过而动作,因而水泵电动机M工作,开始将水抽入水池I。当水池I的水位在下限水位探头16以上、上限水位探头17以下时,水池I中的水给晶体管Tl提供了基极电压,使Tl导通,继电器RLl得电吸合,N3第13脚为高电平,由于晶体管T2并无基极电压,而处于截止状态,NI第1、2脚输入为低电平,第3脚输出则为高电平,而N2第6脚输入端仍为高电平,因而N2第4脚输出则为低电平,最终N3第11脚输出为高电平、水泵电动机M继续将水抽入水池I。当水池I的水位超过上限水位B时,晶体管Tl仍得到基极电压,继电器RLl吸合,N3第13脚仍为高电平,同时,水池I中的水也给晶体管T2提供基极电压使其导通,NI第1、2脚输入端为高电平,第3脚输出端为低电平,N2第4脚输出端为高电平,N3第11脚最终输出低电平,使T3截止,水泵电动机M停止抽水。若水位下降低于上限水位探头17但高于下限水位探头16时,水池I中的水依然供给晶体管Tl基极电压,继电器RLl继续吸合,使N3第13脚仍为高电平,但晶体管T2不导通,NI第1、2脚输入端为低电平,其第3脚输出端为高电平,N2第6脚为低电平,则N2第4脚输出为高电平,最终N3第11脚输出端继续保持低电平,水泵电动机M仍不工作。若水位降到下限水位探头16以下,晶体管Tl和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自来水的供水管路上的电控阀;设置于水源中的水泵;采集水池中水位信号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池内;以及根据所述水位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阀和所述水泵工作的水位控制器;所述水位控制器与所述水位传感器、水泵和电控阀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自来水的供水管路上的电控阀; 设置于水源中的水泵; 采集水池中水位信号的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池内; 以及根据所述水位信号控制所述电控阀和所述水泵工作的水位控制器; 所述水位控制器与所述水位传感器、水泵和电控阀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的供水管路上还设置有自动控制所述自来水开关的水流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池自动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控制阀包括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进水口、供水口及泄压口,所述导向座内设置有控制所述进水口开关的活塞式阀芯,所述活塞式阀芯上设置有进水孔; 所述进水孔连通所述进水口及所述泄压口,且所述进水孔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王伟亭刘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