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板桩码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554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软土地基板桩码头结构,其中码头由临时围堤、前板桩墙、后锚碇墙、锚碇拉杆、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之间的加固土体组合而成;其中临时围堤设置在软土地基上,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穿透堤身和软土层进入承载力较高土层;打设轨道桩基;在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之间的软土,通过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抛填前板桩墙后面抛石棱体和后锚碇墙前的抛石棱体;通过锚碇拉杆连接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最终合成整体的板桩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的板桩码头能够直接应用软土地基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岸码头,具体涉及一种板桩结构码头。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路运输发展需求,新港口的选址和建设不得不面向软土地基扩展。在软土地基建造港区多采用防波堤掩护,挖入式港池为主,为了增大投资效益,需要扩大港区陆域面积,充分利用港池水域,因此在这类港区常采用满堂式布置。在满堂式布置中,最节省港池面积增大陆域面积的结构型式,应属板桩结构。但是传统的板桩码头结构型式适用范围狭窄,仅适用于码头吨位等级小,地质条件好的场地。随着应用需求的迫切和科技的进步,设计针对砂土地基提出遮帘板桩结构和卸荷板桩结构,这两种新型结构能够有效的遮挡由砂土、碎石土产生的土压力,可以明显改善板桩墙的受力条件,使得板桩码头能够适应更大的船舶使用要求。目前这两种板桩新结构型式在砂土地基上应用基本成熟。但是这类板桩结构直接应用软土地基上,存在以下问题:(I)软土摩擦角很小,随着填土高差增加产生巨大水平力,致使遮帘板桩和板桩前墙弯矩过大;( 2 )软土剪切强度低,遮帘板桩起不到遮帘作用,软土可以绕过遮帘桩作用到前墙上;(3)软土将所受的竖向荷载转化为水平荷载的比例较大,增大了板桩墙上的弯矩。技术内容本技术针对现有板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软土地基板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结构包括:?临时围堤,所述临时围堤设置在软土地基上;?前板桩墙,所述前板桩墙穿透临时围堤的堤身和软土层进入好土层;?后锚碇墙,所述后锚碇墙穿透临时围堤的堤身和软土层进入好土层;?轨道桩基,所述轨道桩基打设在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之间,并穿透临时围堤的堤身和软土层进入好土层;?水泥搅拌桩,所述水泥搅拌桩设置在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之间,对软土进行加固;?锚碇拉杆,所述锚碇拉杆连接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抛石棱体,所述抛石棱体抛填于前板桩墙的后面和后锚碇墙的前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地基板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结构包括: 临时围堤,所述临时围堤设置在软土地基上; 前板桩墙,所述前板桩墙穿透临时围堤的堤身和软土层进入好土层; 后锚碇墙,所述后锚碇墙穿透临时围堤的堤身和软土层进入好土层; 轨道桩基,所述轨道桩基打设在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之间,并穿透临时围堤的堤身和软土层进入好土层; 水泥搅拌桩,所述水泥搅拌桩设置在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之间,对软土进行加固; 锚碇拉杆,所述锚碇拉杆连接前板桩墙和后锚碇墙; 抛石棱体,所述抛石棱体抛填于前板桩墙的后面和后锚碇墙的前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泽坤李武周子乐杭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河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