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球铰支座型式,尤其是一种多维空间抗震球铰支座。
技术介绍
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桥梁、体育场馆、会展以及交通枢纽等大跨度和超大跨度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结构形式除传统的梁式结构、桁架式结构外,拱式结构因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经济效果以及能提供较大的跨度而被人们采用。但是,钢结构是一种对温度变化较敏感的结构,对于大跨度钢结构结构而言,温度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就更为强烈。对于温度作用,目前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释放,另一种是对抗。温度作用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不是建筑所需,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温度作用对结构的不利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结构的支座位置设置一个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运动的机构,这种方法就是释放理论的工作原理。但是,有些结构是不能释放的,一旦支座处设置一个运动机构,整个结构就成为一个可变机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将温度产生的变形强制约束到结构系统内部,也就是常说的对抗处理方法。释放温度作用可大大降低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内力,进而减小构件截面,降低工程造价;约束温度作用则增大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内力,进而增大构件截面,增加工程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维空间抗震球铰支座,包括与拱式结构连接的上盖(2)、中间件(3)和与基础连接的底座(4),其特征是:上盖(2)设于中间件(3)上部的筒状结构外侧,筒状结构内设有柱状弹簧(1),且该柱状弹簧(1)对上盖(2)限位,底座(4)侧面的凸缘与中间件(3)配合连接,中间件(3)和底座(4)之间设有球冠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空间抗震球铰支座,包括与拱式结构连接的上盖(2)、中间件(3)和与基础连接的底座(4),其特征是:上盖(2)设于中间件(3)上部的筒状结构外侧,筒状结构内设有柱状弹簧(I),且该柱状弹簧(I)对上盖(2 )限位,底座(4)侧面的凸缘与中间件(3 )配合连接,中间件(3)和底座(4)之间设有球冠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空间抗震球铰支座,其特征是:所述中间件(3)和球冠体(5)之间设有圆饼件(7),球冠体(5)和底座(4)之间设有锅形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维空间抗震球铰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圆饼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莉娟,沙玲,向芳,赵海凤,王琳,马炜栋,王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