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生产中所采用的大型铸铁件及附件模铸工具的锔补,尤其是大型钢锭模、中心注管、大渣罐、保温帽和大底板及附件的锔补再生法。目前,钢锭模在反复浇铸过程中,锭模经过两次热冲击,其温度埸的分布不均,沿壁厚、高度和宽度方向温度梯度变化很大,锭模或中心注管或大底板等均可出现顺裂纹、横裂纹和内壁凹坑及机械损坏模耳等缺陷均不能修复而报废,据不完全统计,一个钢厂每月大约报废100个钢锭模,一个钢锭模折合价值为1.4万元,每年将受损失1400万,全国大、中、小型钢厂约有50个,每年将报废损失7亿元左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有损坏和缺陷的大型铸铁件及附件再生的锔补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锔补前对修补件1、要铲除缺陷处的铸污,露出金属光泽为准;2、要预热,对于面积大于8平方厘米,深为0.7厘米以上的钢性较强的缺陷处,应预热为好;3、起焊时宜从坡口中心起弧,当溶池铁水向亮沸腾时应终止焊接,待钢水温度稍降下不耀眼时,继续施焊,最后盖一层保温材料;4、对面积缺陷过大的焊件要采用分片锔补,对面积缺陷过小的焊件可事先扩大缺陷再锔补,以保证焊补质量;5、如迂到边角、棱及掉耳的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铸铁件及附件的锔补再生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对模铸的不同缺陷分别采用预处理,选材料,铆焊结合,锔补钻眼加棒钉,补肉填平,封焊等再生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远,宋学清,宋志良,宋志凯,
申请(专利权)人:宋志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