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载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442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冶金物料输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冶金物料的卸载漏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免迎料板损坏的卸载漏斗,包括漏斗主体、进料口以及迎料板,所述迎料板设置在漏斗主体的内壁并且朝向进料方向,还包括主兜料槽,所述主兜料槽设置在所述漏斗主体内壁并位于所述迎料板之下。由于设置主兜料槽,物料在进入到漏斗主体后将主兜料槽充满后并形成一自然斜面,后续物料的冲击将直接作用在自然斜面,工作状况是料打料。由于物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大,物料落下后,有瞬间停滞现象,有序地沿衬板两侧落下,消除了原来物料在漏斗内乱飞溅的现象,使得物料下落速度平稳缓和。这就使得原来的迎料板的到了保护,避免了迎料板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物料输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冶金物料的卸载漏斗
技术介绍
现有物料卸载漏斗结构单一,在使用过程中,磨损变形严重。在冶金物料输送系统中,由于输送物料种类繁多,物料硬度较大,对漏斗前侧的迎料板冲击力很大,以至于在运行期间,迎料板出现侧面开焊、外鼓变形;同时物料冲击在迎料板上,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反弹到对侧的衬板上,加大了物料对衬板的磨损量;尤其是在卸载漏斗过长的情况下,物料在冲击力作用下多次反弹,漏斗主体被严重磨损;另外卸载漏斗下部溜槽与漏斗是螺栓连接,在物料的冲击下,易出现螺栓、接口变形以及接口拉穿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迎料板和漏斗母体损坏的卸载漏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卸料装置,包括漏斗主体、进料口以及迎料板,所述迎料板设置在漏斗主体的内壁并且朝向进料方向,还包括主兜料槽,所述主兜料槽设置在所述漏斗主体内壁并位于所述迎料板之下。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至少一个次兜料槽,所述次兜料槽沿漏斗主体深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漏斗主体内壁,以漏斗主体深度方向为参考,上下两个相邻的次兜料槽分别设置在漏斗主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位置最高的次兜料槽位于主兜料槽相对的漏斗主体内壁上并且低于所述主兜料槽。进一步的是,所述主兜料槽的横截面为梯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主兜料槽,物料在进入到漏斗主体后将主兜料槽充满后并形成一自然斜面,后续物料的冲击将直接作用在自然斜面,工作状况是料打料。由于物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大,物料落下后,有瞬间停滞现象,有序地沿兜料槽两侧落下,消除了原来物料在漏斗内飞溅四射的现象,使得物料下落速度平稳缓和。这就使漏斗母体和迎料板得到了保护,避免了漏斗主体和迎料板损坏。还可以设置次兜料槽,避免弹下的物料对漏斗主体内壁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漏斗主体1、进料口 2、迎料板3、主兜料槽4、次兜料槽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漏斗主体1、进料口 2、迎料板3以及主兜料槽4,所述迎料板3设置在漏斗主体I的内壁并且朝向进料方向。所述主兜料槽4设置在所述漏斗主体I内壁并位于所述迎料板3之下。根据物料轨迹抛物线,确定物料冲击点,将迎料板3设置到物料冲击区域,其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可根据实验确定,在迎料板3下方焊接一主兜料槽4,主兜料槽4的横截面最好设置为梯形状。在使用时,物料以一定的初速度从进料口 2进入卸载漏斗,以抛物线的形式向下运动,物料飞向迎料板3,并逐渐充满主兜料槽4,从而形成一个自然的斜面,即物料自身形成了一个缓冲斜面,由于物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大,物料落在斜面后,有瞬间停滞现象,有序地沿斜面两侧落下,消除了原来物料在漏斗内飞溅四射的现象,使得物料下落速度平稳缓和。这样就消除了物料对漏斗主体I和迎料板3的直接冲击,避免了漏斗主体I和迎料板3损坏。为了保护漏斗主体I的所有内壁,如图1所示,本技术还包括至少一个次兜料槽5,所述次兜料槽5沿漏斗主体I深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漏斗主体I内壁,以漏斗主体I深度方向为参考,上下两个相邻的次兜料槽5分别设置在漏斗主体I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位置最高的次兜料槽5位于主兜料槽4相对的漏斗主体I内壁上并且低于所述主兜料槽4。对于较长的卸料漏斗,可以根据卸料漏斗的深度设置次兜料槽5的数量。物料在冲击向主兜料槽4处形成的斜面后,将反弹到对面的内壁,以主兜料槽4形成的物料斜面相同,次兜料槽5处也会形成相类似的物料斜面,因此,物料在反弹后又受到了物料斜面的缓冲,其再次反弹到对面内壁处的次兜料槽5,以此类推,直至物料排出。这样逐级减小物料的冲击力以及物料与漏斗的直接接触面积,直到冲击力和接触面积降低到最小,从而有序地下落,物料进入下一运输系统。这样就保护了卸料漏斗的所有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卸载漏斗,包括漏斗主体(1)、进料口(2)以及迎料板(3),所述迎料板(3)设置在漏斗主体(1)的内壁并且朝向进料方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兜料槽(4),所述主兜料槽(4)设置在所述漏斗主体(1)内壁并位于所述迎料板(3)之下。

【技术特征摘要】
1.载漏斗,包括漏斗主体(I)、进料口(2)以及迎料板(3),所述迎料板(3)设置在漏斗主体(I)的内壁并且朝向进料方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兜料槽(4),所述主兜料槽(4)设置在所述漏斗主体(I)内壁并位于所述迎料板(3 )之下。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漏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次兜料槽(5),所述次兜料槽(5)沿漏斗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曾孝聪
申请(专利权)人:钢城集团凉山瑞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