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水泥电杆转运装置,用于农网改造中水泥电杆运输。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第二次农网升级改造的深入开展,农村各配网改造施工点多,范围广,水泥电杆用量较多,且使用分散。如:有的在山坡上,有的在田间地头,有的在路边。农村山区由于道路狭窄,车辆运输电杆不能到达目的地,须大量的人力二次转运。现有方法一般是十多人员通过肩挑、推举等方法将电杆抬到目的地;或是通过汽油机绞磨牵引拖拽到达目的地。但沿途会破坏大量植被或农作物,造成高额的青苗补偿费;同时地面冲击对水泥电杆也会产生磨损。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很难随时找到足够的人力搬运。这样就加大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施工时间,延长了停电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泥电杆转运装置,简易、使用方便、操作灵活。该装置根据农村手推车原理,达到省力作用。它由:车轮、轴承、承重三角支架、螺栓组成。将电杆抬上该装置固定,操作人员通过牵引装置或人力将水泥电杆转运到施工地点,然后更换进行后续工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水泥电杆转运装置,轴承两端安装有滚轮,轴承上固定设有承重支架,承重支架设有固定箍。所述承重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上,所述固定箍通过螺栓固定在承重支架上。所述固定箍为半圆抱箍。所述承重支架下部设有三角托架。本技术一种水泥电杆转运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一个人能轻松搬运,使用方便,操作灵活,不受农村和山区狭窄道路限制;在线路施工中省时省力,缩短了施工时间,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对农作物的损坏,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的难度,以前需要十多人配合都难以完成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电杆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2)两端安装有滚轮(1),轴承(2)上固定设有承重支架(4),承重支架(4)设有固定箍(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登喜,郭海平,李正军,吴振,龚良波,向隆文,王宇,周志军,谢育林,程荣华,张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宜都大明电业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