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夹挂模块与电子装置,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外壳、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模块及夹挂模块。夹挂模块包含基座、卡扣机构及夹持机构。基座与外壳一体成型,具有槽壁及由槽壁界定的容置槽。卡扣机构位于基座的内表面且对应槽壁设置,包括一对活动臂、驱动单元及复位单元。该对活动臂分别具有伸入容置槽的卡扣部、延伸部、枢接部及驱动部,且两者以枢接部相叠呈剪刀式交叉枢接。驱动单元具有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之间的按钮。夹持机构包括弹性夹及可分离地容置于容置槽的接合件。借由按压按钮能推动驱动部相对远离,进而使卡扣部退出容置槽并解除对接合件的锁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挂模块与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以夹挂电子装置的夹挂模块及具有夹挂模块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汽车内靠近挡风玻璃的上方及左右两侧设有可翻折收合的遮阳板,使位于驾驶座的汽车驾驶员及其旁侧的乘客可在阳光刺眼时,将遮阳板朝下翻转竖直以遮挡阳光,不需遮阳时即收合贴靠于车顶。由于遮阳板为板片状且可支撑一定重量的物品,因而有些车用的电子产品即利用背夹,将电子装置夹挂固定于遮阳板以方便驾驶者操作使用,例如将蓝牙免持听筒夹挂于遮阳板。现有的背夹有以金属线弯折而成或以金属片成形,两者皆直接组装于电子装置的外壳上,而所设的对应卡槽以卡扣结构相对固定。然而,有些电子装置不是长期放置于车内,可能在驾驶者离开车子时需将电子装置取出带走,若结合背夹即不方便携带。而如此的组装方式让使用者较不容易将背夹拆卸,与电子装置的外壳分离及再组装。再者,如金属线弯折而成的背夹反复拆卸及组装亦容易产生永久性变形,而且电子装置的外壳也容易磨损而破坏卡槽的结构。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背夹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及组装的夹挂模块及具有该夹挂模块的电子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一种夹挂模块,其包含:基座,具有内表面、外表面、由该外表面凹入且由该内表面凸出的槽壁,及由该槽壁界定的容置槽,该槽壁具有位于相对位置的两个穿孔;卡扣机构,位于该基座的内表面且对应该槽壁设置,包括一对活动臂、驱动单元及复位单元,该对活动臂分别具有卡扣部、延伸部、枢接部及驱动部,且两者以该些枢接部相叠呈剪刀式交叉枢接,而该对活动臂的卡扣部分别对应穿入该些穿孔并伸入该容置槽,各该活动臂的延伸部连接卡扣部及枢接部且其驱动部由该枢接部相反于该延伸部的一侧延伸,该对活动臂的驱动部相对且相间隔设置,该驱动单元具有设置于该些驱动部之间的按钮,该按钮可在常态位置及按压位置之间移动,藉由该按钮被按压由该常态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能推动该些驱动部相对远离,进而使该些卡扣部退出该容置槽,该复位单元分别连接该些延伸部,在该按钮解除按压时使该对活动臂恢复原位;及夹持机构,包括弹性夹及接合件,该弹性夹具有可相对张开或合起的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该接合件设置于该第一夹臂且具有往远离该第二夹臂方向凸出的本体,该本体与该容置槽相配合以容置于该容置槽且具有分别对应该些卡扣部的两个卡槽以容置相对应的卡扣部,藉由按压该按钮能使该些卡扣部退出该些卡槽。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的,前述的夹挂模块,其中该驱动单元还具有用以使该按钮由该按压位置恢复至该常态位置的弹性件。较佳的,前述的夹挂模块,其中该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按钮具有按压部、顶推部及固定部,该按压部位于远离该些驱动部的一侧,该顶推部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两侧的接触端,该些接触端分别抵靠于该些驱动部,该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该固定部且另一端固定于该基座。较佳的,前述的夹挂模块,其中该槽壁的周缘呈圆形且该些活动臂的延伸部沿该槽壁的周缘弯曲延伸。较佳的,前述的夹挂模块,其中该些驱动部分别具有位于该些驱动部相对内侧且由相邻该按钮侧往靠近该槽壁侧逐渐相对靠近的斜面,该按钮具有按压部及顶堆部,该顶推部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两侧的接触端,该些接触端分别抵靠于该些斜面,且在该按钮位于该常态位置时,该些接触端位于该些斜面间距较宽处,而该按钮由该常态位置往该按压位置移动,是朝接近该槽壁方向移动,藉此该些接触端分别沿相对应的斜面滑动并抵推该些斜面使该些驱动部相对远离。较佳的,前述的夹挂模块,其中该些驱动部还分别具有由相对应的枢接部弯折延伸的竖直段及由该竖直段的末端朝另一个竖直段相对凸出的导引块,且该斜面为该导引块相对于另一个导引块的表面。较佳的,前述的夹挂模块,其中该复位单元为扭簧,且该扭簧与该些活动臂共同围绕该槽壁的周缘设置。较佳的,前述的夹挂模块,其中该夹持机构还包括另一个设置于该第二夹臂的接合件,且设置于该第二夹臂的接合件与设置于该第一夹臂的接合件为对称设置。较佳的,前述的夹挂模块,其中该基座还具有多个相间隔地由该槽壁往该容置槽内凸伸的限位块,而该接合件的本体还具有分别对应容置该些限位块的限位槽。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电子装置包含外壳、设于该外壳内的电路模块及夹挂模块。该夹挂模块包含基座、卡扣机构及夹持机构。该基座与该外壳一体成型,具有内表面、夕卜表面、由该外表面凹入且由该内表面凸出的槽壁,及由该槽壁界定的容置槽。该槽壁具有位于相对位置的两个穿孔。该卡扣机构位于该基座的内表面且对应该槽壁设置,包括一对活动臂、驱动单元及复位单元。该对活动臂分别具有卡扣部、延伸部、枢接部及驱动部,且两者以所述枢接部相叠呈剪刀式交叉枢接。而该对活动臂的卡扣部分别对应穿入所述穿孔并伸入该容置槽。各该活动臂的延伸部连接卡扣部及枢接部且其驱动部由该枢接部相反于该延伸部的一侧延伸。该对活动臂的驱动部相对且相间隔设置。该驱动单元具有设置于所述驱动部之间的按钮。该按钮可在常态位置及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借由该按钮被按压由该常态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能推动所述驱动部相对远离,进而使所述卡扣部退出该容置槽。该复位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延伸部,在该按钮解除按压时使该对活动臂恢复原位。该夹持机构包括弹性夹及接合件。该弹性夹具有可相对张开或合起的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该接合件设置于该第一夹臂且具有往远离该第二夹臂方向凸出的本体。该本体与该容置槽相配合以容置于该容置槽且具有分别对应所述卡扣部的两个卡槽以容置相对应的卡扣部。借由按压该按钮能使所述卡扣部退出所述卡槽。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较佳的,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驱动单元还具有用以使该按钮由该按压位置恢复至该常态位置的弹性件。较佳的,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按钮具有按压部、顶推部及固定部,该按压部位于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该顶推部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两侧的接触端,所述接触端分别抵靠于所述驱动部,该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该固定部且另一端固定于该基座。较佳的,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槽壁的周缘呈圆形且所述活动臂的延伸部沿该槽壁的周缘弯曲延伸。较佳的,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部分别具有位于所述驱动部相对内侧且由相邻该按钮侧往靠近该槽壁侧逐渐相对靠近的斜面,该按钮具有按压部及顶堆部,该顶推部具有两个位于相反两侧的接触端,所述接触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斜面,且在该按钮位于该常态位置时所述接触端位于所述斜面间距较宽处,而该按钮由该常态位置往该按压位置移动是朝接近该槽壁方向移动,藉此所述接触端分别沿相对应的斜面滑动并抵推所述斜面使所述驱动部相对远离。较佳的,前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驱动部还分别具有由相对应的枢接部弯折延伸的竖直段及由该竖直段的末端朝另一个竖直段相对凸出的导引块,且该斜面为该导引块相对于另一个导引块的表面。较佳的,前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挂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基座,具有内表面、外表面、由该外表面凹入且由该内表面凸出的槽壁,及由该槽壁界定的容置槽,该槽壁具有位于相对位置的两个穿孔;卡扣机构,位于该基座的内表面且对应该槽壁设置,包括一对活动臂、驱动单元及用以使该对活动臂恢复原位的复位单元,该对活动臂分别具有卡扣部、延伸部、枢接部及驱动部,且两者以该些枢接部相叠呈剪刀式交叉枢接,而该对活动臂的卡扣部分别对应穿入该些穿孔并伸入该容置槽,各该活动臂的延伸部连接卡扣部及枢接部且其驱动部由该枢接部相反于该延伸部的一侧延伸,该对活动臂的驱动部相对且相间隔设置,该驱动单元具有设置于该些驱动部之间且可在常态位置及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按钮,该复位单元分别连接该些延伸部;及夹持机构,包括弹性夹及接合件,该弹性夹具有可相对张开或合起的第一夹臂及第二夹臂,该接合件设置于该第一夹臂且具有往远离该第二夹臂方向凸出的本体,该本体与该容置槽相配合以容置于该容置槽且具有分别对应该些卡扣部的两个卡槽以容置相对应的卡扣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宇,张哲诚,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