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金件无模痕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87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金件无模痕折弯装置,它包括上模、固定的下模及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折弯成型机构,其改进在于:所述折弯成型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模上的冲压头、设置于下模上的折弯成型部及用以承载板金件的承载件,其中;所述冲压头具有一挡止侧面,所述折弯成型部具有一折弯成型侧面;所述承载件位于所述冲压头的下方,且通过一弹性复位机构与所述下模连接;所述折弯成型部上折弯成型侧面与顶面相交的边角位置设有一其轴线与所述挡止侧面平行的滚轴,所述滚轴略凸出于所述折弯成型侧面。其有益效果在于:该折弯装置可有效防止板金件在折弯过程中折弯回弹问题,同时可一次完成负角度折弯,减少工序,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金件无模痕折弯装置
本技术涉及折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板金件无模痕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速猛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对家电电子产品IT产品所要求的耐用转变成为新潮、时尚、独一无二外型个性追求,为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以及价格导向的竞争性,所以商家对产品设计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外型上要有多变的轮廓角度的要求,此外,对品质要求也越来越严,对产品的报废率要求越来越低,外观上不能有擦伤等,所以在冷冲压领域,要满足消费者新潮时尚的个性追求以及商家高品质管控低成本制造,参照图1、2所示,现有的折弯装置,压头4’随上模下降,与下模2上的成型部5’闭合折弯过程中,成型部5’侧面与板金件13表面摩擦,容易使板金件表面擦伤;此外,在折弯过程中容易出现折弯回弹现象,同时现有技术中负角度折弯(折弯角度小于90° )通常都是两道工序完成,不能一次折弯成型,其工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金件无模痕折弯装置,该折弯装置可有效防止板金件在折弯过程中容易擦伤的问题,同时,可防止折弯回弹问题,可一次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金件无模痕折弯装置,它包括可上下运动的上模、固定的下模及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折弯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成型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模上的冲压头、设置于下模上的折弯成型部及用以承载板金件的承载件,其中;所述冲压头具有一挡止侧面,所述折弯成型部具有一折弯成型侧面;所述承载件位于所述冲压头的下方,且通过一弹性复位机构与所述下模连接;所述折弯成型部上折弯成型侧面与顶面相交的边角位置设有一其轴线与所述挡止侧面平行的滚轴,所述滚轴略凸出于所述折弯成型侧面;在该冲压折弯装置工作状态下,所述冲压头上的挡止侧面与所述折弯成型部上的折弯成型侧面之间形成一折弯间隙,所述折弯间隙略大于所述板金件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金件无模痕折弯装置,它包括可上下运动的上模、固定的下模及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折弯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成型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模上的冲压头、设置于下模上的折弯成型部及用以承载板金件的承载件,其中; 所述冲压头具有一挡止侧面,所述折弯成型部具有一折弯成型侧面;所述承载件位于所述冲压头的下方,且通过一弹性复位机构与所述下模连接;所述折弯成型部上折弯成型侧面与顶面相交的边角位置设有一其轴线与所述挡止侧面平行的滚轴,所述滚轴略凸出于所述折弯成型侧面; 在该冲压折弯装置工作状态下,所述冲压头上的挡止侧面与所述折弯成型部上的折弯成型侧面之间形成一折弯间隙,所述折弯间隙略大于所述板金件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金件无模痕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成型部还具有一抵靠侧面、一顶面及一底面,折弯成型部上靠近冲压头的一侧设有一至少可收纳所述冲压头的缺口槽,缺口槽的侧壁为折弯形成侧面; 所述抵靠侧面由相交的第一抵靠面及第二抵靠面组成,所述底面由相交的第一底面及第二底面组成,第一抵靠面位于折弯成型部的上部,第二抵靠面位于折弯成型部的下部,第一底面位于所述缺口槽所在的一侧,第二底面位于另一侧; 所述折弯成型部的外侧设有一与所述下模固定的挡块,所述第一抵靠面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挡块上设有通孔,挡块的外侧设有一拉簧,所述折弯成型部通过一依次穿过拉簧、所述通孔及所述螺纹孔的螺栓与所述挡块连接; 在该冲压折弯装置的非工作 状态下,所述冲压头与所述折弯成型部分离,在所述拉簧作用下,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挡块的侧面上部相抵,第二抵靠面与所述挡块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明郭新强何胜左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亿和精密工业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