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07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包括一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注胶流道,同时该模具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注胶流道相连通的进胶口,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还开设有一C型流道,所述C型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胶口相连通,而该C型流道另一端则与所述注胶流道相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进胶口和注胶流道的C型流道,通过C型流道的缓冲作用,可以使得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的模具不会出现困气、气纹、烧焦的问题,进而提高注塑产品的良率,满足用户的需求。

A C-Nozzle Adhesive Intake Structure for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type nozzle glue feeding structure for injection moulds,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a mould, an inner part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injection runner, an outer surface of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jection runner, a C-type runner is also provid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mould, and one end of the C-type run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jection runner. The other end of the C-type runn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ubber injection runner. Because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C-type runner for connecting the rubber inlet and the injection runner inside the main body of the mould, and through the cushioning effect of the C-type runner, the mold adopting the C-type water inlet rubber inlet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problems of air trap, air stripe and burning, thereby improving the yield of the injection products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注塑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固体的塑胶料加热形成流体的胶料,然后再将胶料注射进模具中,胶料沿着模具内部中的注胶流道流动至成型模腔中,最后胶料固化而形成需要的注塑产品。为了便于呈流体状的胶料注入模具的流道中,现有的注塑模具一般采用以下的进胶结构,如潜水进胶结构、牛角进胶结构、侧进胶结构、扇形进胶结构、细水口点进胶结构等,该些进胶结构虽然能够将胶料注入模具的注胶流道中,但是由于流体的胶料的温度十分高,而且在注射的过程中可能夹杂有空气,进而导致采用上述进胶结构的模具出现困气、气纹、烧焦的问题,进而导致注塑成型的产品出现不良口,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又可以防止模具出现困气、气纹、烧焦的问题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包括一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开设有注胶流道,同时该模具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注胶流道相连通的进胶口,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还开设有一C型流道,所述C型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胶口相连通,而该C型流道另一端则与所述注胶流道相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胶口为一截面面积沿着从模具主体的表面指向模具主体内部的方向而逐渐缩小的锥形进胶口,该锥形进胶口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C型流道相连通的连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型流道与所述注胶流道相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往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延伸的延伸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进胶口和注胶流道的C型流道,通过C型流道的缓冲作用,可以使得采用本技术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的模具不会出现困气、气纹、烧焦的问题,进而提高注塑产品的良率,满足用户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包括一模具主体10,所述模具主体10的内部开设有注胶流道11,同时该模具主体10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注胶流道11相连通的进胶口12,所述模具主体10的内部还开设有一C型流道13,所述C型流道13的一端与所述进胶口12相连通,而该C型流道13另一端则与所述注胶流道11相连通。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模具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进胶口12和注胶流道11的C型流道13,通过C型流道13的缓冲作用,可以使得采用本技术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的模具不会出现困气、气纹、烧焦的问题,进而提高注塑产品的良率,满足用户的需求。进一步,为了使得呈流体状的胶料可以更好地注入所述C型流道13中,优选地,所述进胶口12为一截面面积沿着从模具主体10的表面指向模具主体10内部的方向而逐渐缩小的锥形进胶口,该锥形进胶口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C型流道13相连通的连通孔120。其中,为了解决注胶时可能有部分空气随着胶料一起进入所述C型流道13中的问题,在这里,优选地,所述C型流道13与所述注胶流道11相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一往所述模具主体10的内部延伸的延伸段130,因此注塑时,随着胶料一起进入所述C型流道13中的空气可以积聚于该延伸段130中,而不会进入到所述注胶流道11中,保证注塑的产品不会出现不良口,提高了产品的良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包括一模具主体(10),所述模具主体(10)的内部开设有注胶流道(11),同时该模具主体(10)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注胶流道(11)相连通的进胶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0)的内部还开设有一C型流道(13),所述C型流道(13)的一端与所述进胶口(12)相连通,而该C型流道(13)另一端则与所述注胶流道(1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注塑模具的C型水口进胶结构,包括一模具主体(10),所述模具主体(10)的内部开设有注胶流道(11),同时该模具主体(10)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注胶流道(11)相连通的进胶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0)的内部还开设有一C型流道(13),所述C型流道(13)的一端与所述进胶口(12)相连通,而该C型流道(13)另一端则与所述注胶流道(1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注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左光辉莫济虎
申请(专利权)人:亿和精密工业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