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量控制装置及花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161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流体流量控制装置及花洒,包括盒体结构、以及控制轴;盒体结构的内部设有空腔,且其第一端面呈开口状态,第二端面设有第一过水道,盒体结构的壁面设有内外连通的槽孔;控制轴的内部设有缓冲腔,且其设置于盒体结构的内部空腔,控制轴的第一端面呈开口状态,第二端面设有与第一过水道对应匹配的第二过水道,控制轴的外壁设有一控制键,且该控制键与槽孔的位置相对应;拨动控制键以带动控制轴在盒体结构的内腔旋转,从而改变第一过水道与第二过水道叠合过水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但旋转非常轻便,而且可以均匀切换出水,从中可大大方便用户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流量控制装置,以及设有该控制装置的花洒。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流体流量控制装置,采用推钮控制时,所受进水阻力大,所需的控制推钮的力度也大;而采用按钮控制时,只有调节大小水,不能做到多级调节流量。且现有技术采用的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便捷、且功能稳定的流体流量控制装置,以及包括该流量控制装置的花洒。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流体流量控制装置,包括一盒体结构6、以及一控制轴9 ;盒体结构6的内部设有空腔,且其第一端面61呈开口状态,第二端面62设有第一过水道10A,盒体结构6的壁面设有内外连通的槽孔63 ;控制轴9的内部设有缓冲腔90,且其设置于盒体结构6的内部空腔,控制轴9的第一端面91呈开口状态,第二端面92设有与第一过水道IOA对应匹配的第二过水道9A,控制轴9的外壁设有一控制键93,且该控制键93与槽孔63的位置相对应;拨动控制键93以带动控制轴9在盒体结构6的内腔旋转,从而改变第一过水道IOA与第二过水道9A叠合过水面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流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盒体结构(6)、以及一控制轴(9);盒体结构(6)的内部设有空腔,且其第一端面(61)呈开口状态,第二端面(62)设有第一过水道(10A),盒体结构(6)的壁面设有内外连通的槽孔(63);控制轴(9)的内部设有缓冲腔(90),且其设置于盒体结构(6)的内部空腔,控制轴(9)的第一端面(91)呈开口状态,第二端面(92)设有与第一过水道(10A)对应匹配的第二过水道(9A),控制轴(9)的外壁设有一控制键(93),且该控制键(93)与槽孔(63)的位置相对应;拨动控制键(93)以带动控制轴(9)在盒体结构(6)的内腔旋转,从而改变第一过水道(10A)与第二过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28 CN 201220191060.21.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盒体结构(6)、以及一控制轴(9); 盒体结构(6)的内部设有空腔,且其第一端面(61)呈开口状态,第二端面(62)设有第一过水道(10A),盒体结构(6)的壁面设有内外连通的槽孔(63); 控制轴(9)的内部设有缓冲腔(90),且其设置于盒体结构(6)的内部空腔,控制轴(9)的第一端面(91)呈开口状态,第二端面(92)设有与第一过水道(IOA)对应匹配的第二过水道(9A),控制轴(9)的外壁设有一控制键(93),且该控制键(93)与槽孔(63)的位置相对应; 拨动控制键(93)以带动控制轴(9)在盒体结构(6)的内腔旋转,从而改变第一过水道(IOA)与第二过水道(9A)叠合过水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结构(6)由前固定架(10)与后固定架(7)卡接而成;前固定架(10)、后固定架(7)的内部分别设有腔室以形成盒体结构(6)的内部空腔,且前固定架(10)、后固定架(7)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槽孔(6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结构(6)的第一端面(61)设置于后固定架(7)—侧的横向端面上,所述盒体结构(6)的第二端面(62)设置于前固定架(10) —侧的横向端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刘启乔邓小清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