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把零件安装到半成品上而制成产品的产品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一输送半成品的输送机和一为供给要组装到半成品中的零件而做好准备的准备区。准备区位于面对输送机的工人的前面。另外,准备区包括一用于储存所需数量零件的零件储存装置和一用于将零件供应到工人可以取到位置的零件供应装置。因此,工人可以无须转身就可从前面取出零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输送机输送而把零件顺序安装到半成品上和/或根据需要加工半成品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在未审查公开的日本专利公布No.6-270028中公开了这样的一种产品生产线。该产品生产线具有这样的布置在输送机和例如存放待组装零件的推车的一零件储存区之间设有一工作区。因此,工人可以位于输送机和零件储存区之间。这样,当工人面对输送机时,零件储存区位于其身后。于是,工人为从零件储存区获取所需零件就不得不朝零件储存区的方向转过身,这将导致零件组装工作的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改进传统生产线以提高零件组装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通过把零件安装到半成品上而制成产品的产品生产线包括一用于输送半成品的输送机和一为供给零件而预先作好必要准备的准备区。准备区设在面对输送机的工人的前面。另外,准备区设有一用于储存所需数量零件的零件储存装置,以及一用于将零件供应到工人可以取到位置的零件供给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当工人要将零件组装到输送机上的半成品中时,他面对准备区。因此,工人无须转身,其工作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了。在此注意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工人前面的区域”是指仅排除工人背后区域在外的一广阔区域。也即,术语“工人前面的区域”不仅包括工人前面的全部区域,也包括工人身体斜前方的区域以及其侧面的区域。另外,术语“半成品”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此,在一产品生产线中的成品可以看成是另一产品生产线的半成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可以由工人侧跨过输送机设置该零件储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产品生产线可以包括多条生产线,而且相邻生产线设有位于它们各自的输送机之间的一共用工作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产品生产线可以包括多条生产线,而且相邻生产线分别设有位于它们的输送机之间的准备区。而且,诸准备区设有一共用的零件供应通道,通过该通道从外面供应零件。本专利技术的还一方面,产品生产线可以包括多条生产线,而且相邻生产线分别设有位于它们的输送机之间的准备区。而且,这些准备区分别设有彼此相对设置的零件储存装置。这些准备区还设有位于诸零件储存装置之间的一共用的零件供应通道,通过该通道从外面供应零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零件供给装置可设有一在预定零件供给位置上用于改变零件储存装置的位置的装置。另外,零件供给装置设有一零件移动装置,其可以在一预定零件供给位置上用于移动零件储存装置中的零件。另外,零件供给装置优选可以制成与输送机同步移动。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将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座椅生产线的平面图;图2为坐垫装配加工的平面图;图3为坐垫装配加工的透视图;图4为坐垫装配加工的侧视图;图5为靠枕装配加工的平面图;图6为靠枕装配加工的透视图;图7为图5中沿线VII-VII的剖视图;图8为护板装配加工的平面图;图9为护板装配加工的透视图;图10为图8中沿线X-X的剖视图;图11为小零件装配加工的透视图;图12为小零件装配加工的侧视图;图13为从准备区看小零件装配加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将参考附图1~13作一说明。该实施例的产品生产线是一机动车座椅生产线。如图1所示,该生产线包括三条生产线(第一至第三条生产线),它们基本上平行排列。这些生产线分别设有输送机C1至C3。输送机C1至C3中的每一个都从图中的右向左运转。在相邻的输送机C1和C2之间形成一共用的工作区S1,使各条生产线的工人H1、H2可以在工作区S1中工作。而且,在相邻的输送机C2、C3之间设有第二、第三生产线的准备区G2、G3。而且,第一生产线的准备区G1相对输送机C1设置在工人H1的相对一侧上。工作区S2相对输送机C3设置在准备区G3的相对一侧上,以使第三生产线的工人H3在此处工作。从以上叙述明显看出,准备区G1、G2和G3分别位于工人H1、H2和H3的前面。准备区G1到G3分别设有一用于储存在各自的生产线的操作中所需零件的零件储存装置,以及一用于将零件供给到工人可以取到位置的零件供给装置。零件储存装置和零件供给装置将参考附图2~13作一介绍。通常,零件储存装置包括储存所需零件的推车。在准备区G 1的零件储存装置后面设有一零件供应通道P1,这样,可以从生产线的外面来供应零件。另外,准备区G2和G3的零件储存装置彼此相对,这样,在准备区G2和G3的零件储存装置后面设有一共用的零件供应通道P2。零件的供应通过拆卸运入生产厂的货物并装载零件到推车上的框、架等来完成。此时,根据每一条生产线要制造产品的种类,也就是说,根据顺序地供应到输送机C1到C3的半成品的种类,以从准备区G1到G3顺序供应的方式来排列零件。将装载零件的推车运往相应的准备区G1到G3。通常,用自动滑架来完成这种运输。如图1所示,将零件运往准备区G2的自动滑架A沿一指示出的预定运行路线运动(如箭头所示)。在准备区G2,当为了供应零件给需要零件的储存装置而拉动推车时,自动滑架A会自动穿行。当自动滑架A到达目标的零件储存装置时,它将装载零件的车放置在一预定位置上并在装上一空车后返回到零件装载位置。一些零件储存装置和零件供给装置将在下面参考附图2~13作一详述。此处,以与输送机C1对应的第一生产线(即前座椅生产线)的准备区G1为例。第一生产线包括如图2~4所示的坐垫装配加工。此加工中,推车10分三层设有三个格架10a~10c。每个格架10a~10c都包括一个坐垫16(待组装零件)。格架10a~10c中的中间格架10b与输送机C1具有基本相同的高度。因此工人H1只需伸出其臂就能取到坐垫。但是,针对上层格架10a和下层格架10c而言,仅通过伸出手臂就取到坐垫16对工人H1来说是很难的。因此。当推车10到一预定零件供给装置时(如图3所示),上层格架10a可以设计成自动朝向工人H1移动到输送机C1上方。如图2所示,当推车10从右侧引入时,推车10与上层格架10a之间的锁紧接合通过设在准备区G1的导向零件11的分开爪11a而分离开。然后,当推车10继续向零件供给位置移动时,通过一导向零件11的斜面11b(也就是推出装置),可如前所述推出上层格架10a。这样,工人H1能仅仅通过伸出其臂就能从上层格架10a中取出坐垫16。当上层格架10a中的坐垫16取走后,通过设于准备区G1的一气缸12使突出的上层格架10a恢复到原位。这样恢复操作的结果是,上层格架10a又被锁定在推车10上。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下层格架10c可通过一位于准备区G1的升降气缸14(也就是升降装置)来相对于推车10上下运动。当中间格架10b变空时,下层格架10c通过升降气缸提升到中间格架10b的位置,这样,工人H1可以如中间格架10b的情况那样地从下层格架10c中取出坐垫16。因此,在与坐垫装配加工对应的准备区G1的一部分中,推车10的格架10a到10c相当于零件储存装置。另外,上层格架10a、导向零件11和气缸12的组合,以及下层格架10c和升降气缸14的组合相当于零件供给装置。另外,前座生产线(第一生产线)包括靠枕的装配加工,如图5~7所示。此过程中,推车20设有朝输送机C1倾斜向下的轨道22。右和左前座的靠枕32(待组装件)放在轨道22上并排成左右成对的两排。靠枕32设有两个撑杆32a,将该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把零件安装到半成品上而制成产品的产品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一用于输送半成品的输送机;一为供给零件而预先做好必要准备的准备区,将该准备区设置在面对输送机的工人的前面,其中,准备区包括一用于储存所需数量零件的零件储存装置 ,和一用于将零件供应到工人可以取到位置的零件供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义治,坂卷刚,
申请(专利权)人:亚乐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