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雪峰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897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12:27
一种升降折叠桌,主要包括端套、柔性桌面、桌框管、外脚管、卡座、横连管、内脚管、着地管、上转接座、上调管、下调管、下转接座、直角连接座、侧框管;其特征是通过在桌框管、侧框管之间组成的四边形框架和着地管、横连管之间组成的四边形框架之间设置两组由外脚管、内脚管交叉设置并铰接在一起的叉形管连接固定,当上调管和下调管分别卡入卡座后,由桌框管、外脚管、内脚管和着地管、外脚管、内脚管组成的两个刚性三角形框架支撑柔性桌面,当调节上调管和下调管与不同的卡座卡合时,即可得到不同柔性桌面高度的折叠桌。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室内、沙滩、庭院、野营等场合使用的桌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桌子,特别是一种升降折叠桌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一种常见的折叠桌,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在2006年9月13日公开了名称为《可调节桌面高度的折叠桌》的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0520013913.3,可调节桌面高度的折叠桌,它由桌面、提手、脚管、伸缩管、支撑件、脚管高度调节器、管脚板等组成,其特点是桌面、脚管、支撑件通过支撑件固定座和支撑件定位锁扣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结构,脚管通过高度调节器中的调节卡片和弹簧来自由伸缩脚管,从而调节桌面高度,这种采用伸缩脚管来调节桌面高度的结构由于伸缩脚管和调节卡片之间的定位会因为刮擦或磨损而引起滑移,因此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伸缩脚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刮擦和磨损,因而会损坏伸缩脚管的表层,不仅影响桌子的外观,而且伸缩脚管更易受到腐蚀。针对上述缺点,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桌面高度可调且表面不会刮擦受损的折置桌。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折叠桌,主要包括端套、柔性桌面、桌框管、外脚管、卡座、横连管、内脚管、着地管、上转接座、上调管、下调管、下转接座、直角连接座、侧框管;其特征是两根平行设置的桌框管与两根平行设置的侧框管通过四个直角连接座固设在一起,组成四边形刚性框架,柔性桌面固设在桌框管和侧框管上;两根平行设置的着地管与两根平行设置的横连管通过四个直角连接座固设在一起,组成四边形刚性框架;多个卡座对称设置在两侧的桌框管和着地管上;两根平行设置的外脚管的上端设有端套并与桌框管相铰接,外脚管的下端设有下转接座,下转接座之间固设一根下调管;两根平行设置的内脚管的下端设有端套并与着地管相铰接,内脚管的上端设有上转接座,上转接座之间固设一根上调管;外脚管和内脚管呈X型设置铰接在一起。所述的卡座上设有定位孔1、孔槽、定位孔I1、卡槽、卡口 1、卡口 II ;其特征是桌框管和着地管可以安设在孔槽内,并通过定位孔1、定位孔II固定在孔槽内;上调管和下调管可以通过卡口 1、卡口 II后安设在卡槽内,卡口 I和卡口 II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调管和下调管的直径,当上调管和下调管通过卡口 I和卡口 II时,发生弹性变形,使卡口 I和卡口 II之间的距离增大,直至上调管和下调管的外径能够通过后回弹,使上调管和下调管在卡槽内不易脱落出来。所述的外脚管能够绕桌框管转动,内脚管能够绕着地管转动,外脚管和内脚管之间铰接在一起,能够自由转动。所述的桌框管、外脚管、内脚管之间组成了三角形机构。所述的着地管、外脚管、内脚管之间组成了三角形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桌框管、侧框管之间组成的四边形框架和着地管、横连管之间组成的四边形框架之间设置两组由外脚管、内脚管交叉设置并铰接在一起的叉形管连接固定,当上调管和下调管分别卡入卡座后,由桌框管、外脚管、内脚管和着地管、外脚管、内脚管组成的两个刚性三角形框架支撑柔性桌面,当调节上调管和下调管与不同的卡座卡合时,即可得到不同柔性桌面高度的折叠桌;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适合室内、沙滩、庭院、野营等场合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卡座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不同桌面高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升降折叠桌,主要包括端套1、柔性桌面2、桌框管3、外脚管4、卡座5、横连管6、内脚管7、着地管8、上转接座9、上调管10、下调管11、下转接座12、直角连接座13、侧框管14 ;其特征是桌框管3与侧框管14通过直角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柔性桌面2固设在桌框管3和侧框管14上;着地管8与横连管6通过直角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卡座5对称设置在两侧的桌框管3和着地管8上;外脚管4的上端设有端套I并与桌框管3相铰接,外脚管4的下端设有下转接座12,下转接座12之间固设下调管11 ;内脚管7的下端设有端套I并与着地管8相铰接,内脚管7的上端设有上转接座9,上转接座9之间固设上调管10 ;外脚管4和内脚管7呈X型设置铰接在一起。参照图2,所述的卡座5上设有定位孔151、孔槽52、定位孔1153、卡槽54、卡口155、卡口 1156 ;其特征是桌框管3和着地管8可以安设在孔槽52内,并通过定位孔151、定位孔1153固定在孔槽52内;上调管10和下调管11可以通过卡口 155、卡口 1156后安设在卡槽54内,卡口 155和卡口 1156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调管10和下调管11的直径。参照图3,使用时,当上调管10和下调管11卡入卡座5后,由桌框管3、外脚管4、内脚管7和着地管8、外脚管4、内脚管7组成的两个刚性三角形框架支撑桌框管3,此时折叠桌展开后处于使用状态。参照图4,使用时,当上调管10和下调管11卡入不同的卡座5后,由桌框管3、外脚管4、内脚管7和着地管8、外脚管4、内脚管7组成的两个刚性三角形框架支撑桌框管3,此时折叠桌展开后形成不同高度的使用状态。参照图5,折叠时,将上调管10和下调管11从卡座5中取出后,由桌框管3、外脚管4、内脚管7和着地管8、外脚管4、内脚管7组成的两个三角形失去支撑功能,桌框管3可以绕外脚管4自由转动,着地管8可以绕内脚管7自由转动,此时,折叠桌处于折叠过程中。参照图6,继续折叠时,将呈X型设置的外脚管4和内脚管7绕铰接点转动,使外脚管4和内脚管7之间的夹角变小,然后再将桌框管3绕外脚管4顺时针转动,直至侧框管14与内脚管7相抵触;接着,着地管8绕内脚管7逆时针转动,直至横连管6与内脚管7相抵触,此时,折叠桌处于扁平状态,体积变小,方便存储和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折叠桌,包括端套(1)、柔性桌面(2)、桌框管(3)、外脚管(4)、卡座(5)、横连管(6)、内脚管(7)、着地管(8)、上转接座(9)、上调管(10)、下调管(11)、下转接座(12)、直角连接座(13)、侧框管(14);其特征是桌框管(3)与侧框管(14)通过直角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柔性桌面(2)固设在桌框管(3)和侧框管(14)上;着地管(8)与横连管(6)通过直角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卡座(5)对称设置在两侧的桌框管(3)和着地管(8)上;外脚管(4)的上端设有端套(1)并与桌框管(3)相铰接,外脚管(4)的下端设有下转接座(12),下转接座(12)之间固设下调管(11);内脚管(7)的下端设有端套(1)并与着地管(8)相铰接,内脚管(7)的上端设有上转接座(9),上转接座(9)之间固设上调管(10);外脚管(4)和内脚管(7)呈X型设置铰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折叠桌,包括端套(I)、柔性桌面(2)、桌框管(3)、外脚管(4)、卡座(5)、横连管(6)、内脚管(7)、着地管(8)、上转接座(9)、上调管(10)、下调管(11)、下转接座(12)、直角连接座(13)、侧框管(14);其特征是桌框管(3)与侧框管(14)通过直角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柔性桌面(2)固设在桌框管(3)和侧框管(14)上;着地管(8)与横连管(6)通过直角连接座(13)固设在一起;卡座(5)对称设置在两侧的桌框管(3)和着地管(8)上;外脚管(4)的上端设有端套(I)并与桌框管(3)相铰接,外脚管(4)的下端设有下转接座(12),下转接座(12)之间固设下调管(11);内脚管(7)的下端设有端套(I)并与着地管(8)相铰接,内脚管(7)的上端设有上转接座(9),上转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雪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