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876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11:45
一种新型减震鞋底,它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它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的前脚掌处设置有小缓冲腔(2),鞋底本体(1)的脚后跟处设置有大缓冲腔(3),小缓冲腔(2)内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4),大缓冲腔(3)内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5),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4)的顶端与小缓冲腔(2)的上壁相接,底端与小缓冲腔(2)的下壁相接。第二压缩弹簧(5)的顶端与大缓冲腔(3)的上壁相接,底端与大缓冲腔(3)的下壁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前脚掌增加一个小缓冲腔,小缓冲腔内的压缩弹簧受到外力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使鞋子具有更好的缓冲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走路时因为没有缓冲而造成的滑倒,减震效果更好,外形美观,舒适大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震鞋底。技术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享受意识越来越浓,所以鞋子穿起来舒服是人们选择的最首要条件,而一双穿起来是否舒适的鞋的关键在于它鞋底的设计。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鞋底,但是它只有在鞋底后跟处设置有弹簧,而前脚掌却没有,所以走起路来没有缓冲而容易滑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减震鞋底,它能有效防止走路时因为没有缓冲而造成滑倒,外形美观,舒适大方。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I的前脚掌处设置有小缓冲腔2,鞋底本体I的脚后跟处设置有大缓冲腔3,小缓冲腔2内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4,大缓冲腔3内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5,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4的顶端与小缓冲腔2的上壁相接,底端与小缓冲腔2的下壁相接。第二压缩弹簧5的顶端与大缓冲腔3的上壁相接,底端与大缓冲腔3的下壁相接。本技术通过在前脚掌增加一个小缓冲腔,小缓冲腔内的压缩弹簧受到外力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使鞋子具有更好的缓冲作用。本技术能有效防止走路时因为没有缓冲而造成的滑倒,减震效果更好,外形美观,舒适大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I的前脚掌处设置有缓冲腔2,鞋底本体I的脚后跟处设置有缓冲腔3,缓冲腔2内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4,缓冲腔3内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5,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4的顶端安装在缓冲腔2的上壁,底端安装在缓冲腔2的下壁。第二压缩弹簧5的顶端安装在缓冲腔3的上壁,底端安装在缓冲腔3的下壁。本技术通过在前脚掌也设置缓冲腔,缓冲腔内设置压缩弹簧,能够使鞋受到外力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具有更好的缓冲作用。本技术能有效防止走路时因为没有缓冲而造成的滑倒,减震效果更好,外形美观,舒适大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减震鞋底,它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鞋底本体(1)的前脚掌处设置有小缓冲腔(2),鞋底本体(1)的脚后跟处设置有大缓冲腔(3),小缓冲腔(2)内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4),大缓冲腔(3)内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5),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4)的顶端与小缓冲腔(2)的上壁相接,底端与小缓冲腔(2)的下壁相接,第二压缩弹簧(5)的顶端与大缓冲腔(3)的上壁相接,底端与大缓冲腔(3)的下壁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震鞋底,它包括鞋底本体(I),其特征在于鞋底本体(I)的前脚掌处设置有小缓冲腔(2),鞋底本体(I)的脚后跟处设置有大缓冲腔(3),小缓冲腔(2)内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4),大缓冲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鸿羽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森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