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及具有该垫片的鞋底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248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及具有该垫片的鞋底及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属的技术领域是鞋底及鞋底减震配件领域。针对申请号为94103259.0的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在运动中,该专利的拱形部分将鞋底先着地部分获得的能量返回对应的足底部分相应的能量相对较大,而之后着地的足底部分由相应拱形返回的能量相对较小,故足底不同部分获得返回能量相差较大。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包括拱形垫片和震动波传导片,所述拱形垫片为拱形片状结构,所述震动波传导片为水平片状结构,所述拱形垫片和震动波传导片交替连接构成所述鞋底减震垫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的鞋底减震垫片的鞋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均衡地面返回足底的能量,对足部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及鞋底及鞋,具体涉及一种多拱式减震垫片及具有该减震垫片的鞋底及鞋。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94103259.0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带有鞋底组件的运动鞋,该鞋底组件包括若干在脚的主要承重区即脚跟、跖骨和脚趾之下的拱形部分。每个拱形部分至少包括一对底脚部分和一个延伸在底脚部分之间的面向下的凹入拱形表面,一个基本上是平的外鞋底在底脚部分下面延伸并附着到其上。该专利技术能在吸收震动并将能量返回给脚的同时保持弹性和重量轻,而其主要是依靠拱形结构将震动的能量返回给足部。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在运动中,足底往往是某一部分先着地,然后逐渐过渡到更大的足底部分着地,而往往先着地的部分承受着更大的冲击力,相应地,该专利技术中的拱形部分将这一冲击能量返回给足底先着地的部分相应的会更大。而之后着地的足底部分所由相应拱形返回的能量会小一些。而这种足底不同部分获得不同返回能量相差较大的情况往往会使先着地的足底部分易受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申请号为94103259.0的专利技术专利)中足底不同部分获得不同返回能量相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垫片和震动波传导片,所述拱形垫片为拱形片状结构,所述震动波传导片为水平片状结构,所述拱形垫片和震动波传导片交替连接构成所述鞋底减震垫片,所述震动波传导片设置在相邻拱形垫片之间,震动波传导片的两侧边沿和震动波传导片两侧的相邻拱形垫片的相邻的两底边沿一一对应分别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垫片和震动波传导片,所述拱形垫片为拱形片状结构,所述震动波传导片为水平片状结构,所述拱形垫片和震动波传导片交替连接构成所述鞋底减震垫片,所述震动波传导片设置在相邻拱形垫片之间,震动波传导片的两侧边沿和震动波传导片两侧的相邻拱形垫片的相邻的两底边沿一一对应分别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减震垫片的材料为TPU材料;或者所述所述拱形垫片采用TPU材料或碳纤维制成,所述震动波传导片采用一次EVA材料或MD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垫片的拱形凸起朝向一致;或者,所述鞋底减震垫片水平设置在鞋底内,所述鞋底减震垫片和鞋底形状、大小相适配,鞋底减震垫片对应前脚掌和后脚跟位置的拱形垫片的拱形朝向鞋底底面凸起,鞋底减震垫片对应足弓位置的拱形垫片的拱形朝向鞋底上表面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鞋底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震动波传导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震动波传导片的两侧边沿的夹角或两侧边沿的延长线夹角小于等于25度-60度,所述拱形垫片的个数为3— 8个。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拱形垫片的底边沿平行排列,所述拱形垫片的个数为3— 8个。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鞋底减震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波传导片的厚度为lmm-2.5mm,所述拱形垫片的厚度为15mm-3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思博丁思恩郑荣大黄雪琼郑艺文余常彬黄明显
申请(专利权)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