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洗衣机的脱水轴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8859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洗衣机的脱水轴制造方法。其包括分别单独制造上侧轴部和下侧轴部的阶段;将下侧轴部上与上侧轴部相结合的部位进行热处理使其膨胀的阶段;向下侧轴部的膨胀部位插入上侧轴部的阶段;和将上侧轴部和下侧轴部进行冷却的阶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全自动洗衣机的脱水轴制造方法即使在压入部长度不长时也能得到较高的扭矩,因而脱水轴的整体外径及长度不会增加,从而能够避免成本上升及产品的高度提高等问题。而且,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脱水轴时可以不使用夹具强制压入,因此可以防止利用夹具强制压入时轴晃动而引起的两轴部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的现象,从而能够解除由此而引起的脱水轴旋转时出现的异常噪音及磨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洗衣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洗涤及漂洗时靠低速旋转的洗涤叶片进行,而脱水时靠高速旋转的脱水缸进行的具有新的动力传送机械装置的全自动洗衣机。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洗衣机是一种利用洗涤剂的去污作用、洗涤叶片旋转引起的水流摩擦作用以及洗涤叶片对洗涤物的冲击作用来除去附着在衣服、寝具等生活用品上各种污染物质的装置。其可利用传感器检测出洗涤物的重量和种类后自动设定洗涤方法,并根据洗涤物的重量和种类适当供水,然后在微机的控制下进行洗涤。传统的全自动洗衣机驱动方式有借助于皮带及齿轮等动力传送装置将驱动电机的旋转动力传送给洗衣轴或脱水缸后,使洗涤叶片或者脱水缸进行旋转的方式;和根据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在洗涤及脱水时将洗涤缸兼作脱水缸按各自不同的速度旋转的方式。另外,最近出现了一种利用无刷直流电机来控制动力传送路径,洗涤时使洗涤叶片低速旋转进行洗涤,而脱水时使洗涤叶片及脱水缸同时高速旋转进行脱水的全自动洗衣机。图1为利用无刷直流电机来控制动力传送路径的全自动洗衣机纵向结构剖视图。图2a及图2b为图1中的全自动洗衣机中洗涤和脱水时离合装置主要结构图。图3a及3b分别为图2a及图2b中的重要部位放大图。图4a为沿图2a中I-I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b为沿图2b中II-II线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a中的洗衣轴及脱水轴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这种全自动洗衣机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外筒1内的脱水缸2;设置在脱水缸2内,并可与脱水缸2以相互独立的方式进行旋转的洗涤叶片3;由轴承套20来支撑且可以旋转,并可向脱水缸2传送旋转动力的脱水轴5;可向洗涤叶片3传送旋转动力的洗衣轴4;当定子7a接通电源时,转子7b可进行旋转的无刷直流电机7;和对应于洗涤模式或者脱水模式,可将无刷直流电机7的动力传送路径切换到洗衣轴4或者脱水轴5的离合装置。所述的离合装置包括设置在外筒1下部的离合电机6;结合在离合电机6的驱动轴上的凸轮600;固定在轴承套20上的连接杆导向管30;驱动离合电机6时可在连接杆导向管30的引导下进行直线运动,并具有可形成倾斜面801的槽800及水平连接在倾斜面801下端的平坦面802的连接杆8;设置在离合电机6的凸轮600与连接杆8之间,开启离合电机6时可将连接杆8拉向离合电机6一侧的连杆17;一端固定在连接杆导向管30前端部,另一端则连接在连接杆8一侧的挂钩803上,可给连接杆8施加复位力的拉伸弹簧14;脱水时可插入具有倾斜面801的槽800内,当向洗涤模式切换时,可沿着倾斜面801向下滑动至平坦面802下部的圆筒形可动件9;设置在可动件9的内部,可沿着可动件9内部的导向槽900上下移动的插杆10;位于可动件9和插杆10之间的缓冲弹簧11;固定在轴承套20的下部,其内圆周方向形成有锁接部221的联轴节限制件22;一端与插杆10的下端部铰接,而其中间部位则与在联轴节限制件22下部形成的支撑架220下端部铰接,当插杆10上下移动时,以上述中间部位的铰接点为中心作定轴转动的叉形可动杆12;可随着可动杆12的旋转沿脱水轴5上下移动的同时切换无刷直流电机7旋转动力传送路径的联轴节15;和为使转子7b的旋转力传送给洗衣轴4而设置的连接组件16。离合电机6是通过其内部的减速齿轮进行减速后向连接在凸轮600的驱动轴传送动力的齿轮传动电机。另外,连接组件16包括用螺栓连接在转子7b上的树脂材料的外连接器16a;和在外连接器16a的内部一体注塑成形,其内周面形成有可与洗衣轴4下端的锯齿面相结合的锯齿面160b,而在露出于外连接器16a的上端外周面上形成有可与联轴节15结合的锯齿面161b的金属内连接器16b。为了提高强度,内连接器16b最好使用铝合金制作。此外,外连接器16a上面中心部位具有环形弹性部件安装槽162a,该安装槽162a内可放入作为弹性部件的橡胶环垫18。另外,在可动件9的上端部对应于连接杆8的倾斜面801也形成有倾斜面,因此当连接杆8进行水平移动时,可动件9可以沿垂直方向进行移动。另外,插在可动件9内侧的插杆10的上端部外周面上设有沿半径方向突出的防脱离片100。在插杆10的外周面上套入缓冲弹簧11的状态下将插杆10向可动件9内部压入时,插杆10上的防脱离片100将位于沿轴向形成的导向长孔901内。这样即使可动件9受到缓冲弹簧11的复原力作用而向上推出,也会因防脱离片100下端挂在可动件9的导向长孔901下端的原因而能防止出现可动件9从插杆10内脱落的现象。另外,连杆17的一端结合在凸轮600的加载连接轴601上,另一端则铰接在连接杆8的端部。与连杆17相连的连接杆8的一端下部形成有当复位弹簧14的复原力作用时可限定连接杆8向连接杆导向管30内插入位置的制动钩805。另外,联轴节15的上部面与下部轴承24之间具有向脱水模式切换时能将联轴节15推向下部方向的压缩弹簧40。而且,如图2a至图3b所示,联轴节限制件22外侧面上形成有凸钩222,凸钩222位于插杆10与支撑架220之间的联轴节限制件22上。位于凸钩222下方的叉形可动杆12上具有可横向连接两侧可动杆的连接部12a。凸钩222和连接部12a之间安装有脱水时可对可动杆12施加以固定销12b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力的拉伸弹簧13。另外,为了减小摩擦力,将可动杆12与联轴节15的凸缘部152下部面相接触的前端部处理成圆形。此外,联轴节15的圆筒形本体上端部具有沿其径向扩展后形成的凸缘部152,而且凸缘部152边缘上沿圆周方向形成有能与联轴节限制件22的锁接部221相配合的锁接部151,而内周面上具有可分别与脱水轴5的锯齿面及构成连接组件16的内连接器16b上端部外周面上的锯齿面161b相结合的锯齿面150a、150b。此时,形成于联轴节15本体内周面上的锯齿面150a、150b的齿距是以联轴节15完全下降到最低点而与内连接器16b结合时的内连接器16b的上端位置为基准,上部锯齿面150a及下部锯齿面150b具有不同的齿距。即,联轴节15的本体内周面上部形成的锯齿面150a的齿距要比其下部的锯齿面150b的齿距更大。如图5所示,脱水轴5是向下侧轴部5b的上端部内侧插入上侧轴部5a的下端部,而且下侧轴部5b的上端设有可支撑脱水轴5的上部轴承23。另外,洗衣轴4的下端形成有槛400,在内连接器16b内周面的相应位置上也设置了对应的槛,在用螺母将内连接器16b与洗衣轴4的下端部相对固定时决定它们之间的结合位置。而且,脱水轴5的下侧轴部5b下端面和内连接器16b的上端面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将内连接器16b和脱水轴5的下侧轴部5b用事先接触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可防止洗衣机包装落下或受到其它冲击时轴产生的弯曲变形。此时,内连接器16b与脱水轴5之间的缝隙G1比沿径向支撑洗衣轴4下部的滚珠轴承51与C形环52之间的缝隙G2小。另外,洗衣轴4的上端部上设有可防止洗衣轴4与脱水轴5之间水分渗透的密封件,而且为了确保密封的可靠性而在密封件53的内侧形成有至少3个以上的密封唇530。本专利技术中的离合装置工作过程如下洗涤开始之前,离合电机6处于断电状态,如图2b及图3b所示,可动件9位于连接杆8具有倾斜面801的槽800中,而联轴节15位于最低点。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的脱水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自动洗衣机的脱水轴制造方法包括:分别单独制造上侧轴部(5a)和下侧轴部(5b)的阶段;将下侧轴部(5b)上与上侧轴部(5a)相结合的部位进行热处理使其膨胀的阶段;向下侧轴部(5b)的膨胀部位插入上侧轴部(5a)的阶段;和将上侧轴部(5a)和下侧轴部(5b)进行冷却的阶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圣鲁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