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性树脂层积体的制造方法、成形体以及树脂层积体技术

技术编号:868701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28
形成结晶性树脂中间层和在该中间层的至少一面的表面层,该表面层由较之于形成中间层的结晶性树脂的熔融指数大、且弛豫时间短的结晶性树脂所形成。令中间层与表面层中的至少一方含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的茂金属系乙烯-α-烯烃共聚物。将各结晶性树脂在熔融状态挤压,于片状层积状态下冷却,形成原材(2),将该原材(2)以结晶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制造透明性树脂层积体(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性树脂层积体的制造方法、成形体以及树脂层积体
技术介绍
以聚丙烯为代表的结晶性树脂,由于其结晶性高(结晶度、结晶速度、球晶尺寸等),通常的制膜方法下为不透明。要得到透明的结晶性树脂薄膜或薄片的情况下,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一般采用通过加入添加剂(成核剂),大量制造微细结晶,抑制球晶成长的聚合物分子设计的方法。作为其他的透明性体现方法,可举出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使用了输送带工艺( > 卜:/ 口 ★> )的急冷法。在使用了该输送带工艺的急冷法中,通过将聚丙烯从熔融状态用保持为低温的输送带和辊进行挤压、急冷的制膜工序而赋予透明性。即,通过急冷,抑制结晶成长以谋求低结晶化以及微细球晶化,即使不添加成核剂也可实现更好的透明性。此外,如专利文献3记载的聚丙烯系树脂片中,通过向聚丙烯添加特定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急冷,确保了高透明性以及耐冲击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372595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23727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6-2978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专利文献I记载的含成核剂的聚丙烯片,虽然透明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25 JP 2010-1886961.种透明性树脂层积体的制造方法,所述透明性树脂层积体具备由结晶性树脂形成的中间层和设置于该中间层的至少一面的由结晶性树脂形成的表面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的结晶性树脂是,较之于形成所述中间层的结晶性树脂,熔融指数大、弛豫时间短的树脂, 形成所述中间层的结晶性树脂与形成所述表面层的结晶性树脂中的至少一方含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的茂金属系乙烯-α -烯烃共聚物, 将形成所述中间层的结晶性树脂与形成所述表面层的结晶性树脂各自熔融、挤压,以片状层积的状态冷却,形成树脂层积体, 将该树脂层积体以结晶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温度进行热处理。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性树脂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层由:80质量%以上、99.5质量%以下的全同立构五元组分数在85%以上、99%以下、熔融指数在0.5g/10分以上、5.0g/10分以下的丙烯系树脂,以及 0.5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的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制造的、密度在898kg/m3以上、913kg/m3以下、熔融指数在0.5g/10分以上、6.0g/10分以下的茂金属系乙烯_ α _烯烃共聚物形成。3.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性树脂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中间层与所述表面层的结晶性树脂均为丙烯系树脂。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性树脂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茂金属系乙烯-α -烯烃共聚物为直链状低 密度聚乙烯。5.据权利要求f权利要求4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明性树脂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结晶性树脂形成的基材层的两面设置所述中间层, 在该中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船木章近藤要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统一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