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6844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曲导管。该弯曲导管(1)包括具有挠性且呈管状的主体管(2)、设置于主体管(2)的顶端侧且能够弯曲动作的弯曲部(3)以及用于使弯曲部(3)进行弯曲动作的弯曲操作线(8)。另外,主体管(2)具有第一内腔(2c)和第二内腔(2d)。另外,弯曲部(3)具有:弯曲管(5),其呈管状并固定于主体管(2)的顶端,且比主体管(2)柔软;第一线圈(6),其具有顶端配置在弯曲管(5)内并且基端与第一内腔(2c)相连通的内腔;以及第二线圈(7),其与第一线圈(6)相邻地固定于弯曲管(5)的内表面。另外,弯曲操作线(8)贯穿整个第二线圈(7)的内腔与整个第二内腔(2d),弯曲操作线(8)的顶端固定于弯曲管(5)、第一线圈(6)以及第二线圈(7)中的任意一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进行弯曲动作的弯曲导管。本申请基于2010年9月23日在美国提出临时申请的美国申请61/385,727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在管腔组织内进行处理的手法的例子,例如,公知有内窥镜装置的粘膜切除(EMR)、内窥镜装置的粘膜下层剥离(ESD)等。另外,作为对胆管、胰管的异常进行诊断的手法,公知有内窥镜装置的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ERCP)。在ERCP中,导管经由十二指肠的乳头插入,接着向胰管或胆管直接注入造影剂,从而能够拍摄X射线照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 272675号公报具有挠性并形成为管状的导管的内腔使用于供造影剂等流体流动或者供钳子等医疗用处理器具、引导线贯穿。另外,导管能够通过操作者的操作而弯曲。但是,若使导管较大地弯曲,则其内腔有可能会被堵塞,流体的流动、处理器具的贯穿变困难。因此,以往的导管难以较大地弯曲。由于导管不能较大地弯曲,因此难以将导管准确地插入较细的体腔内、在中途分支的体腔内。另外,在导管内有时贯穿有用于切除病变部的切开用处理器具(高频切开器具等),但是,由于导管不能较大地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23 US 61/385,7271.一种弯曲导管,包括: 主体管,其具有顶端和基端,具有挠性并呈管状; 弯曲部,其设置于上述主体管的顶端侧,且能够进行弯曲动作;以及 弯曲操作线,其用于使上述弯曲部进行弯曲动作; 上述主体管具有在上述顶端和上述基端开口并使上述顶端与上述基端连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 上述弯曲部具有: 弯曲管,其呈管状并固定于上述主体管的顶端,且该弯曲管比上述主体管柔软; 第一线圈,其具有内腔,该内腔的顶端配置在上述弯曲管内,并且该内腔的基端与上述第一内腔连通,上述第一线圈固定于上述主体管与上述弯曲管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以及第二线圈,其中心轴线与上述第一线圈的中心轴线平行地延伸,该第二线圈与上述第一线圈相邻地固定于上述弯曲管的内表面; 上述弯曲操作线贯穿于整个上述第二线圈的内腔与整个上述第二内腔, 上述弯曲操作线的顶端固定于上述弯曲管、上述第一线圈以及上述第二线圈中的任意一者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导管,其中, 上述第二线圈的基端位于比上述第一内腔的上述顶端侧的开口和上述第二内腔的上述顶端侧的开口中的任意一者靠顶端侧的位置, 上述第一线圈固定于上述第 一内腔的内壁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弯曲导管,其中, 上述第一线圈与上述第二线圈均是疏卷绕。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导管,其中, 上述主体管和上述弯曲管具有透光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祐介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