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拉链用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662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链用拉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停止机构的拉头(1)具有在上翼板(11)上立起有第一以及第二柱部(11a、11c)的拉头主体(10)、拉攀(20、60)、和板簧部件(30、40、50、70),板簧部件(30、40、50、70)具有:与第一柱部(11a)抵接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和与第二柱部(11c)抵接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限制部在拉攀(20、60)的倾斜角度α为0°时,配置在从第一以及第二柱部(11a、11c)分别离开的位置上,所述第一限制部的配置关系为,在倾斜角度α为0°<α<180°的范围内时,或者所述拉攀(20、60)的所述枢轴部(22、62)从所述上翼板(11)离开的状态时,所述第一限制部与第一柱部(11a)抵接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由此,即使板簧部件(30、40、50、70)被拉攀(20、60)抬起,也能够将板簧部件(30、40、50、70)的弹性变形抑制得较小,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板簧部件(30、40、50、70)的劣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拉头,尤其涉及具有停止爪部的板簧部件利用弹性来与拉头主体嵌接的拉头。
技术介绍
以往,拉链安装在各种服装类和提包类的开口部上,通过对配置在同一拉链上的拉头进行滑动操作,能够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或者分离而将开口部开闭。另外,作为使用在拉链中的拉头还公知有一种具有停止机构的拉头,该停止机构能够在使拉头停止在链牙列上的任意位置上时,将该拉头在停止位置上保持。例如,在日本特开2005-176910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带有上述那样的停止机构的拉头100。如图13所示,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拉头100由拉头主体90、拉攀110以及板簧部件80这三个部件构成。拉攀110具有:在拉头100的操作时成为用手指捏持的部分的拉攀主体部111 ;和配置在拉攀主体部111的一端部上,且截面为凸轮形状的枢轴部112。在专利文献I的情况下,拉攀110的枢轴部112以在使拉攀110倒伏于拉头主体90的后口侧时,相对于拉攀主体部111向下方偏倚的方式配置。专利文献I的板簧部件80呈纵截面折曲为大致C字状的形态,具有中间基板部81、从中间基板部81的前端延伸的垂下片部82、和从中间基板部81的后端向下方延伸的停止爪部83。另外,在中间基板部81上开口有上表面窗部84,并且从该上表面窗部84的后侧开口缘向前方延伸有向下倾斜的舌片部85。在该舌片部85上开口有第一窗部86,从中间基板部81到停止爪部83开口有第二窗部87。而且,在垂下片部82的前端部上配置有沿宽度方向鼓出的未图示的突起部。专利文献I的拉头主体90以使上翼板91和下翼板92的前端部通过连结柱93连结的方式构成。在该拉头主体90的前端,以将连结柱93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有左右的肩口,在拉头主体90的后端配置有后口,在上下翼板91、92之间形成有将左右的肩口的后口连通的链牙引导路95。上翼板91具有在前端部立起的第一柱部91a、和与第一柱部91a相比在后方位置立起的第二柱部91b,并且,在第一柱部91a的后方侧附近设有,供板簧部件80的舌片部85插入的插入孔91c,在第二柱部91b的后方侧附近设有,供板簧部件80的停止爪部83插入的爪孔91d。另外,第一柱部91a的前端部具有:配置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突出部91e ;和配置在同一突出部91e的左右两侧,且与板簧部件80的舌片部85抵接的未图示的抵接部。在该情况下,抵接部的前端面配置为相对于上翼板91的上表面正交的朝向。另外,在同一拉头主体90的前端部(引导柱的前面侧),配置有供板簧部件80的垂下片部82嵌入的前端槽部96,在前端槽部96内的下端部上向着前方突出设置有,将垂下片部82的上述突起部卡定的未图示的卡定部。在对具有上述部件的拉头100进行组装的情况下,在将拉攀110的枢轴部112载置于上翼板91的上表面之后,将板簧部件80的舌片部85以及停止爪部83分别插入至上翼板91的插入孔91c以及爪孔91d中。接着,一边使板簧部件80的舌片部85与配置在上翼板91上的第一柱部91a的抵接部压接,一边使板簧部件80的垂下片部82嵌入至拉头主体90的前端槽部96中,进而,通过ー边使板簧部件80弹性变形ー边将垂下片部82向下方按压,而使垂下片部82的突起部与拉头主体90的卡定部卡合。由此,使板簧部件80与拉头主体90嵌接,且组装成图13所示的拉头100。在这样地组装的专利文献I的拉头100中,在使拉攀110向后ロ侧(后方侧)倒伏的情况下,板簧部件80的停止爪部83进入到拉头主体90的链牙列引导路95内。由此,在使用同一拉头100来构成拉链的情况下,通过使拉攀110向后方侧倒伏,而使停止爪部83插入至链牙列的拉链链牙之间,从而锁定,由此,能够相对于链牙列而将拉头100在停止位置保持。另外,在使拉头100的拉攀110相对于上翼板91的上表面立起的情况下,通过拉攀110的枢轴部112使板簧部件80的中间基板部81以抵抗同一板簧部件80的弾力的方式向上方抬起,由此,能够使板簧部件80的垂下片部82中的弯曲部分弹性变形,并且,能够使停止爪部83从链牙引导路95中退避。由此,能够使拉头100相对于链牙列自由地滑动。而且,在使拉攀110向肩ロ侧(前方侧)倒伏的情况下,由于拉攀110的枢轴部112相对于拉攀主体部111偏倚,所以能够维持板簧部件80的中间基板部81被拉攀110的枢轴部112抬起的状态,且能够使拉头100自由地滑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76910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拉头100中,如上述那样地,使板簧部件80的舌片部85与上翼板91的第一柱部91a压接,并且,通过使板簧部件80的垂下片部82与配置在拉头主体90的前端槽部96上的卡定部卡合,而利用板簧部件80的弹カ来使板簧部件80与拉头主体90嵌接。这样的专利文献I的拉头100为了即使例如拉攀110被拉拽,也能够防止板簧部件80从拉头主体90中脱离,而构成为,能够将配置在上翼板91上的第二柱部91b的前端部游隙地穿插至板簧部件80的第二窗部87中,并且,能够使在板簧部件80上开ロ的第二窗部87的下侧开ロ缘与配置在上翼板91上的第二柱部91b的前端部下表面抵接。S卩,在专利文献I的拉头100中,例如在拉攀110被强カ拉拽使得拉攀110的枢轴部112从上翼板91的上表面离开,而使板簧部件80向上方被抬起时,能够使板簧部件80的第二窗部87的下侧开ロ缘与第二柱部91b的前端部下表面抵接。由此,在专利文献I的拉头100中,由于能够限制板簧部件80被抬起的高度,所以能够防止板簧部件80从拉头主体90中脱离。但是,在例如安装在服装类等上的拉链中,在衣服瘦小等的情况下,每次将拉链闭合时,都要将拉头的拉攀强力地拉拽,而使拉头向使左右的链牙列啮合的方向滑动。但是,虽然在安装于如这样的服装类中的拉链上使用有专利文献I的拉头100的情况下,使板簧部件80的第二窗部87的下侧开ロ缘与第二柱部91b的前端部下表面抵接,由此能够防止板簧部件80从拉头主体90中脱离,但例如在拉攀110从板簧部件80的第二窗部87的下侧开ロ缘与第二柱部91b抵接的状态被更強力地拉拽的情况下,板簧部件80从拉攀110的枢轴部112受到应力,而使板簧部件80中的垂下片部82的弯曲部分大幅弹性变形,则会在同一弯曲部分上产生过度的变形。这样,若由于在拉头100的操作(尤其闭合操作)中拉攀110被强力地拉拽,使得在板簧部件80的上述弯曲部分上反复产生较大的变形,则加快了板簧部件80的劣化,其结果为,导致拉头100的停止机构变得无法正常工作,或另外,导致板簧部件80塑性变形而从拉头主体90中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出的,其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拉头,即使在拉攀被强力拉拽的操作反复进行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板簧部件劣化并维持停止机构的正常工作,且能够在长期范围内稳定使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链用拉头是带有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拉头,作为基本结构而具有:使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前端部被引导柱连结的拉头主体;具有枢轴部的拉攀;和折曲的板簧部件,所述上翼板具有:形成在所述拉头主体的后口侧的爪孔;与所述爪孔相比在前方侧立起的第一柱部;和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拉链用拉头,是带有停止机构的拉链用拉头(1、2、3、4),其具有:使上翼板(11)和下翼板(12)的前端部通过引导柱(13)连结的拉头主体(10);具有枢轴部(22、62)的拉攀(20、60);和折曲的板簧部件(30、40、50、70), 所述上翼板(11)具有:形成在所述拉头主体(10)的后口侧的爪孔(lie);与所述爪孔(He)相比在前方侧立起的第一柱部(Ila);和与所述第一柱部(Ila)相比在后方侧立起的第二柱部(11c), 所述板簧部件(30、40、50、70)具有:从上方按压所述拉攀(20、60)的所述枢轴部(22、62)的基板部(31、41、51、71);从所述基板部(31、41、51、71)的后端延伸的停止爪部(33、43、53、73);和从所述基板部(31、41、51、71)向下方延伸的舌片部(35、45、55、75),且通过所述拉攀(20、60)的转动,以能够将所述停止爪部(33、43、53、73)在所述拉头主体(10)的链牙引导路(15)中插拔的方式与所述拉头主体(10)嵌接, 所述拉链用拉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板簧部件(30、40、50、70)具有:配置在所述舌片部(35、45、55、75)上,且与所述第一柱部(Ila)抵接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和与所述基板部(31、41、51、71)的所述舌片部(35、45、55、75)相比配置在所述停止爪部(33、43、53、73)侧,且与所述第二柱部(He)抵接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 在将与所述拉攀(20、60)的后方倒伏时的所述上翼板(11)的上表面相对的、所述拉攀(20,60)的倾斜角度a作为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制部以及第二限制部在所述倾斜角度a为0°时,配置在从所述第一柱部(Ila)以及第二柱部(Ilc)分别离开的位置上, 所述第一限制部以如下的关系配置:在所述拉攀(20、60)的所述倾斜角度a为O。< a < 180°的范围内时,或者所述拉攀(20、60)的所述枢轴部(22、62)处于从所述上翼板(11)离开的状态时 ,所述第一限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槻庆一山岸宏次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