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传输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8562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物联网传输系统及方法,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联网传输系统中,通过多业务接入端可以管理多种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与应用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传感器网络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转发到对应的应用端进行业务展示,这样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即多业务接入端来规避不同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及应用端的差异,使得该物联网传输系统能应用在多种业务的应用下,扩大了物联网的应用规模,且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物联网传输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的提出拓展了电信运营商服务的领域,使得电信运营商可以基于已有的电信基础设施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物联网传输系统包括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和网关节点(sink),其中:传感器网络主要用于识别物体并采集数据,包括摄像头、读写器或温度传感器等;而网关节点用于将传感器网络采集的数据转发到互联网上的应用端(比如服务器或远程主机)上进行业务展示。而传感器网络节点与网关节点之间采用紫蜂(Zigbee),蓝牙(Bluetooth)或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等端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协议进行通信。但是现有的物联网传输系统,都是为某一个具体业务专门定制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网关节点和应用端,比如进行环境监控或信息发布等业务的物联网传输系统,这样只能进行小规模的应用,系统的可扩展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扩大了物联网的应用规模,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传输系统,包括:多业务接入端、至少两种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和应用端;所述多业务接入端,用于储存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应用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接收到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及发送所述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端;所述应用端,用于接收所述多业务接入端转发的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的业务展/Jn 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传输方法,包括:接收传感器网络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根据储存的对应关系及发送所述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端,以便于所述应用端按照所述采集数据进行相应的业务展示;所述对应关系是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应用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联网传输系统中,通过多业务接入端可以管理多种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与应用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传感器网络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转发到对应的应用端进行业务展示,这样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即多业务接入端来规避不同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及应用端的差异,使得该物联网传输系统能应用在多种业务的应用下,扩大了物联网的应用规模,且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业务接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多业务接入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物联网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业务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部署在无线接入网络的多业务接入端(Mult1-Service Access Point,MSAP) 10和至少两种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20,及至少两种业务的应用端30,其中:多业务接入端10作为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网络节点20接入网络的接入点,用于储存传感器网络节点20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应用端30的第二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接收到传感器网络节点20发送的采集数据,根据对应关系及发送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20的标识信息,将采集数据转发给相应的应用端30。这里多业务接入端10可以接入分别采集不同业务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20,比如读卡器、温度传感器或摄像头等用来识别物体并采集物体数据的设备,且多业务接入端10与传感器网络节点20之间可以采用Zigbee, Bluetooth或RFID等端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多业务接入端10可以通过与移动网络中的多种业务的应用端30之间的网络接口,比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或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网络的接口,向应用端 30 发送数据。而多业务接入端10会管理传感器网络节点20与应用端30之间的关系,即哪些传感器网络节点30采集的数据用于哪些应用端30进行的业务展示,具体地,多业务接入端10可以储存传感器网络节点20的第一标识信息比如传感器网络节点20的名称或地址,及应用端30的第二标识信息比如名称或地址的对应关系。这样当多业务接入端10接收到采集数据后,就会根据发送该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20的标识信息从储存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对应的是哪个应用端30,并加采集数据发送给该应用端30。应用端30,用于接收多业务接入端10转发的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的业务展示。应用端30可以是物联网传输系统与用户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端30触发对采集数据进行业务展示,比如进行工业监控、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或环境监测等应用。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联网传输系统中,通过多业务接入端10可以管理多种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20与应用端30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传感器网络节点20发送的采集数据转发到对应的应用端30进行业务展示,这样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即多业务接入端10来规避不同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及应用端的差异,使得该物联网传输系统能应用在多种业务的应用下,扩大了物联网的应用规模,且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参考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业务接入端10可以包括如下的结构,包括存储单元110、数据接收单元120和转发单元130,其中:储存单元110,用于储存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应用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数据接收单元120是与传感器网络节点20的接口,用于接收传感器网络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转发单元130是与移动网络的接口,用于根据储存单元110储存的对应关系及发送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20的标识信息,将数据接收单元120接收的采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端30。需要说明的是,物联网传输系统中的多业务接入端10是连接传感器网络节点20与移动网络中应用端30的接口网关,除了按照图2所示结构进行数据的转发,还可以负责多种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管理、接入控制、地址与命名、空口的加解密、数据的融合和策略的控制与实施等功能。参考图3所示,在另一个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多业务接入端10除了包括如图2所示的结构外,还可以包括:节点管理单元140、安全控制单元150和服务提供单元16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多业务接入端中:(I)通过节点管理单元140来实现对传感器网络节点20的管理和控制:节点管理单元140,主要用于通过与移动网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联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业务接入端、至少两种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和应用端;所述多业务接入端,用于储存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应用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接收到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及发送所述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端;所述应用端,用于接收所述多业务接入端转发的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的业务展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业务接入端、至少两种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和应用端; 所述多业务接入端,用于储存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应用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接收到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及发送所述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端; 所述应用端,用于接收所述多业务接入端转发的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的业务展示。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业务接入端包括:储存单元、数据接收单元和转发单元; 所述储存单元,用于储存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第一标识信息与应用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发送的采集数据; 所述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储存单元储存的对应关系及发送所述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端。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业务接入端还包括: 节点管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端发送的注册请求,请求注册所述应用端下新加入传感器网络节点,所述注册请求中包括所述新加入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对所述新加入传感器网络节点进行配置,并储存所述新加入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应用端的标识信息及所述配置的信息的对应关系。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点管理单 元,还用于控制接入所述多业务接入端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数量; 或,所述节点管理单元,还用于为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分配名称和/或分配地址; 或,所述节点管理单元,还用于储存所述至少两种业务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路由信息,且控制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带宽资源。5.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业务接入端还包括: 安全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采集数据,对所述发送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进行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将所述采集数据发送给对应的应用端,如果认证未通过,则限制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接入。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转发单元发送所述采集数据之前,将所述采集数据进行加密,则所述转发单元将所述安全控制单元加密后的采集数据进行转发; 或所述安全控制单元,还用于对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进行无线入侵检测WIDS。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业务接入端还包括: 服务提供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能力信息和当前运行状态,及预置的策略对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任务进行分配。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提供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端发送的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解析为如下至少一个子任务,并将所述子任务分配给相应的传感器网络节点:周期性采集,查询性,事件性,追踪性和上下文感知性的子任务。9.按权利要求1至8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延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配天智慧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