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流马达变频驱动电路领域,涉及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其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启动电阻R1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一组全桥电路;其中由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向第一互补管的基极提供静态偏置电流,而启动电阻R1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则将输入信号放大然后再推动一组全桥电路并驱动负载马达M。本电路结构简易,电路在静态时功率损耗小于1W,其有益效果是:能容易地实现用直流电源(安全电压范围以内)通过本电路来驱动交流马达并可以变频调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流马达变频驱动电路领域,涉及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本申请是以本人前期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08200548232名称是:换导式单电源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全桥输出电路而组成,说明书附图2中的电路就是组成后的具体电路。在本人的背景专利(专利号:ZL2008200548232)说明书附图1中,由电阻Rl、R2、R3、R4和二极管Dl、D2组成的两级稳压向第一互补管的基极提供静态偏置电流,由晶体管BG1、BG2、BG3、BG4、BG5、BG6和电阻R5、R6、R7、R8组成的电路根据输入端in接高电平或低电平,来控制直流电机M的正转或反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以本人前期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08200548232名称是:换导式单电源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组全桥输出电路而组成,即说明书附图2中的电路也就是本申请——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其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启动电阻Rl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一组全桥电路;其中由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向第一互补管的基极提供静态偏置电流,而启动电阻Rl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则将输入信号放大然后再推动一组全桥电路并驱动负载马达M。本申请电路的结构简易,无需复杂的电路就能用直流电源来驱动交流马达,并能进行无级变频调速,电路在静态时功率损耗小于1W。其有益效果是:能容易地实现用直流电源(安全电压范围以内)通过本电路来驱动交流马达并可以变频调速。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一本人前期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08200548232名称是:换导式单电源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图2为本申请一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在图2中,晶体管V1、V2为第一互补管,晶体管V3、V4为第二互补管,对管的配对误差在±5%或者更小;晶体管V8、V9、VI1、V12为功率驱动管;稳压管Wl与W2的参数相同稳压值为3V,电阻R2与R3、R4与R5、R6与R8、R9与RlURlO与R12、R17与R18的阻值精确相等;图中A为使用光电隔离传输信号的IHz方波脉冲制动电路,可立刻停止交流马达的旋转,B、C为电流检测点,D、E为电压检测点,M为负载二相交流马达,直流电源电压为+40V。具体实施方式本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来实现的,参照图2,首先连接第一稳压电路,由电阻R4、R5和稳压管W3组成;其中一端连接电源电压正极的第5电阻R5其另一端连接第3稳压管W3的阳极,一端连接电源电压负极的第4电阻R4其另一端连接第3稳压管W3的阴极。再连接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由晶体管V5、V6、V7和稳压管W1、W2以及电阻R6、R7、R8、R17、R18组成;其中第2稳压管W2的阳极连接第3稳压管W3的阳极并通过第8电阻R8连接第7晶体管V7的发射极,第7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2稳压管W2的阴极和第7电阻R7的一端,其集电极连接第6晶体管V6的基极和集电极;第I稳压管Wl的阴极连接第3稳压管的阴极并通过第6电阻R6连接第5晶体管V5的发射极,第5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I稳压管Wl的阳极和第7电阻的另一端,其集电极连接第6晶体管的发射极,第17电阻R17、第18电阻R18的一端互连并连接启动电阻Rl的一端,第17电阻、第18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3稳压管的阴极、阳极。这里的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是对应背景专利图1中的第二稳压电路部分并作了必要的改动,也就是将图1中的电阻R3、R4换成由晶体管V5、V7及其组件组成的对称恒流源形式(即:图2中由V5、V7、R6、R7、R8、Wl、W2组成的部分),这样可避免第一互补管的两个b_e结在动态时处于不良工作状态。另外在保证电路稳定的条件下电阻R17、R18的电阻值应尽量大一些。接下来连接启动电阻Rl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由晶体管¥1、¥2、¥3、¥4和电阻1 1、1 2、1 3、1 14、1 13以及电容Cl组成;其中启动电阻Rl —端连接第I晶体管Vl和第2晶体管V2的共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I电容Cl的一端,第I电容的另一端为输入端in ;第I晶体管Vl的基极连接第5晶体管V5的集电极,第I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2电阻R2连接第3晶体管V3的基极,第3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8晶体管V8的基极,第3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13电阻R13连接第12晶体管V13的基极;第2晶体管V2的基极连接第7晶体管V7的集电极,第2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3电阻R3连接第4晶体管V4的基极,第4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10晶体管VlO的基极,第4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14电阻R14连接第11晶体管Vll的基极。然后连接一组全桥电路,由晶体管V8、V9、V10、V11、V12、V13和电阻R9、R10、R11、R12、R15、R16以及二极管Dl、D2、D3、D4、D5、D6组成;其中第10晶体管VlO的发射极通过第10电阻RlO连接电源正极,其基极通过第9电阻R9连接第5 二极管D5的阴极,第5 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连接第9晶体管V9的基极,第9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8晶体管V8的集电极和负载马达M的一端,第9晶体管的集电极、第8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第13晶体管V13的发射极通过第12电阻R12连接电源正极,其基极通过第11电阻Rll连接第6 二极管D6的阴极,第6 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其集电极连接第12晶体管V12的基极,第12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11晶体管Vll的集电极和负载马达M的另一端,第12晶体管的集电极、第11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第15电阻R15连接在第8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16电阻R16连接在第11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 第2 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I 二极管Dl的阴极和负载M的一端,D2的阴极、Dl的阳极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第4 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第3 二极管D3的阴极和负载M的另一端,D4的阴极、D3的阳极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按图2中的电路完成以上连接再另加上信号源后就可以连接上直流电源了,因为是在非专业的业余条件之下,所以本申请采用对人体安全的直流48伏以下电压作为供电电源,并采用马达线圈绕组直流阻抗为40 Ω的交流马达(还是要提醒:直流电通过转化成为交流电后在马达两端形成的交流电压已经超过安全值交流36伏,此处有触电危险,所以必须要谨慎小心地注意人体不要碰到其中的任何金属部分,防止发生触电危及人体生命的危险)。从输入端in输入形似正弦波的方波信号,并调整方波信号频率从12Hz 60Hz范围内进行了无级平稳调速,再以固定频率3ΗΖ、30Ηζ、60Ηζ三档来运行,马达运转均平稳优良,马达在最高转速时连续运行一小时以上,四个功率驱动管没有一点发热现象,说明在动态时功率驱动管几乎没有管压降损耗。另外如果需要可以在第一稳压电路前再增加一级与第一稳压电路一样的电路,这样足以使稳压电路部分不受任何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其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启动电阻R1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一组全桥电路;其中由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向第一互补管的基极提供静态偏置电流,而启动电阻R1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则将输入信号放大然后再推动一组全桥电路并驱动负载马达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其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启动电阻Rl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一组全桥电路;其中由第一稳压电路和第二稳压及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固定电路向第一互补管的基极提供静态偏置电流,而启动电阻Rl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则将输入信号放大然后再推动一组全桥电路并驱动负载马达Μ。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包括:启动电阻Rl以及第一互补管V1、V2和第二互补管V3、V4电路;其中启动电阻Rl —端连接第I晶体管Vl和第2晶体管V2的共发射极,另一端连接第I电容Cl的一端,第I电容的另一端为输入端in ;第I晶体管Vl的基极连接第5晶体管V5的集电极,第I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2电阻R2连接第3晶体管V3的基极,第3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8晶体管V8的基极,第3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13电阻R13连接第12晶体管V13的基极;第2晶体管V2的基极连接第7晶体管V7的集电极,第2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3电阻R3连接第4晶体管V4的基极,第4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第10晶体管VlO的基极,第4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14电阻R14连接第11晶体管Vll的基极。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包括:第一稳压电路,由电阻R4、R5和稳压管W3组成;其中一端连接电源电压正极的第5电阻R5其另一端连接第3稳压管W3的阳极,一端连接电源电压负极的第4电阻R4其另一端连接第3稳压管W3的阴极。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直流电源供电的二相交流变频马达驱动电路,其特征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少俊,
申请(专利权)人:施少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