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470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电源,由直流电源、谐振充电回路、可控硅开关、储能电容器、脉冲变压器、磁开关组成。直流电源连接滤波电容,通过谐振充电电路对储能电容进行倍压充电,再通过可控硅开关放电形成低压宽脉冲,再经过脉冲变压器进行升压,高压宽脉冲再经过一级或两级磁脉冲压缩开关压缩后形成高压窄脉冲,输出到激光放电电极两端,从而实现对激光光工作气体的放电激励。该电源可以工作在1-300Hz。本发明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高压快放电激励气体激光器,不使用闸流管等高压开关部件,电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使用可控硅作为主开关,价格只有2-3千元,且寿命约1011,因此成本能大大降低,寿命还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尤其涉及一种激光电源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氮分子激光器等高压快放电激励气体激光器需要输出约10kV-30kV的高压脉冲电源,并需要闸流管、火花隙等高压开关作为高压放电开关。这类高压激光电源使用较多的高压元器件,成本较高,且闸流管、火花隙等高压开关部件寿命较短,稳定工作时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成本、长寿命的激光电源。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激光电源,包括有直流电源U,所述的直流电源U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滤波电容CO、电感L、小功率可控硅开关S1、二极管Dl和电容Cl串联组成LC谐振充电回路,所述的滤波电容CO与直流电源U并联,滤波电容CO和和电容Cl连接,电容Cl的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一次侧的一端,脉冲变压器T的一次侧的另一端连接大功率可控娃开关S2,大功率可控硅开关S2与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二次侧的一端连接止回二极管D2的负极,止回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二次侧的另一端,电容C3并联在电容C2的两端,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流电源U,所述的直流电源U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滤波电容C0、电感L、小功率可控硅开关S1、二极管D1和电容C1串联组成LC谐振充电回路,所述的滤波电容C0与直流电源U并联,滤波电容C0和和电容C1连接,电容C1的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一次侧的一端,脉冲变压器T的一次侧的另一端连接大功率可控硅开关S2,大功率可控硅开关S2与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二次侧的一端连接止回二极管D2的负极,止回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二次侧的另一端,电容C3并联在电容C2的两端,电容Cd并联在电容C3的两端,在电容C2与电容C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流电源U,所述的直流电源U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滤波电容CO、电感L、小功率可控硅开关S1、二极管Dl和电容Cl串联组成LC谐振充电回路,所述的滤波电容CO与直流电源U并联,滤波电容CO和和电容Cl连接,电容Cl的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一次侧的一端,脉冲变压器T的一次侧的另一端连接大功率可控硅开关S2,大功率可控硅开关S2与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二次侧的一端连接止回二极管D2的负极,止回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脉冲变压器T的二次侧的另一端,电容C3并联在电容C2的两端,电容Cd并联在电容C3的两端,在电容C2与电容C3之间连接有磁开关MSl,电容C3与电容Cd之间连接有磁开关MS2,电容Cd的一端接地,电容Cd的两端为高压输出端,通过控制小功率可控硅开关SI的闭合,电容Cl被充电到最高近1400V,大功率可控硅开关S2导通,电容Cl通过脉冲变压器T对电容C2充电,在电容C2电压逐渐升高过程中,磁开关MSl处于非饱和状态,近似为断路;当电容C2电压达到最高时,磁开关MSl正好饱和,此时MSl近似为一空心小电感,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利兵余吟山王庆胜厉彦超方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