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电介质基板;接地表面,形成在电介质基板的第一区域上;辐射部件,以距离电介质基板预设距离布置在没有形成接地表面的第二区域上,该辐射部件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馈线,形成在电介质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并且一端连接到辐射部件;接地线,以距离馈线预定距离布置在电介质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并且一端连接到辐射部件,以及另一端连接到接地表面;以及匹配接地表面,形成在电介质基板的第二区域上,该匹配接地表面与辐射部件的一部分成重叠关系布置,并且从接地表面延伸以容性耦合到辐射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频段天线和具有该种多频段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其中形成多个缝隙以保证多频段特性的天线,以及一种在其中形成有容性耦合至天线的匹配接地表面以实现宽带特性的移动通信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减少了移动通信装置的尺寸,而且使移动通信装置的功能多样化。内置天线的引入符合便携终端的紧凑的趋势。同样,随着移动业务的多样化,更加致力于发展覆盖现有的各种频段的天线。内置天线安装在终端内,从而带来各种问题。即,安装在终端内的小内置天线使增益减少,并且由于其靠近内部装置,所以周围的金属材料会影响天线特性。此外,可以利用相机、液晶面板(LCD)和电池来改变具有多样化功能的移动终端的天线特性。因此天线需要具有高增益和宽带频率,以使尽管受周围装置的影响而其特性却不改变。图1是示出了传统平板倒置F天线(PIFA)的透视图。参考图1,辐射器101位于接地表面100上,以及短路板102从辐射器101的边缘垂直弯曲以与接地表面100接触。馈电点103定位为使天线阻抗匹配。平板倒置F天线被看作是一种短路微带天线,其中,短路板102形成在具有零电场的接地表面100和辐射器101之间,使得辐射器101在长度上被二等分。在此,辐射器101的宽度小于短路板102的宽度,增加了天线装置的有效电感,并减少了与辐射器等长度的通用短路微带天线上的共振频率。这就使得短路微带天线在长度上进一步减少,同时保持了 PIFA结构。传统PIFA呈现了双频段特性,但是被配置为具有边缘弯曲,所以降低了增益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增加了增益和效率同时保持宽带和多频段特性的紧凑移动通信天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电介质基板;接地表面,形成在电介质基板的第一区域上;辐射部件,以距离电介质基板预设距离布置在没有形成接地表面的第二区域上,该辐射部件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馈线,形成在电介质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并且一端连接到辐射部件;接地线,以距离馈线预定距离布置在电介质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并且一端连接到辐射部件,以及另一端连接到接地表面;以及匹配接地表面,形成在电介质基板的第二区域上,该匹配接地表面与辐射部件的一部分成重叠关系布置,并且从接地表面延伸以容性耦合到辐射部件。移动通信终端还可以包括具有预定高度的非导电固定器,使得辐射部件被布置为距离电介质基板一段距离。第一缝隙可以形成为使辐射部件呈现880至960MHz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频段、1.575GHz全球定位系统频段、1.71至1.88GHz数字通信系统频段、以及1.85至1.99GHz个人通信业务频段中的频率特性,以及第二缝隙形成为使辐射部件呈现2.4GHz工业科学和医学频段中的频率特性。辐射部件可以包括:主辐射器;以及至少一个副辐射器,从主辐射器的边缘垂直弯曲。在此,主辐射器是矩形形状的,以及至少一个副辐射器可以包括:第一副辐射器,连接到主辐射器的一侧;以及第二副辐射器,连接到邻近所述一侧的主辐射器的另一侧。第一缝隙可以包括:第一缝隙段,沿主辐射器和第一副辐射器之间的边界形成,并具有一个开放端;第二缝隙段,一端垂直连接到第一缝隙段的另一端;第三缝隙段,从第二缝隙段的另一端垂直于第二缝隙段在相对方向上延伸;第四缝隙段,从第三缝隙段的一端垂直延伸;以及第五缝隙段,从第三缝隙段的另一端垂直延伸到第二副辐射器。第二缝隙可以包括:第一缝隙段,一端对主辐射器的又一侧开放;第二缝隙段,一端连接到第一缝隙段的另一端;第三缝隙段,一端连接到第二缝隙段的另一端;第四缝隙段,从第二缝隙段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二副辐射器以与第三缝隙段垂直,其中第一缝隙段具有大于其他缝隙段的宽度的宽度。馈线和接地线可以分别由微带线形成。馈线和接地线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在其一端处设置有具有预定高度以连接到辐射部件的接触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频段天线,包括:矩形的主辐射器;第一副辐射器,从主辐射器的一端垂直弯曲;第二副辐射器,从邻近所述一端的主辐射器的另一端垂直弯曲;第一缝隙包括:第一缝隙段,沿主辐射器和第一副辐射器之间的边界形成,并具有一个开放端;第二缝隙段,一端垂直连接到第一缝隙段的另一端;第三缝隙段,从第二缝隙段的另一端垂直于第二缝隙段在相对方向上延伸;第四缝隙段,从第三缝隙段的一端垂直延伸;以及第五缝隙段,从第三缝隙段的另一端垂直延伸至第二副辐射器;以及第二缝隙包括:第一缝隙段,一端对主辐射器的又一侧开放;第二缝隙段,一端连接到第一缝隙段的另一端;第三缝隙段,一端连接到第二缝隙段的另一端;第四缝隙段,从第二缝隙段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副辐射器以与第三缝隙段垂直。第一缝隙可以形成为使天线呈现880MHz至960MHz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频段、1.575GHz全球定位系统频段、1.71GHz至1.88GHz数字通信系统频段、以及1.85GHz至1.99GHz个人通信业务频段的频率特性,以及第二缝隙可以形成为使天线呈现2.4GHz工业科学和医学频段的频率特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标和优点将由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而更易于理解。其中:图1是示出了传统平板倒置F天线(PIFA)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在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基板和辐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在移动通信终端中的辐射部件的展开视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基板和辐射部件的后视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回波损耗相对于频率的曲线图;图6是示出了馈线和接地线之间的距离的变化相对于回波损耗的曲线图;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匹配接地表面的尺寸变化的频率特征变化的曲线图;以及图8A和SB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天线的增益和辐射效率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在移动通信终端中的基板和辐射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终端200包括电介质基板210和辐射部件240。电介质基板210可以由具有预定介电常数的材料形成。例如,电介质基板210可以使用陶瓷和 FR-4。接地表面220形成在电介质基板210的一个区域上。接地表面220在移动通信终端所需的其他的无源和有源器件(未示出)安装在电介质基板上时作为屏蔽。辐射部件240布置在没有形成接地表面220的电介质基板的另一区域上。辐射部件240设置在距离电介质基板210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第一缝隙250和第二缝隙260形成在辐射部件240上以实现多频段特性。馈线270和接地线280形成在电介质基板210上,每条线都有一端连接到辐射部件 240。馈线270的一端271与辐射部件240接触,另一端开放以连接到外部馈电线。接地线280的一端281与辐射部件240接触,另一端与接地表面220接触。馈线270和接地线280以微带线印刷在电介质基板210上。在此,馈线270和接电线280中的每一条都设计为具有50 Q的电阻。馈线270和接电线280的相应端271和281与辐射部件240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电介质基板;接地表面,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第一区域上;辐射部件,以距离所述电介质基板预设距离布置在没有形成所述接地表面的所述电介质基板的第二区域上,所述辐射部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馈线,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并且一端连接到所述辐射部件;接地线,以距离所述馈线预定距离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并且一端连接到所述辐射部件而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接地表面;以及匹配接地表面,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匹配接地表面与所述辐射部件的一部分成重叠关系布置,并且从所述接地表面延伸以容性耦合到所述辐射部件,其中,所述辐射部件包括:主辐射器;以及至少一个副辐射器,从所述主辐射器的边缘垂直弯曲,其中,所述主辐射器是矩形形状的,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副辐射器包括:第一副辐射器,连接到所述主辐射器的一侧;以及第二副辐射器,连接到所述主辐射器的邻近所述一侧的另一侧,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缝隙包括: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一缝隙段,一端对所述主辐射器的又一侧开放;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二缝隙段,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缝隙的所述第一缝隙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缝隙的第三缝隙段,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缝隙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缝隙的第四缝隙段,从所述第二缝隙段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二副辐射器以与所述第三缝隙段垂直,其中,所述第一缝隙段的宽度大于其他5个缝隙段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07.02.28 KR 10-2007-0020302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电介质基板; 接地表面,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第一区域上; 辐射部件,以距离所述电介质基板预设距离布置在没有形成所述接地表面的所述电介质基板的第二区域上,所述辐射部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 馈线,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并且一端连接到所述辐射部件; 接地线,以距离所述馈线预定距离布置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并且一端连接到所述辐射部件而另一端连接到所述接地表面;以及 匹配接地表面,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上,所述匹配接地表面与所述辐射部件的一部分成重叠关系布置,并且从所述接地表面延伸以容性耦合到所述辐射部件, 其中,所述辐射部件包括: 主辐射器;以及 至少一个副辐射器,从所述主辐射器的边缘垂直弯曲, 其中,所述主辐射器是矩形形状的,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副辐射器包括: 第一副辐射器,连接到所述主辐射器的一侧;以及 第二副辐射器,连接到所述主辐射器的邻近所述一侧的另一侧,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缝隙包括: 所述第二缝隙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贤学,朴钟权,李正男,李在粲,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